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趣味心理学章节目录 > 附录二: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及其著作(5)

附录二: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及其著作(5)(2/2)

趣味心理学作者:崔金生 2017-04-13 13:53
第一部分成因分析:从科学产生的时代特征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之所以产生于美国,也正是当代美国文化之复杂症结的产物,正是这种复杂、冲突甚至是扭曲的文化,使美国人的心态普遍地由积极转向消极,这主要表现为战争、贫穷、种族歧视和性自由;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前代的人道主义及当代的存在主义思潮。第二部分基本观点:整体人模式;人类存在与意向性;动机、目标、创造性;人的四种基本倾向。第三部分现实意义:当代文化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典型应用。

    《机体论》:戈尔茨坦,美籍德裔神经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者之一,机体论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内容提要:一、机体论:整体心理学思想;二、机体动力学概念:均等原则,内在潜能的自我实现,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三、机体病理学观点:焦虑理论,意识与非意识。

    《存在心理学探索》: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有“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的称号。

    内容提要:关于健康心理学的探索,关于成长和动机,关于成长与认知,关于创造性和价值,成长与自我实现。

    《人性能达到的境界》:马斯洛。

    内容提要:本书包括人本主义生物学探索;神经症——个人成长的一种失败;自我实现及其超越;论人的创造性;创造性——整体论的研究;创造中的情绪障碍;事实和价值的融合;存在心理学简说;一次人类价值讨论会的评论;知者和所知;教育和高峰体验;人本主义教育的目标和内涵;社会中和个人中的协同作用;规范社会心理学问题;辛那侬和优美心灵;优美心灵管理;低级怨言、高级怨言、超级怨言;简论单纯认知;再论认知;超越的种种意义;Z理论;超越性动机论——价值生活的生物根源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