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趣味心理学章节目录 > 附录二: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及其著作(4)

附录二: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及其著作(4)(2/2)

趣味心理学作者:崔金生 2017-04-13 13:53
研究适应,自我的整合机能及自我的组织结构。

    《童年与社会》:埃里克森,生于德国,精神分析学家。

    内容提要:著作的第一部分讲述的是童年和社会生活形式,主要通过几个临床上精神分裂患者的实际案例,以一种自然的方式阐明了精神分析在临床上所表现出的功能;第二部分通过两个截然不同的美洲印第安部落的童年生活图景的描述更具体地说明着他的一贯观点,即不同社会通过不同的途径去解决它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他们完全不同的社会文化风俗及养育方式给予儿童迥然不同的训练,赋予早期生活和人与人之间的经历以特殊的意义,以促使人体的某些器官能适当地发育,使人类的社交形式适当地得以加强;第三部分从另一个角度探讨童年和社会的整体问题。

    《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埃里克森。

    内容提要:本书概述了自我同一性概念是如何提出的;从自我同一性与社会关系的角度,分析了同一性的心理健康意义;讨论了自我同一性在人生八个周期中的地位及其表现;分析了自我同一性的对立面:同一性混乱;讨论了当代青少年问题、当代妇女问题和当代种族问题。

    《当代的神经病人格》:霍妮,德国人,后加入美国籍。

    内容提要:本书包括神经症的文化与心理内涵,为何谈起“当代的神经病人格”,焦虑,焦虑与敌意,神经症的基本结构,对爱的病态需要,再论对爱的病态需要,获得爱的方式和对冷落的敏感,**在爱的病态需要中的作用,对权利、声望和财富的追求,病态竞争,逃避竞争,病态的犯罪感,病态受苦的意义——受虐狂问题,文化与神经症等内容。

    《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沙利文,美国精神病医生和精神分析理论家、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