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我们身上那些无法测量的属性(性格、人格)(11)(2/2)
《趣味心理学》作者:崔金生 2017-04-13 13:53
便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圣保罗的市民没有接受希尔的建议,但是大家对于希尔谦卑和一心为公的美德却不得不钦佩有加。
心理学感悟:越是伟大的人越谦卑,越是谦卑的人越能取得杰出的成就。因为他们习惯于在心理上保持平和,时刻注意低调行事。
(13)普利策和手下的记者
普利策对待自己的手下好像父亲对待儿子一样,而那些记者对待这位双目失明的上司,也好像孝子敬奉父亲一样。
普利策的一个记者去教堂采访,一个牧师劝他到听众席前面去听讲。他回答说:“对不起,我是一个记者,我到这里来只是例行公事。”
牧师说:“有什么公事比聆听天主的教诲更重要吗?”
记者说:“或许没有,但在我心里,普利策比天主更重要。”
心理学感悟:如果你懂得尊重他人,了解他人的心理活动,那么他们必然会死心塌地地为你工作,甚至比为他们自己工作还尽心尽力。
(14)波兰的孤儿
享誉世界的钢琴家肖邦是波兰人。他自幼就开始学习钢琴,8岁的时候就在华沙举行了自己的首次公演,而且大受好评。而4年以后他的音乐成就轰动了整个波兰。当年华沙的一家报纸,用十分醒目的大字刊出了这样一段话:“上帝把莫扎特赐给了德奥人,却把肖邦赐给了波兰人。”
可是,由于战争的缘故,肖邦在20岁的时候不得不离开波兰,去世界各地举行旅行演出。肖邦的父亲为肖邦在华沙举行最后的一场告别音乐会的时候,国人送给肖邦一只盛满祖国泥土的银杯,诚恳地希望肖邦不论走到哪里,都要把这只银杯带在身旁,绝不能把祖国遗忘。肖邦激动地接过了银杯,热泪夺眶而出。
出国后的肖邦虽然身在国外,但却一直心系祖国。
肖邦在欧洲的旅行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德国作曲家舒曼曾这样赞扬肖邦:“脱帽吧,先生们!这就是天才!”
后来,波兰革命者的武装起义连遭挫折,肖邦心情颓丧,痛苦地把自己称做“波兰的孤儿”。后来,他前往英国访问,因为对那里的环境不适应,肖邦的肺病恶化了,吐血不止,但他却仍然坚持为在伦敦的波兰流亡者举行了一次音乐会。
1849年10月18日傍晚,年仅38岁的“钢琴诗人”肖邦离开了人世。遵照他生前的遗嘱,他的朋友们取出了他18年前从波兰带来的银杯,把杯里的泥土撒在了他的棺木上,他的心脏也装进了一个匣子里,从巴黎运回到了波兰,安置在华沙圣十字大教堂里。
心理学感悟:如果人的心中有一种稳固的情结,那么这种情结就会创造出持久的**,肖邦的爱国**就是如此。
圣保罗的市民没有接受希尔的建议,但是大家对于希尔谦卑和一心为公的美德却不得不钦佩有加。
心理学感悟:越是伟大的人越谦卑,越是谦卑的人越能取得杰出的成就。因为他们习惯于在心理上保持平和,时刻注意低调行事。
(13)普利策和手下的记者
普利策对待自己的手下好像父亲对待儿子一样,而那些记者对待这位双目失明的上司,也好像孝子敬奉父亲一样。
普利策的一个记者去教堂采访,一个牧师劝他到听众席前面去听讲。他回答说:“对不起,我是一个记者,我到这里来只是例行公事。”
牧师说:“有什么公事比聆听天主的教诲更重要吗?”
记者说:“或许没有,但在我心里,普利策比天主更重要。”
心理学感悟:如果你懂得尊重他人,了解他人的心理活动,那么他们必然会死心塌地地为你工作,甚至比为他们自己工作还尽心尽力。
(14)波兰的孤儿
享誉世界的钢琴家肖邦是波兰人。他自幼就开始学习钢琴,8岁的时候就在华沙举行了自己的首次公演,而且大受好评。而4年以后他的音乐成就轰动了整个波兰。当年华沙的一家报纸,用十分醒目的大字刊出了这样一段话:“上帝把莫扎特赐给了德奥人,却把肖邦赐给了波兰人。”
可是,由于战争的缘故,肖邦在20岁的时候不得不离开波兰,去世界各地举行旅行演出。肖邦的父亲为肖邦在华沙举行最后的一场告别音乐会的时候,国人送给肖邦一只盛满祖国泥土的银杯,诚恳地希望肖邦不论走到哪里,都要把这只银杯带在身旁,绝不能把祖国遗忘。肖邦激动地接过了银杯,热泪夺眶而出。
出国后的肖邦虽然身在国外,但却一直心系祖国。
肖邦在欧洲的旅行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德国作曲家舒曼曾这样赞扬肖邦:“脱帽吧,先生们!这就是天才!”
后来,波兰革命者的武装起义连遭挫折,肖邦心情颓丧,痛苦地把自己称做“波兰的孤儿”。后来,他前往英国访问,因为对那里的环境不适应,肖邦的肺病恶化了,吐血不止,但他却仍然坚持为在伦敦的波兰流亡者举行了一次音乐会。
1849年10月18日傍晚,年仅38岁的“钢琴诗人”肖邦离开了人世。遵照他生前的遗嘱,他的朋友们取出了他18年前从波兰带来的银杯,把杯里的泥土撒在了他的棺木上,他的心脏也装进了一个匣子里,从巴黎运回到了波兰,安置在华沙圣十字大教堂里。
心理学感悟:如果人的心中有一种稳固的情结,那么这种情结就会创造出持久的**,肖邦的爱国**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