蛊卦:干父之蛊,小不忍则乱大谋(2)(2/2)
《给大忙人看的易经智慧》作者:常桦 2017-04-13 13:47
隆记忆力衰退特别严重,往往昨天的事情今天就忘记了,早上所做的晚上就想不起来了。在这种情况下,和珅正好狐假虎威,成为乾隆的代言人,日益骄纵不法,贪污纳贿,无所不为。和珅一手遮天,文武百官无人敢与之抗衡,即使是乾隆的诸皇子也都对他望而生畏。
新皇帝嘉庆即位时已经37岁了,但鉴于这种情况,嘉庆只能做不折不扣的“儿皇帝”,对这种局面他肯定在内心极其不满。虽有治“蛊”之意,但鉴于曾祖父康熙时期太子立而废、废而立的教训,嘉庆采取了虚与委蛇的态度。即使有时觉得乾隆的决定不对,他也不露声色。但他真正提防的还不是乾隆,而是乾隆的耳目和代言人和珅,和珅已经跟乾隆几乎形影不离,他的一言一行对乾隆影响巨大。万一和珅在背地里中伤嘉庆,他这个皇帝的位置能否坐稳还真难说。对于和珅的专横跋扈、所作所为,嘉庆一概不理。当时有不少大臣偷偷向嘉庆揭发和珅,嘉庆虽然心里明白,但表面上却表示和珅无罪,自己要依靠和珅处理政务。嘉庆还不忘常常表示对和珅的尊重。这样做的结果,给人们的印象是新皇帝也怕和珅三分,但实际上却既麻痹了和珅,也瞒过了太上皇乾隆,保证了既得帝位的稳定。嘉庆不过是在等待时机罢了。而这个时机不会太久,乾隆逝世之日也就是和珅倒台之时。事实也确实如此,乾隆一去世,嘉庆就马上作出周密部署,惩办和珅。所以,人们对嘉庆这段时间的韬光养晦表示赞赏,认为是一种很高明的治“蛊”之术。
而第四阴爻对“裕父之蛊”不及时治理,反而加以宽容,就会带来麻烦。上阳爻“不事王侯”,表明在“蛊”乱的局面下,置身于外,不同流合污。这一点可以理解为洁身自爱、独善其身的人生态度。但在治理“蛊”的时候,就不能再置身于外了,而应该是“高尚其事”,积极投身于其中以强硬的手腕予以清除。
总体来看,蛊卦对除弊治乱之道所作的完整的论述,既揭示出了惩治**的举措法则,也是古人的政治生活的生动反映。
新皇帝嘉庆即位时已经37岁了,但鉴于这种情况,嘉庆只能做不折不扣的“儿皇帝”,对这种局面他肯定在内心极其不满。虽有治“蛊”之意,但鉴于曾祖父康熙时期太子立而废、废而立的教训,嘉庆采取了虚与委蛇的态度。即使有时觉得乾隆的决定不对,他也不露声色。但他真正提防的还不是乾隆,而是乾隆的耳目和代言人和珅,和珅已经跟乾隆几乎形影不离,他的一言一行对乾隆影响巨大。万一和珅在背地里中伤嘉庆,他这个皇帝的位置能否坐稳还真难说。对于和珅的专横跋扈、所作所为,嘉庆一概不理。当时有不少大臣偷偷向嘉庆揭发和珅,嘉庆虽然心里明白,但表面上却表示和珅无罪,自己要依靠和珅处理政务。嘉庆还不忘常常表示对和珅的尊重。这样做的结果,给人们的印象是新皇帝也怕和珅三分,但实际上却既麻痹了和珅,也瞒过了太上皇乾隆,保证了既得帝位的稳定。嘉庆不过是在等待时机罢了。而这个时机不会太久,乾隆逝世之日也就是和珅倒台之时。事实也确实如此,乾隆一去世,嘉庆就马上作出周密部署,惩办和珅。所以,人们对嘉庆这段时间的韬光养晦表示赞赏,认为是一种很高明的治“蛊”之术。
而第四阴爻对“裕父之蛊”不及时治理,反而加以宽容,就会带来麻烦。上阳爻“不事王侯”,表明在“蛊”乱的局面下,置身于外,不同流合污。这一点可以理解为洁身自爱、独善其身的人生态度。但在治理“蛊”的时候,就不能再置身于外了,而应该是“高尚其事”,积极投身于其中以强硬的手腕予以清除。
总体来看,蛊卦对除弊治乱之道所作的完整的论述,既揭示出了惩治**的举措法则,也是古人的政治生活的生动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