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给大忙人看的易经智慧章节目录 > 谦卦:谦谦君子,自谦而善始有终

谦卦:谦谦君子,自谦而善始有终(2/2)

给大忙人看的易经智慧作者:常桦 2017-04-13 13:47


    《象辞》说:“有声名的谦”,欲谦之志未得满足。可以出兵打仗,是征讨自己的邑国,(解决自己的问题)。

    谦卦安排在大有卦之后,也很有意思。以“大有”骄人是世间常态,然而越是“大有”越要“谦虚”。大获所有,到了一定极限就要满盈,就要走向其反面而衰败。为了防止因满盈而衰败,必须“谦虚”。所以《序卦传》中说:“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

    这对于人们的为人处世,显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俗话说:满瓶子不摇,半瓶子晃荡。精神越是贫乏的人,越是骄矜浮躁。这种表面上“满”,实则没有根基的人,最容易背离“谦”道。而一旦如此,则会大大招损。这一点,在政治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也最为严重。

    “谦”道所蕴涵的思想,对于为政者的现实指导意义尤为明显和深入,它所能带来的益处,并不仅仅局限于政治层面。

    唐朝名将郭子仪,历四朝为宰相,功高而不震主,权威而危旁。他是唐朝中期国家柱石,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官从唐玄宗开始,一直做到唐代宗。自己是忠臣,且立下了盖世功勋,官爵显赫,名声威扬。他的子孙后代个个都做了大官。然而郭子仪却始终“谦”而不已,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一如既往。这很难得,一生都谦逊着,不容易。谦逊一阵子容易,谦逊一辈子就不容易了。但郭子仪就是谦逊了一辈子,所以他不但善始又善终,而且还留德于世。当然,“谦”虽能让人的各个层面的收益都立竿见影,但必须要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贞”,即发自内心的真诚,所谓“鸣谦,贞吉”,这是一种处世思想,更是一种个人的品质。有许多人的“美名远扬”不一定是从正道而来。如历史上著名的伪君子王莽,是个老奸巨猾的家伙。为了篡夺西汉政权,捞取政治资本,他干了不少笼络人心的事,其中之一是表现得特别谦恭。他的丑恶面目未暴露之前,确实是“美名远扬”,人人传颂,俨然是一个“鸣谦”之士,十足的“正人君子”。当他的真实嘴脸暴露以后,人们才大吃一惊。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诗感叹道:“周公恐惧流言反,王莽谦恭未篡时。倘若当时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所以爻辞中特地在“吉”字之前加上“贞”字:凡“鸣谦”者,守贞方可获吉,以邪道“鸣谦”者,当然无吉可言。

    在《易经》六十四卦中,只有本卦六爻占问均为吉利,可见先人对于谦虚美德的赞赏推崇。其实,谦虚的本质不是退让而是进取,核心则在于“裒多益少,称物平施”,唯有平等,才有真正的平和,才能将谦虚这一美德发扬光大。还应当注意,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居于高位的人,谦虚都必须出乎内心,具有一定的原则性,否则,便是虚伪,是权术、政治的附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