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卦:同人于野,君子以类族辨物(2)(2/2)
《给大忙人看的易经智慧》作者:常桦 2017-04-13 13:47
轮到王安石,王执意不喝,全场哗然,酒兴顿扫。司马光大有上当受骗被人小看的感觉,于是喋喋不休地骂起王安石来。王安石以牙还牙,也痛骂司马光。自此两人结怨更深,王安石得了一个“拗相公”的称号,而司马光也取了个“司马牛”的绰号。
“拗相公”的拗性和“司马牛”的牛脾气激化了他们的冲突。王安石太自信了,这个“敢为天下先”的改革派领袖根本不把司马光放在眼里,就像一位斗牛士,看见凶猛的蛮牛冲过来了,还嫌不够刺激,挥动手里的红布,要让牛变得更加愤怒。司马光也坚决不肯罢休,不但私下阻挠,并且告了“拗相公”的御状。罪状之一是“不晓事,又执拗”;罪状之二是拉帮结派,利用皇帝给的特殊权力,拉拢了一大帮江西等地冥顽不化的蛮子。直到使改革无功而终,司马光才罢休。他们早年抱定拯救国家和百姓的理想,终于成为一个泡影。
到了晚年,王安石和司马光对他们早年的行为都有所悔悟,大概是人到老年,与世无争,心境平和,消除了一切拗性与牛脾气。虽然他们二人晚年又重修旧好,但毕竟能够做事的人生黄金时光已悄然而逝,在那时他们没有团结合作,同心协力地为国为民出力谋划,反而把原本可以成为伙伴的人变成了阻力强大的对手,显然大大违背了“同人”的精神,这不但在他们心中留下了遗憾,也令后人为之叹惋。
刘基在《郁离子·省敌》中,借郁离子之口说:“善战的人能使敌人减少,不善战的人能使敌人增多。使敌人减少的就昌盛,使敌人增多的就败亡。要夺人家的国土,那么彼国的人就都将成为我的仇敌,因此,善于使敌人减少的,就能不使人家抵抗我。汤、武之所以无敌于天下,这就是用我的敌人去抵抗敌人啊。”这种说法无疑深得“同人”之精髓,是一种非常高明的“作战”策略。
不过,在本卦最后“上九”的卦辞中,强调了“同人”之道的基本精神和理想境界,固然令人向往;爻辞更通过“同”与“争”的矛盾,揭示出在现实生活中行“同人”之道的复杂性和规律性,从中引申出若干可思、可感、可行、可戒之处,由于这些都是从前人社会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思想结晶,值得从各个角度去深思。
“拗相公”的拗性和“司马牛”的牛脾气激化了他们的冲突。王安石太自信了,这个“敢为天下先”的改革派领袖根本不把司马光放在眼里,就像一位斗牛士,看见凶猛的蛮牛冲过来了,还嫌不够刺激,挥动手里的红布,要让牛变得更加愤怒。司马光也坚决不肯罢休,不但私下阻挠,并且告了“拗相公”的御状。罪状之一是“不晓事,又执拗”;罪状之二是拉帮结派,利用皇帝给的特殊权力,拉拢了一大帮江西等地冥顽不化的蛮子。直到使改革无功而终,司马光才罢休。他们早年抱定拯救国家和百姓的理想,终于成为一个泡影。
到了晚年,王安石和司马光对他们早年的行为都有所悔悟,大概是人到老年,与世无争,心境平和,消除了一切拗性与牛脾气。虽然他们二人晚年又重修旧好,但毕竟能够做事的人生黄金时光已悄然而逝,在那时他们没有团结合作,同心协力地为国为民出力谋划,反而把原本可以成为伙伴的人变成了阻力强大的对手,显然大大违背了“同人”的精神,这不但在他们心中留下了遗憾,也令后人为之叹惋。
刘基在《郁离子·省敌》中,借郁离子之口说:“善战的人能使敌人减少,不善战的人能使敌人增多。使敌人减少的就昌盛,使敌人增多的就败亡。要夺人家的国土,那么彼国的人就都将成为我的仇敌,因此,善于使敌人减少的,就能不使人家抵抗我。汤、武之所以无敌于天下,这就是用我的敌人去抵抗敌人啊。”这种说法无疑深得“同人”之精髓,是一种非常高明的“作战”策略。
不过,在本卦最后“上九”的卦辞中,强调了“同人”之道的基本精神和理想境界,固然令人向往;爻辞更通过“同”与“争”的矛盾,揭示出在现实生活中行“同人”之道的复杂性和规律性,从中引申出若干可思、可感、可行、可戒之处,由于这些都是从前人社会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思想结晶,值得从各个角度去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