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道家世外仙姝的化身:林黛玉(8)(2/2)
《红楼梦中的国学智慧》作者:赤雷 2017-04-13 13:45
时间、恰当的地点、有恰当的人事因缘前面说恰当的话,表达那本不可表达的意思就变得非常重要了,也变得非常有难度起来。这里难倒了历史上多少灵心慧性的人!然而林黛玉偏要挑战这种难度。林黛玉真是问得太巧妙了。其实宝本不贵,玉本不坚,贵者自贵,坚者自坚。从故事情节上说,宝玉也没有到那种处境,这种事情其实过一阵子就好了,说得上“劳”,说得上“忧”吗?又何必茫茫然以智者巧者自诩?这也就是禅师批评的骑在驴背上觅驴,你说可笑不可笑?林黛玉的“续”也同样巧妙。既无可云证,又何必有立足境呢?这就是禅师们批评的骑驴不肯下。“你便是驴,尽山河大地也是个驴,你做么生骑?”“若不骑,十方世界即成廓落地也。”无怪乎脂砚要说“大和尚来答此机锋,想亦不能答也。非颦儿,第二人无此灵心慧性也”!理还是这样的理,到了黛玉手上自然就能翻出新的意思来,度得尘网的迷迷众生。
由此我们可以断定,古往今来的小说中,抄袭别人创意的,根本算不上什么灵心慧性。比如金庸先生笔下的黄蓉,说孟夫子胡说八道,写了一首诗,“乞丐何曾有二妻,邻人焉得许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这已经被孔庆东教授捧上天去了,只可惜这首诗并非金大侠所作,是从冯梦龙编写的古代笑话集《古今谭概》中的《谈资部第二十九》里“借”来的,在古代早就被人说烂了的笑话,这种也叫聪明,真是污辱了聪明!如果黄蓉能说,孟夫子胡说八道,既然说“王何必曰利”,又为什么说“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我倒是服了她!
由此我们可以断定,古往今来的小说中,抄袭别人创意的,根本算不上什么灵心慧性。比如金庸先生笔下的黄蓉,说孟夫子胡说八道,写了一首诗,“乞丐何曾有二妻,邻人焉得许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这已经被孔庆东教授捧上天去了,只可惜这首诗并非金大侠所作,是从冯梦龙编写的古代笑话集《古今谭概》中的《谈资部第二十九》里“借”来的,在古代早就被人说烂了的笑话,这种也叫聪明,真是污辱了聪明!如果黄蓉能说,孟夫子胡说八道,既然说“王何必曰利”,又为什么说“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我倒是服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