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红楼梦中的国学智慧章节目录 > 【第五章】道家世外仙姝的化身:林黛玉(2)

【第五章】道家世外仙姝的化身:林黛玉(2)(2/2)

红楼梦中的国学智慧作者:赤雷 2017-04-13 13:45
对。菊花就是指菊花,黛玉以芙蓉之高度来批评菊花的。菊花的确有它的高风,但要知道这种高风从来就没有离开尘世而存在过。归隐并不见得就找到了净土。比如你找个形影不离的知己,是不可能的,如果能够两心相印,能够互相解语,就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了。所以大可不必摆出一副“举世无谈者”的高傲面目,“解语何妨片话时”。

    如何做到这种境界呢?那就是“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为什么要寻陶令盟呢?陶渊明在那个乱世,不想做官,但也并没有说与那时的那个社会决裂,他也还是要生活的。陶渊明为了生活甚至当乞丐,他也是想人生有作为的,写荆轲,写刑天,“猛志固常在”。他的高风表现在“忧道不忧贫”的那一份洒脱当中。人如果能生活在尘世当中,而不失这一点情趣就是高风了,也只有这样才是高风。

    庄子哲学一贯主张“齐物”而后才能“逍遥”。什么是“齐物”呢?就是超越小大,超越聚散,超越悲喜,超越寿夭,超越生死,达到不小不大、不聚不散、不悲不喜、不寿不夭、不生不死的境界,这样,就能够“逍遥”了。黛玉曾对湘云说:“正是古人常说的好,事若求全何所乐。”湘云说:“得陇望蜀,人之常情,可知那些老人家说的不错。说贫穷之家自为富贵之家事事趁心,告诉他说竟不能遂心,他们不肯信的;必得亲历其境,他方知觉了。就如咱们两个,虽父母不在,然却也忝在富贵之乡,只你我竟有许多不遂心的事。”黛玉笑道:“不但你我不能趁心,就连老太太、太太以至宝玉探丫头等人,无论事大事小,有理无理,其不能各遂其心者,同一理也,何况你我旅居客寄之人哉!”说完这话,如果没有湘云的话题,黛玉可能又要悲了。但黛玉之悲绝非世人所悲的悲。世人所悲的悲,是因为想要的要不到,想做的做不了,而黛玉明确说不想要太多,不想得陇望蜀。所以,从事上说,是不能求全的,但只你的心是全的,又何必求事事之全呢?心是形而上的,事是形而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