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叶子铭
《茅盾散文集》作者:茅盾 2017-04-13 13:42
子铭同志:三月二十八日来信及本月五日来信均悉,二十八日信收到后刚碰上一些事情,(将来可面谈),又因信中所问各点,(如《林家铺子》的林老板成份问题,不该我来回答),所以且搁一下,至于我说的“一。二八”上海战争后我因事奔丧回乌镇一次,《林》、《春蚕》、《当票前》即此时所写,那是当时写文时的“托”词;回家奔丧(祖母撤灵),乃二十年代事,《林》、《春蚕》等写作时,我已无回乌镇之自由。这些短篇①是凭我在上海定居(那是在进商务后的第三年)前期过去所见所闻而写的。《春蚕》是因我祖母喜养蚕,(那是我未进中学),亲身所体验而写的。抗战时(大概在重庆),我写过一篇《我怎样写〈春蚕〉》(那时被逼写的,因为要支持当时的一刊物《青年知识》)。抗战胜利后上海出版一个月刊《文萃》(民国三十四年十月九日刊行)转载了《青年知识》这篇
①叶子铭注(下同):后来经韦韬同志帮助沈老回忆,确认1932年“一。二八”上海战争后沈老一家回过老家乌镇奔丧,时间约一个多星期。
文章。至于《文萃》何人编辑,该刊不载,看它内容,一大半是抗战胜利前夕重庆、昆明、成都所出报刊上登过的文字,内容庞杂。我早已忘记有这《文萃》,新近有人拿来给我看,才知道我写过怎样写《春蚕》。您如能找到《文萃》,上海图书馆(专藏抗战前后的一些旧报刊的特种图书馆)或者有之。
吴老太爷之死是一种隐喻,查我在新疆演说时未有此言。
只是《子夜》开头吴老太爷死后,范博文(或别人)说:封建的古老僵尸到半殖民地买办阶级银行家、工业家的上海自然要风化了。(未查对原文,此是起记忆写的)。“经济杰作”云云,我当时未说。当时我只说一九三○年中国经济问题之论战,此在新版《子夜》原后记之后的《再补充几句》中说得比较明白。关于您所说涉及党史(大革命时期我的活动),上海出版社编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①叶子铭注(下同):后来经韦韬同志帮助沈老回忆,确认1932年“一。二八”上海战争后沈老一家回过老家乌镇奔丧,时间约一个多星期。
文章。至于《文萃》何人编辑,该刊不载,看它内容,一大半是抗战胜利前夕重庆、昆明、成都所出报刊上登过的文字,内容庞杂。我早已忘记有这《文萃》,新近有人拿来给我看,才知道我写过怎样写《春蚕》。您如能找到《文萃》,上海图书馆(专藏抗战前后的一些旧报刊的特种图书馆)或者有之。
吴老太爷之死是一种隐喻,查我在新疆演说时未有此言。
只是《子夜》开头吴老太爷死后,范博文(或别人)说:封建的古老僵尸到半殖民地买办阶级银行家、工业家的上海自然要风化了。(未查对原文,此是起记忆写的)。“经济杰作”云云,我当时未说。当时我只说一九三○年中国经济问题之论战,此在新版《子夜》原后记之后的《再补充几句》中说得比较明白。关于您所说涉及党史(大革命时期我的活动),上海出版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