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夏衍(2/2)
《茅盾散文集》作者:茅盾 2017-04-13 13:42
社会所笑骂)文嫂表示了将一死结束漫长的苦痛,嘱萧善视采莲,并谓陶小姐一定也能善视采莲。C、然而文嫂此种适合于她本人境遇的暗示并未能使萧正视现实,却反而激起了他潜意识中的托尔斯泰主义,故在昏夜彷徨时,对陶小姐直白了自己的打算,(此可用影平原来对话,但可稍稍修改,于激昂中带阴悒,颇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味道,可考虑萧独吟此句,以加强气氛)。陶始而惊愕,继而沉默深思,终乃平静,谓之曰:“此乃从井救人,她将来不会幸福,你也不会幸福,而我……没有说完,她就跑走了。D、文嫂自杀后,原有镜头,大体可以保留,但萧之留书出走,似可改为萧正在写信,未完,而陶至,陶夺书读之,冷冷地问萧欲往何处去,萧不答,表示绝望的困惑。陶以坚决声调说:我也要走。萧惊问:何处?陶答:革命风暴的中心。萧睁大了眼睛,陶厉声说:你现在还是徘徊么?还是幻想个人力量可以使不幸者幸福么?陶说完,奋然即走,萧似大梦初醒,大呼追之。全剧结束。
以上的想法,在批判了萧,同时又不至于离原作太远。把萧处理为逃避斗争的人,似乎也不妥;萧只是受了托尔斯泰主义的毒害较深,误认为此乃反抗旧势力、感动人心的法门,故对于**指示的道路,长时期徘徊不决而已。
昨日大家曾谈剪去萧拟娶文嫂一段,但我后来反复考虑,觉得如此一剪,则后面的镜头有不少都得改动,补拍太多而且剧情也缺少回荡曲折之势,所以我现在作如上之设想。请你们参考。
顺颂健康
雁冰一九六三年十一月二日上午
以上的想法,在批判了萧,同时又不至于离原作太远。把萧处理为逃避斗争的人,似乎也不妥;萧只是受了托尔斯泰主义的毒害较深,误认为此乃反抗旧势力、感动人心的法门,故对于**指示的道路,长时期徘徊不决而已。
昨日大家曾谈剪去萧拟娶文嫂一段,但我后来反复考虑,觉得如此一剪,则后面的镜头有不少都得改动,补拍太多而且剧情也缺少回荡曲折之势,所以我现在作如上之设想。请你们参考。
顺颂健康
雁冰一九六三年十一月二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