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茅盾散文集章节目录 > 杂感(二)

杂感(二)(2/2)

茅盾散文集作者:茅盾 2017-04-13 13:42
质不佳”,因以为新文学前途的隐忧;可是在我看来,这种话可称为”杞忧”。文艺的花园,如今正在百卉发芽时代,还不曾到异花挺秀的时期,故此时没有伟大的杰作出现,乃当然之事,我们所希望于目前的文艺花园者,是一大片绿油油的百花的嫩芽。我们相信只要假之以时日,这一大片绿油油的嫩芽自然会各自发荣滋长,成为各色的花卉。从那许多花中间,自然会挺出色香双绝的奇花。如果我们的文艺的园里,多是些黄渗渗的泥土,只有少数的几茎嫩芽儿,那么,我们怎么敢相信将来这花园里会成为锦绣的世界呢?所以”量”多是可喜的事,“质”不佳是不必忧虑的。中国有句俗语:“多中取长”。我们眼前应做的事体就是自由地努力地多产!

    一年多前,国内文学定期刊物还只有《小说月报》一种;那时的《小说月报》孤独地在那里攻击中国旧有的”文以载道”思想,提倡创作,想其它微弱的力量,在广大的沙漠似的中国,播一些种子,在那时候,文艺界真不胜寂寞之感。而且《小说月报》又因为是商务印书馆办的,要受营业上的拘束,篇幅有定,不能多登作品,——因此被人骂为”包办”。把那时的文坛情形,和现在一比,我想谁亦不能说现在的气象不算是好的气象罢。

    有人诟骂近来创作的多产,本”否定一切”的精神,抹煞一切的作品——这种论调也有专对新诗发的,这也未免太“理想的”了。我们所有的新诗、小说、戏剧,或者诚如其者所称,都算不得十二分伟大;但是十二分伟大的作品又何尝别有在呢!我们自然不说眼前所有的文学作品就是合于我们理想的作品,但是我们承认他们是嫩芽,是好花异草的前身。因为一时看不见理想中的好花,而遂要举斧斫去一切嫩芽:这怕不是有理性的人所肯做的。批评家自然不能仅仅替天才作赞,抨击也是他的任务;但是可惜我们的批评家的抨击却不免于乱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