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穆罕默德·昔班尼和河中的昔班尼汗国(2/2)
《草原帝国-法-勒内·格鲁塞》作者:草原帝国-法-勒内·格鲁塞 2017-04-13 13:33
受了许多世纪的入侵之后,开始向游牧民进行报复;它表明耕地战胜了草原。按突厥的传统,作为报复的标志,这位波斯君主让人用昔班尼的头盖骨做成一个饮器;作为一次新的挑衅,他派人把稻草填满的昔班尼的头皮送给另一个突厥君主、奥斯曼苏丹巴耶塞特二世。
昔班王朝和乌兹别克王国似乎是消失了。帖木儿王朝的继承人、印度未来的皇帝巴布尔自从被驱逐河中之后,在喀布尔建立了一个小王国,现在他率领伊斯迈尔借给他的军队匆忙赶回河中,胜利地进入了撤麻耳干城(1511年10月)。继撒麻耳干之后,不花刺又向他敞开了大门,而乌兹别克人退到塔什干。以伊朗人在呼罗珊的胜利为支柱,帖木儿王朝在河中的复辟似乎是完成了。但是,现在巴布尔开始碰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他曾求助过的、并接受其宗主权的波斯人是十叶派穆斯林。不花刺和撒麻耳干居民信奉的是逊尼派,他们斥责他与异端邪说者谈判,并与他断绝关系,他们的宗教热情比他们对帖木儿朝诸王的忠诚更加强烈。由于受到这些宗教骚乱的鼓动,乌兹别克人又卷土重来。波斯将军纳吉姆·沙尼和巴布尔在不花刺以北的加贾湾发生的一场大战中与他们交锋,这次被他们打败了(1512年12月12日)。纳吉姆被杀。巴布尔放弃了对河中的所有企图,退回到他的喀布尔王国,七年以后,他从喀布尔出发,前往征服印度。
于是,不花刺、撒麻耳干和整个河中地区又转到乌兹别克人手中,阿姆河标明了萨菲朝伊朗和乌兹别克汗国两国的边界,正像它曾经把萨珊朝伊朗与匈奴游牧部落隔开一样。
这次复国以后,昔班家族从1500年到1599年的整个16世纪一直统治着河中地区。撒麻耳干是汗国的正式都城,尽管不花刺常常是那些其势力并不亚于可汗本人的王室成员们的封地,其中包括了假定继承人。塔什干也有地区昔班王朝统治者。昔班王朝尽管在语言和文化方面已经完全突厥化,但是在种族上是蒙古人,可以说该王朝已陷入几乎与帖木儿朝人曾经历过的那种大分裂局面。然而,与帖木儿朝人不同的是,在面对共同的敌人时该王朝能够保持最低限度的团结。
在昔班尼的叔叔速云赤的统治下(1510-1530年在位),乌兹别克人从波斯人手中夺取了包括麦什德和阿斯特拉巴德在内的呼罗珊部分地区(1525-1528年)。波斯沙赫塔马斯普于1528年9月26日在麦什德和赫拉特之间的土尔巴特·杰姆附近打败了乌兹别克人,由于这一胜利又夺回这一地区。帖木儿后裔巴布尔从1526年起成了印度皇帝,他想利用乌兹别克人的这次失败,从他们手中重新夺回河中地区。他的儿子胡马云与波斯沙赫塔马斯普联盟,占领了阿姆河北岸的希萨尔,但是,当塔马斯普离开战地前往西方与奥斯曼人作战时(1529年),胡马云不得不撤离希萨尔。速云赤在他去世那年(1529-1530年)已经把波斯人和帖木儿人赶到了阿姆河以南。昔班尼的侄儿奥贝都刺汗(1533-1539年在位)曾和速云赤成功地抵抗了波斯沙赫伊斯迈尔二世的入侵。继昔班尼之后,昔班尼家族成员中最杰出者阿布德·阿拉赫二世重新统一了已经在他的亲属中分配了的家族领土。因此,他分别于1557年、1578年和1582年逐渐统治了不花刺、撒麻耳干和塔什干。他在1560年至1583年间以其父伊斯坎德尔的名义实施统治之后,在1583至1598年才以他自己的名义进行统治。为使河中免受吉尔吉斯-哈萨克人的入侵,他于1582年春发动了一次深入小帐草原的战役,一直远达萨雷河和图尔盖河之间的兀鲁塔山区。他还远征喀什噶尔,在途中,他蹂躏了喀什和叶儿羌城周围的地区。最后,他从波斯人手中夺取了包括赫拉特和麦什德城在内的呼罗珊地区,赫拉特是在持续九个月的围攻之后投降的,麦什德城是十叶派穆斯林的圣城,年轻的沙赫阿拔斯未能保住它,乌兹别克人像虔城的逊尼派一样,毫无疏漏地劫掠了该城,屠杀了部分城民。同样,阿布德·阿拉赫二世从波斯人手中夺取了尼沙普尔、撒卜兹瓦儿、亦思法拉因和特伯斯,简言之,夺取了呼罗珊境内从赫拉特到阿斯特拉巴德之间的全部要塞。至于巴里黑,早在1582年就已经成为阿布德·阿拉赫之子阿布德·穆明的总督区。
阿布德·阿拉赫二世晚年很不走运。波斯王沙赫阿拔斯一世于1597年在赫拉特附近赢得了对乌兹别克人的一次巨大胜利,以此而解放了呼罗珊。阿布德·阿拉赫之子穆明起义反叛父亲,吉尔吉斯人趁此机会掠夺塔什干地区。在目睹了毕生的成就被摧毁之后,阿布德·阿拉赫于1598年初去世。穆明继位,不到六个月就被暗杀了。昔班王朝至此结束。
昔班王朝在河中的统治还不到一个世纪,在此期间,它成功地重建了成吉思汗国对不花刺和撒麻耳干的统治。然而,每次(首先是昔班尼,其次是阿布德·阿拉赫二世的统治之下)当它妄想占有伊朗人的呼罗珊地区时,都被波斯沙赫击溃。在帝国逐渐定形的时候,正像种族上的一致性一样,波斯注定仍是波斯人的,突厥斯坦仍是突厥人的。
昔班王朝和乌兹别克王国似乎是消失了。帖木儿王朝的继承人、印度未来的皇帝巴布尔自从被驱逐河中之后,在喀布尔建立了一个小王国,现在他率领伊斯迈尔借给他的军队匆忙赶回河中,胜利地进入了撤麻耳干城(1511年10月)。继撒麻耳干之后,不花刺又向他敞开了大门,而乌兹别克人退到塔什干。以伊朗人在呼罗珊的胜利为支柱,帖木儿王朝在河中的复辟似乎是完成了。但是,现在巴布尔开始碰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他曾求助过的、并接受其宗主权的波斯人是十叶派穆斯林。不花刺和撒麻耳干居民信奉的是逊尼派,他们斥责他与异端邪说者谈判,并与他断绝关系,他们的宗教热情比他们对帖木儿朝诸王的忠诚更加强烈。由于受到这些宗教骚乱的鼓动,乌兹别克人又卷土重来。波斯将军纳吉姆·沙尼和巴布尔在不花刺以北的加贾湾发生的一场大战中与他们交锋,这次被他们打败了(1512年12月12日)。纳吉姆被杀。巴布尔放弃了对河中的所有企图,退回到他的喀布尔王国,七年以后,他从喀布尔出发,前往征服印度。
于是,不花刺、撒麻耳干和整个河中地区又转到乌兹别克人手中,阿姆河标明了萨菲朝伊朗和乌兹别克汗国两国的边界,正像它曾经把萨珊朝伊朗与匈奴游牧部落隔开一样。
这次复国以后,昔班家族从1500年到1599年的整个16世纪一直统治着河中地区。撒麻耳干是汗国的正式都城,尽管不花刺常常是那些其势力并不亚于可汗本人的王室成员们的封地,其中包括了假定继承人。塔什干也有地区昔班王朝统治者。昔班王朝尽管在语言和文化方面已经完全突厥化,但是在种族上是蒙古人,可以说该王朝已陷入几乎与帖木儿朝人曾经历过的那种大分裂局面。然而,与帖木儿朝人不同的是,在面对共同的敌人时该王朝能够保持最低限度的团结。
在昔班尼的叔叔速云赤的统治下(1510-1530年在位),乌兹别克人从波斯人手中夺取了包括麦什德和阿斯特拉巴德在内的呼罗珊部分地区(1525-1528年)。波斯沙赫塔马斯普于1528年9月26日在麦什德和赫拉特之间的土尔巴特·杰姆附近打败了乌兹别克人,由于这一胜利又夺回这一地区。帖木儿后裔巴布尔从1526年起成了印度皇帝,他想利用乌兹别克人的这次失败,从他们手中重新夺回河中地区。他的儿子胡马云与波斯沙赫塔马斯普联盟,占领了阿姆河北岸的希萨尔,但是,当塔马斯普离开战地前往西方与奥斯曼人作战时(1529年),胡马云不得不撤离希萨尔。速云赤在他去世那年(1529-1530年)已经把波斯人和帖木儿人赶到了阿姆河以南。昔班尼的侄儿奥贝都刺汗(1533-1539年在位)曾和速云赤成功地抵抗了波斯沙赫伊斯迈尔二世的入侵。继昔班尼之后,昔班尼家族成员中最杰出者阿布德·阿拉赫二世重新统一了已经在他的亲属中分配了的家族领土。因此,他分别于1557年、1578年和1582年逐渐统治了不花刺、撒麻耳干和塔什干。他在1560年至1583年间以其父伊斯坎德尔的名义实施统治之后,在1583至1598年才以他自己的名义进行统治。为使河中免受吉尔吉斯-哈萨克人的入侵,他于1582年春发动了一次深入小帐草原的战役,一直远达萨雷河和图尔盖河之间的兀鲁塔山区。他还远征喀什噶尔,在途中,他蹂躏了喀什和叶儿羌城周围的地区。最后,他从波斯人手中夺取了包括赫拉特和麦什德城在内的呼罗珊地区,赫拉特是在持续九个月的围攻之后投降的,麦什德城是十叶派穆斯林的圣城,年轻的沙赫阿拔斯未能保住它,乌兹别克人像虔城的逊尼派一样,毫无疏漏地劫掠了该城,屠杀了部分城民。同样,阿布德·阿拉赫二世从波斯人手中夺取了尼沙普尔、撒卜兹瓦儿、亦思法拉因和特伯斯,简言之,夺取了呼罗珊境内从赫拉特到阿斯特拉巴德之间的全部要塞。至于巴里黑,早在1582年就已经成为阿布德·阿拉赫之子阿布德·穆明的总督区。
阿布德·阿拉赫二世晚年很不走运。波斯王沙赫阿拔斯一世于1597年在赫拉特附近赢得了对乌兹别克人的一次巨大胜利,以此而解放了呼罗珊。阿布德·阿拉赫之子穆明起义反叛父亲,吉尔吉斯人趁此机会掠夺塔什干地区。在目睹了毕生的成就被摧毁之后,阿布德·阿拉赫于1598年初去世。穆明继位,不到六个月就被暗杀了。昔班王朝至此结束。
昔班王朝在河中的统治还不到一个世纪,在此期间,它成功地重建了成吉思汗国对不花刺和撒麻耳干的统治。然而,每次(首先是昔班尼,其次是阿布德·阿拉赫二世的统治之下)当它妄想占有伊朗人的呼罗珊地区时,都被波斯沙赫击溃。在帝国逐渐定形的时候,正像种族上的一致性一样,波斯注定仍是波斯人的,突厥斯坦仍是突厥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