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帖木儿与奥斯曼帝国(2/2)
《草原帝国-法-勒内·格鲁塞》作者:草原帝国-法-勒内·格鲁塞 2017-04-13 13:33
还有身着锁子铠甲的军团和穿着护胸铁甲的军团。”然后,帖木儿经开塞利向安卡拉进军,他已经知道巴耶塞特在安卡拉。
1402年7月20日,两军在安卡拉以北的丘布克进行了决战。战斗从早上六点一直打到夜幕降临,近100万人参加了战斗。巴耶塞特带来的军队是从他所征服的各族中征集的。但是,尽管塞尔维亚人和他们的王斯提芬仍忠实于他,但艾登、门泰斯、萨鲁汉和克米安的突厥人,对帖木儿十分钦佩,他们看到他们的王公们都在帖木儿军中,于是倒戈。
帖木儿似乎充分利用了从印度带来的战象。作为一万名奥斯曼近卫军(雅内萨里)和塞尔维亚兵之首的巴耶塞特战斗了一整天,直到看见他的卫队被歼灭后,在日落时才撤退。但是,因他的马蹶,他和他的一个儿子一起被俘。
帖木儿对巴耶塞特很优待。然而,巴耶塞特试图逃跑,因此,被关在四周有铁栏的轿中随军而行,这就是后来被夸张成“铁笼”的故事。巴耶塞特遭此挫折和屈辱,几个月后去世(于1403年3月9日死于阿克谢希尔)。
一旦奥斯曼军队被打败和苏丹被俘,对帕木儿来说征服西安纳托利亚只不过是一次旅途行军而已。他下令在屈塔希亚停止进军,由前锋军全速进军去掠夺奥斯曼都城布鲁萨。伊本·阿拉不沙和歇里甫丁描述这些征服者们的行为像一群野蛮的游牧民,他们放火烧了这座可爱的城市。帖木儿之孙阿布·巴克尔一直冲到尼西亚(伊兹尼克),正像歇里甫丁津津乐道的那样,他们“到处烧杀掳掠”。帖木儿本人继续去围攻上麦那(后来的伊兹米尔),该城当时属于罗德的骑士们。帖木儿在发起进攻之前,规劝该城长官纪尧姆·蒙特改宗伊斯兰教。自然,纪尧姆·蒙特愤然拒绝。《武功记》说,对该城的围攻是从1402年12月2日开始,两个星期后才结束,该城是经过猛攻后陷落的。除了少数骑士乘基督教的船逃走外,居民遭到大屠杀。《武功记》认为基督教境内的这次胜利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为帖木儿向狂热的穆斯林们作了辩护(这些穆斯林有理由指责帖木儿由于打垮了奥斯曼帝国而使伊斯兰世界遭到削弱)。士麦那城的攻占,以及随之而来的大屠杀使安卡拉之战(在事后)变成了一次圣战。
“奥斯曼苏丹曾徒劳地围攻士麦那城达七年,帖木儿仅仅两个星期就攻占了!……穆斯林们赞美神,进入该城,并把敌人的头颅奉献给神灵,以示感谢。”接着,帖木儿军前往围攻突厥-意大利人的重要商业中心福西亚,该城及时纳贡自赎。热那亚贸易公司“马霍恩”,它还拥有对岸的希俄斯岛,也向帖木儿表示效忠,而拜占庭摄政者约翰七世在帖木儿要他承认他的宗主权时,立刻派使者前往,作为依从的表示。
尽管士麦那城民遭到屠杀,但帖木儿对巴耶塞特的胜利拯救了基督教世界。自从巴耶塞特战胜了尼科堡的十字军以后,被奥斯曼人牢牢封锁的拜占庭人临近末日,拜占庭的覆灭似乎指日可待。奥斯曼人在安卡拉遭到的突然灾难使拜占庭帝国又出人意料地苟延了半个世纪(1402-1453年)。因此,靠诸事件中的这一独特变化,在这位河中人对西亚的征服中获利最多的是拜占庭,正像莫斯科维将从帖木儿对金帐汗国的胜利中获利一样。
打败奥斯曼帝国以后,帖木儿采取各种措施以防它复兴,巴尔干的基督教世界由这一事实更加走运。在突厥人的小亚细亚,帖木儿正式恢复了十年前被巴耶塞特消灭的诸异密国。巴耶塞特曾剥夺了卡拉曼异密阿拉丁在东弗里吉亚和利考尼亚的领土,帖木儿任命阿拉丁之子穆罕默德二世为科尼亚和拉兰达(即卡拉曼)的统治者。同样,他使伊斯芬迪亚家族恢复在帕夫拉戈尼亚的卡斯塔莫努的异密地位;在马格尼西亚(今马尼萨)使以希德尔沙为代表的萨鲁汉异密们复位;在屈塔希亚和卡拉希沙尔,使克米安的雅库伯异密复位。艾登的异密伊萨在以弗所附近恢复了他的伊洛尼亚封地。复位的还有卡里亚的门泰斯异密伊牙思、吕基亚泰凯的异密乌斯曼。奥斯曼在亚洲的领土又仅限于北弗里吉亚、比萨尼亚和密细亚。帖木儿还注意在为继承权而争吵不休的巴耶塞特诸子之间制造分裂,进一步削弱奥斯曼人。
1402年7月20日,两军在安卡拉以北的丘布克进行了决战。战斗从早上六点一直打到夜幕降临,近100万人参加了战斗。巴耶塞特带来的军队是从他所征服的各族中征集的。但是,尽管塞尔维亚人和他们的王斯提芬仍忠实于他,但艾登、门泰斯、萨鲁汉和克米安的突厥人,对帖木儿十分钦佩,他们看到他们的王公们都在帖木儿军中,于是倒戈。
帖木儿似乎充分利用了从印度带来的战象。作为一万名奥斯曼近卫军(雅内萨里)和塞尔维亚兵之首的巴耶塞特战斗了一整天,直到看见他的卫队被歼灭后,在日落时才撤退。但是,因他的马蹶,他和他的一个儿子一起被俘。
帖木儿对巴耶塞特很优待。然而,巴耶塞特试图逃跑,因此,被关在四周有铁栏的轿中随军而行,这就是后来被夸张成“铁笼”的故事。巴耶塞特遭此挫折和屈辱,几个月后去世(于1403年3月9日死于阿克谢希尔)。
一旦奥斯曼军队被打败和苏丹被俘,对帕木儿来说征服西安纳托利亚只不过是一次旅途行军而已。他下令在屈塔希亚停止进军,由前锋军全速进军去掠夺奥斯曼都城布鲁萨。伊本·阿拉不沙和歇里甫丁描述这些征服者们的行为像一群野蛮的游牧民,他们放火烧了这座可爱的城市。帖木儿之孙阿布·巴克尔一直冲到尼西亚(伊兹尼克),正像歇里甫丁津津乐道的那样,他们“到处烧杀掳掠”。帖木儿本人继续去围攻上麦那(后来的伊兹米尔),该城当时属于罗德的骑士们。帖木儿在发起进攻之前,规劝该城长官纪尧姆·蒙特改宗伊斯兰教。自然,纪尧姆·蒙特愤然拒绝。《武功记》说,对该城的围攻是从1402年12月2日开始,两个星期后才结束,该城是经过猛攻后陷落的。除了少数骑士乘基督教的船逃走外,居民遭到大屠杀。《武功记》认为基督教境内的这次胜利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为帖木儿向狂热的穆斯林们作了辩护(这些穆斯林有理由指责帖木儿由于打垮了奥斯曼帝国而使伊斯兰世界遭到削弱)。士麦那城的攻占,以及随之而来的大屠杀使安卡拉之战(在事后)变成了一次圣战。
“奥斯曼苏丹曾徒劳地围攻士麦那城达七年,帖木儿仅仅两个星期就攻占了!……穆斯林们赞美神,进入该城,并把敌人的头颅奉献给神灵,以示感谢。”接着,帖木儿军前往围攻突厥-意大利人的重要商业中心福西亚,该城及时纳贡自赎。热那亚贸易公司“马霍恩”,它还拥有对岸的希俄斯岛,也向帖木儿表示效忠,而拜占庭摄政者约翰七世在帖木儿要他承认他的宗主权时,立刻派使者前往,作为依从的表示。
尽管士麦那城民遭到屠杀,但帖木儿对巴耶塞特的胜利拯救了基督教世界。自从巴耶塞特战胜了尼科堡的十字军以后,被奥斯曼人牢牢封锁的拜占庭人临近末日,拜占庭的覆灭似乎指日可待。奥斯曼人在安卡拉遭到的突然灾难使拜占庭帝国又出人意料地苟延了半个世纪(1402-1453年)。因此,靠诸事件中的这一独特变化,在这位河中人对西亚的征服中获利最多的是拜占庭,正像莫斯科维将从帖木儿对金帐汗国的胜利中获利一样。
打败奥斯曼帝国以后,帖木儿采取各种措施以防它复兴,巴尔干的基督教世界由这一事实更加走运。在突厥人的小亚细亚,帖木儿正式恢复了十年前被巴耶塞特消灭的诸异密国。巴耶塞特曾剥夺了卡拉曼异密阿拉丁在东弗里吉亚和利考尼亚的领土,帖木儿任命阿拉丁之子穆罕默德二世为科尼亚和拉兰达(即卡拉曼)的统治者。同样,他使伊斯芬迪亚家族恢复在帕夫拉戈尼亚的卡斯塔莫努的异密地位;在马格尼西亚(今马尼萨)使以希德尔沙为代表的萨鲁汉异密们复位;在屈塔希亚和卡拉希沙尔,使克米安的雅库伯异密复位。艾登的异密伊萨在以弗所附近恢复了他的伊洛尼亚封地。复位的还有卡里亚的门泰斯异密伊牙思、吕基亚泰凯的异密乌斯曼。奥斯曼在亚洲的领土又仅限于北弗里吉亚、比萨尼亚和密细亚。帖木儿还注意在为继承权而争吵不休的巴耶塞特诸子之间制造分裂,进一步削弱奥斯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