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征服西伊朗(2/2)
《草原帝国-法-勒内·格鲁塞》作者:草原帝国-法-勒内·格鲁塞 2017-04-13 13:33
的罗耳人,因为他们长期从事匪盗活动。接着,他经迪兹富勒和舒什塔尔之道旅行,继续去征服反叛的穆札法尔朝。
帖木儿走之后,穆札法尔朝的一位王公沙·曼苏尔(他比其他人都更有精力)罢免了他的对手们,重新统一了祖传的领地,以反对帖木儿。他弄瞎了他的堂兄赞·阿比丁的眼睛,迫使他的兄弟牙黑牙从泄刺只退到耶斯特,后来,他夺取连同伊斯法罕在内的泄刺只,并以泄刺只为他的都城。曼苏尔像他家族成员一样地不可靠,但是他积极、精力充沛和勇气过人,他甚至敢对抗帖木儿。1393年4月,帖木儿在舒什塔尔集合了他的军队,然后便向泄刺只进军。5月初,他在途中攻占了喀拉伊舍弗德堡,该堡直到当时一直被认为是牢不可破的。曼苏尔出城迎战帖木儿,与他在城郊进行了一场殊死的战斗。这位穆札法尔朝王子全凭勇气打破了河中人组成的卫队行列。接着他直奔向帖木儿,用他的剑砍了帖木儿两下,但被帖木儿坚固的头盔挡住,未受伤。最后,曼苏尔被杀。据说,帖木儿年仅十七岁的儿子沙哈鲁砍下了他的头,把它扔到这位胜利者的脚下(1393年5月)。
帖木儿胜利进入泄刺只。他下令把这座古代名城的所有财宝都交给他,还要赔偿战争所耗的大批费用。《武功记》得意地记道,“在节日的欢庆中,他在该城度过了一个月。管风琴和竖琴不停地演奏,该城的美女们呈上斟满泄刺只红葡萄酒的金杯。”幸存下来的穆札法尔朝统治者:起儿漫王沙·阿合木,耶斯特王沙·牙黑牙都谦卑地赶来朝见,但是,其后不久,帖木儿把穆札法尔家族的几乎所有成员都处死了,把他们的封地分给自己的部下。从法尔斯来的工匠和文人们被送往撒麻耳干,帖木儿想使撒麻耳干成为亚洲之都。
帖木儿于1393年6月离开泄刺只,前往伊斯法罕和哈马丹,并在那里举行了觐见礼,接着开始了从苏丹阿合木·札刺儿手中夺取报达和伊刺克阿拉比的战争,苏丹阿合木·札刺儿是札刺儿蒙古王朝的最后一位代表。帖木儿于10月初兵临报达城下,在他逼近时,阿合木·札刺儿已向西逃走。在卡尔巴拉附近,他几乎被帖木儿派来追他的米兰沙抓住,但是,他巧妙地逃脱,到了埃及,埃及的马木路克苏丹贝尔孤格收留了他。帖木儿未经战斗便进入了报达。《武功记》歌颂道:“鞑靼军队如蚂蚁和蝗虫一般地扑向伊刺克,他们在农村漫延,并迅速地向四面八方扩展,大肆掠夺,任意破坏”。帖木儿在报达轻松地度过了三个月,“在底格里斯河畔的舒适的宫中享受一切"。
此后,帖木儿返回北方。途中,他攻陷提克里特要塞,继续去征服库尔德斯坦和迪牙巴克尔两省内的堡垒。在这次战役中,他失去了他的次子乌马儿·沙黑,他是在库尔底希堡前被箭射死的(1394年
2月)。经过艰苦的围攻,帖木儿占领马尔丁(1394年
3月)和阿米德(即迪牙巴克尔),然后,向北又进入大亚美尼亚,他把黑羊部首领、土库曼人哈拉·玉素甫从穆什赶走。接着,他沿凡湖之道前往谷儿只进行战争(1394年底)。
1395年,当帖木儿经高加索进军,与南俄罗斯的钦察汗交战时,谷儿只人打败了他的第三个儿子米兰沙,当时米兰沙在攻打纳希切万附近的阿林加克。当帖木儿于1399年返回高加索时,他蹂躏了谷儿只东部的卡希什地区,为米兰沙报仇。1400年春,他进行了更残酷的报复,当他进军梯弗里斯时,在该城驻扎守军,彻底洗劫该地,而其王乔治六世逃入山中。1401年,他以纳贡获得宽恕。然而,帖木儿于1403年又返回来洗劫了这一地区,毁掉了大约700个大村庄和小城镇,屠杀居民,拆毁了梯弗里斯的所有基督教教堂。上面已经提到,13世纪的成吉思汗的蒙古入侵也没有这样残酷,因为蒙古人只是未开化的人,他们杀人只是因为在数世纪中杀人已经成为游牧民对待定居民的无知行为。残忍的帖木儿对此又增添了宗教屠杀的色彩。他杀人是由于虔诚。他代表了蒙古野蛮性和穆斯林狂热的综合体,这在历史上可能是空前的,他代表了由于抽象观念,同样也是由于一种责任和一种神圣使命的缘故而进行的屠杀,一种原始屠杀的高级形式。
前苏丹阿合木·札刺儿和土库曼首领、黑羊部异密哈拉·玉素甫对帖木儿在伊朗的统治作了最后的抵抗。1393年12月到1394年1月间,阿合木·札刺儿被帖木儿驱出报达后,如上已述,他就逃到埃及,在马木路克苏丹贝尔孤格处避难。帖木儿军撤走后,他在贝尔孤格的援助下,于同年(1394年)在报达复位。由于帖木儿忙于别处的战争,部分地也是由于黑羊部异密哈拉·玉素甫的支持,他得以留在报达,直到1401年夏天。当帖木儿于是年返回伊刺克阿拉比时,阿合木·札刺儿又逃到马木路克人中,但是,他的大臣们自愿留下来保卫报达。帖木儿于1401年7月10日攻陷报达。守军们背水一战,帖木儿进行了残酷的报复。有鉴于7年前他已稍微温和地对待过报达,现在,他下令大屠杀。歇里甫丁说,每个士兵都得提着一个人头来,伊本·阿拉不沙说是两颗人头。在大屠杀中,具有文学修养的帖木儿赦免了一些文人,甚至给他们荣誉之袍。除了他们外,全城居民被杀,除清真寺外,所有建筑物都被拆毁。伊本·阿拉不沙估计死者达9万人。7月的伊刺克非常酷热,在烈日之下,堆积起来的尸体很快引起了流行病,这位胜利者被迫撤走。
在帖木儿和奥斯曼苏丹巴耶塞特交战(将在下文讨论)期间,顽固的阿合木·札刺儿又趁机返回报达,但是,很快被他以前的盟友、黑羊部首领哈拉·玉素甫打败并驱逐出报达。接着帖木儿之孙阿布·巴克尔率领帖木儿军发起新的攻击,把哈拉·玉素甫赶走(1403年)。阿合木·木刺儿和哈拉·玉素甫两人都逃到埃及,直到帖木儿去世后才返回。
帖木儿走之后,穆札法尔朝的一位王公沙·曼苏尔(他比其他人都更有精力)罢免了他的对手们,重新统一了祖传的领地,以反对帖木儿。他弄瞎了他的堂兄赞·阿比丁的眼睛,迫使他的兄弟牙黑牙从泄刺只退到耶斯特,后来,他夺取连同伊斯法罕在内的泄刺只,并以泄刺只为他的都城。曼苏尔像他家族成员一样地不可靠,但是他积极、精力充沛和勇气过人,他甚至敢对抗帖木儿。1393年4月,帖木儿在舒什塔尔集合了他的军队,然后便向泄刺只进军。5月初,他在途中攻占了喀拉伊舍弗德堡,该堡直到当时一直被认为是牢不可破的。曼苏尔出城迎战帖木儿,与他在城郊进行了一场殊死的战斗。这位穆札法尔朝王子全凭勇气打破了河中人组成的卫队行列。接着他直奔向帖木儿,用他的剑砍了帖木儿两下,但被帖木儿坚固的头盔挡住,未受伤。最后,曼苏尔被杀。据说,帖木儿年仅十七岁的儿子沙哈鲁砍下了他的头,把它扔到这位胜利者的脚下(1393年5月)。
帖木儿胜利进入泄刺只。他下令把这座古代名城的所有财宝都交给他,还要赔偿战争所耗的大批费用。《武功记》得意地记道,“在节日的欢庆中,他在该城度过了一个月。管风琴和竖琴不停地演奏,该城的美女们呈上斟满泄刺只红葡萄酒的金杯。”幸存下来的穆札法尔朝统治者:起儿漫王沙·阿合木,耶斯特王沙·牙黑牙都谦卑地赶来朝见,但是,其后不久,帖木儿把穆札法尔家族的几乎所有成员都处死了,把他们的封地分给自己的部下。从法尔斯来的工匠和文人们被送往撒麻耳干,帖木儿想使撒麻耳干成为亚洲之都。
帖木儿于1393年6月离开泄刺只,前往伊斯法罕和哈马丹,并在那里举行了觐见礼,接着开始了从苏丹阿合木·札刺儿手中夺取报达和伊刺克阿拉比的战争,苏丹阿合木·札刺儿是札刺儿蒙古王朝的最后一位代表。帖木儿于10月初兵临报达城下,在他逼近时,阿合木·札刺儿已向西逃走。在卡尔巴拉附近,他几乎被帖木儿派来追他的米兰沙抓住,但是,他巧妙地逃脱,到了埃及,埃及的马木路克苏丹贝尔孤格收留了他。帖木儿未经战斗便进入了报达。《武功记》歌颂道:“鞑靼军队如蚂蚁和蝗虫一般地扑向伊刺克,他们在农村漫延,并迅速地向四面八方扩展,大肆掠夺,任意破坏”。帖木儿在报达轻松地度过了三个月,“在底格里斯河畔的舒适的宫中享受一切"。
此后,帖木儿返回北方。途中,他攻陷提克里特要塞,继续去征服库尔德斯坦和迪牙巴克尔两省内的堡垒。在这次战役中,他失去了他的次子乌马儿·沙黑,他是在库尔底希堡前被箭射死的(1394年
2月)。经过艰苦的围攻,帖木儿占领马尔丁(1394年
3月)和阿米德(即迪牙巴克尔),然后,向北又进入大亚美尼亚,他把黑羊部首领、土库曼人哈拉·玉素甫从穆什赶走。接着,他沿凡湖之道前往谷儿只进行战争(1394年底)。
1395年,当帖木儿经高加索进军,与南俄罗斯的钦察汗交战时,谷儿只人打败了他的第三个儿子米兰沙,当时米兰沙在攻打纳希切万附近的阿林加克。当帖木儿于1399年返回高加索时,他蹂躏了谷儿只东部的卡希什地区,为米兰沙报仇。1400年春,他进行了更残酷的报复,当他进军梯弗里斯时,在该城驻扎守军,彻底洗劫该地,而其王乔治六世逃入山中。1401年,他以纳贡获得宽恕。然而,帖木儿于1403年又返回来洗劫了这一地区,毁掉了大约700个大村庄和小城镇,屠杀居民,拆毁了梯弗里斯的所有基督教教堂。上面已经提到,13世纪的成吉思汗的蒙古入侵也没有这样残酷,因为蒙古人只是未开化的人,他们杀人只是因为在数世纪中杀人已经成为游牧民对待定居民的无知行为。残忍的帖木儿对此又增添了宗教屠杀的色彩。他杀人是由于虔诚。他代表了蒙古野蛮性和穆斯林狂热的综合体,这在历史上可能是空前的,他代表了由于抽象观念,同样也是由于一种责任和一种神圣使命的缘故而进行的屠杀,一种原始屠杀的高级形式。
前苏丹阿合木·札刺儿和土库曼首领、黑羊部异密哈拉·玉素甫对帖木儿在伊朗的统治作了最后的抵抗。1393年12月到1394年1月间,阿合木·札刺儿被帖木儿驱出报达后,如上已述,他就逃到埃及,在马木路克苏丹贝尔孤格处避难。帖木儿军撤走后,他在贝尔孤格的援助下,于同年(1394年)在报达复位。由于帖木儿忙于别处的战争,部分地也是由于黑羊部异密哈拉·玉素甫的支持,他得以留在报达,直到1401年夏天。当帖木儿于是年返回伊刺克阿拉比时,阿合木·札刺儿又逃到马木路克人中,但是,他的大臣们自愿留下来保卫报达。帖木儿于1401年7月10日攻陷报达。守军们背水一战,帖木儿进行了残酷的报复。有鉴于7年前他已稍微温和地对待过报达,现在,他下令大屠杀。歇里甫丁说,每个士兵都得提着一个人头来,伊本·阿拉不沙说是两颗人头。在大屠杀中,具有文学修养的帖木儿赦免了一些文人,甚至给他们荣誉之袍。除了他们外,全城居民被杀,除清真寺外,所有建筑物都被拆毁。伊本·阿拉不沙估计死者达9万人。7月的伊刺克非常酷热,在烈日之下,堆积起来的尸体很快引起了流行病,这位胜利者被迫撤走。
在帖木儿和奥斯曼苏丹巴耶塞特交战(将在下文讨论)期间,顽固的阿合木·札刺儿又趁机返回报达,但是,很快被他以前的盟友、黑羊部首领哈拉·玉素甫打败并驱逐出报达。接着帖木儿之孙阿布·巴克尔率领帖木儿军发起新的攻击,把哈拉·玉素甫赶走(1403年)。阿合木·木刺儿和哈拉·玉素甫两人都逃到埃及,直到帖木儿去世后才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