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远征蒙兀儿斯坦和回鹘地区
《草原帝国-法-勒内·格鲁塞》作者:草原帝国-法-勒内·格鲁塞 2017-04-13 13:33
帖木儿一旦确保他在河中的王位,又被激发去进行对原东察合台汗国(伊犁和裕勒都斯地区)的战争。
该地区新近爆发了革命。我们已经看到了蒙古杜格拉特家族在那里所取得的统治地位,该家族几乎完全控制了喀什噶尔,以阿克苏为中心,除此而外,该家族在伊犁河流域的察合台特别地带内还有大庄园,伊犁河流域是察合台诸汗的司令部。在经历了几年的混乱之后,杜格拉特部的异密播鲁只还于1347年主动把察合台汗秃忽鲁帖木儿重新扶上伊犁的王位。播鲁只死于秃忽鲁帖木儿统治期间(1347-1363年),他死后兀鲁思别吉一职(相当于宫廷侍长)给了他年幼的儿子忽歹达。播鲁只的弟弟、异密哈马儿丁垂涎这一职位,徒劳地向秃忽鲁帖木儿提出过抗议,在秃忽鲁帖木儿死后,他杀死已故可汗的儿子也里牙思火者,为自己报了仇。也里牙思火者是被胜利的帖木儿驱赶(约1365-1366年),才从河中返回伊犁的。哈马儿丁推翻了察合台王朝,自僭汗号,从1366年到1392年间统治着蒙兀儿斯坦(即统治着怛逻斯河流域、伊塞克湖、伊犁河、裕勒都斯河和玛纳斯河流域,还有可能统治着阿尔蒂沙尔,或称喀什噶尔的较大部分地区)。也里牙思火者的弟弟黑的儿火者由于忽歹达的帮助,逃脱了哈马儿丁的报复,忽歹达帮助他从喀什逃到帕米尔,这位年轻人躲在帕米尔,直到出头之日。
帖木儿发动的一系列远征就是对付哈马儿丁的,这些远征远不如对波斯、德里和安卡拉的远征著名,但是,也许更加值得关注,因为它们是发生在更加艰难的地区,对付的是难以捉摸的敌人。这些远征是防御性的,是打算保护河中免受游牧民的周期性入侵。帖木儿的军官们前往伊塞克湖北的阿拉木图(后来名为韦尔内)方向进行侦察,他们与敌人签订了和约(或者说协定)之后返回,帖木儿拒绝接受和约。他离开塔什干,从赛拉木(塔什干以北)向《拉失德史》中称为坦基河的地方进军,埃尼亚斯和丹尼森·罗斯认为是养吉城,即恒逻斯,又名奥李-阿塔。他在此赶走了游牧民,获得大量战利品。
1375年,帖木儿进行了第三次战争。他离开赛拉木,穿过在楚河河源边的怛逻斯和托克玛克地区。哈马儿丁使用游牧民的惯伎,在他来到之前就撤退到根据《武功记》名叫比耳哈·古里安或阿沙尔·阿塔的地方,埃尼亚斯和丹尼森·罗斯认为是伊犁河上游附近、阿拉套北部一个山嘴边的奥塔尔。无论如何,该地址似乎应在伊塞克湖西北山脉中去寻找。帖木儿的长子只罕杰儿在此对敌人发起突然袭击,敌人朝伊犁河方向溃逃。帖木儿蹂躏了构成原东察合台腹地的伊犁河流域的部分地区,后来,他似乎继续进入纳伦河上游河谷,在此,《武功记》描述了他在喀什西北的阿尔帕和雅吉河畔的活动。他俘获哈马儿丁之女迪勒沙·阿哈公主,并纳为妾。他取道费尔干纳的乌兹根[讹迹邗]和忽毡回到撒麻耳干。
然而,哈马儿丁并没有被打败。帖木儿军返回河中时,他进攻属于帖木儿的费尔干纳省,洗劫了安集延城。帖木儿被激怒,匆忙赶到费尔干纳,把他赶出讹迹邗和亚色山区,一直追赶到纳伦河上游的南部支流阿特巴希河河谷地。
帕木儿在进入天山的这一地区时,落入了埋伏,哈马儿丁正在此等侯。只是由于他的勇气,以及“他的长矛、战棍、剑和套索”,他才得以逃脱,后来又返回来再次把他的敌人赶跑。以后他又回到撒麻耳干,其子只罕杰儿刚在此城去世(1375年或1376年)。
在此后的两年中(1376-1377年),帕木儿领导了反哈马儿丁的第五次远征。他在伊塞克湖以西的峡谷中与哈马儿丁交战,追击他到伊塞克湖西的科奇卡里。《武功记》甚至提到了1383年帖木儿派往伊塞克湖反哈马儿丁的第六次远征军,但是,哈马儿丁仍然没有被捉住。
1389-1390年,帖木儿作出了决定性的努力,要摆脱蒙兀儿斯坦的游牧民。1389年他的军队在巴尔喀什湖《武功记》是Atrek-Kul)以南和以东的伊犁河和叶密立河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该地区新近爆发了革命。我们已经看到了蒙古杜格拉特家族在那里所取得的统治地位,该家族几乎完全控制了喀什噶尔,以阿克苏为中心,除此而外,该家族在伊犁河流域的察合台特别地带内还有大庄园,伊犁河流域是察合台诸汗的司令部。在经历了几年的混乱之后,杜格拉特部的异密播鲁只还于1347年主动把察合台汗秃忽鲁帖木儿重新扶上伊犁的王位。播鲁只死于秃忽鲁帖木儿统治期间(1347-1363年),他死后兀鲁思别吉一职(相当于宫廷侍长)给了他年幼的儿子忽歹达。播鲁只的弟弟、异密哈马儿丁垂涎这一职位,徒劳地向秃忽鲁帖木儿提出过抗议,在秃忽鲁帖木儿死后,他杀死已故可汗的儿子也里牙思火者,为自己报了仇。也里牙思火者是被胜利的帖木儿驱赶(约1365-1366年),才从河中返回伊犁的。哈马儿丁推翻了察合台王朝,自僭汗号,从1366年到1392年间统治着蒙兀儿斯坦(即统治着怛逻斯河流域、伊塞克湖、伊犁河、裕勒都斯河和玛纳斯河流域,还有可能统治着阿尔蒂沙尔,或称喀什噶尔的较大部分地区)。也里牙思火者的弟弟黑的儿火者由于忽歹达的帮助,逃脱了哈马儿丁的报复,忽歹达帮助他从喀什逃到帕米尔,这位年轻人躲在帕米尔,直到出头之日。
帖木儿发动的一系列远征就是对付哈马儿丁的,这些远征远不如对波斯、德里和安卡拉的远征著名,但是,也许更加值得关注,因为它们是发生在更加艰难的地区,对付的是难以捉摸的敌人。这些远征是防御性的,是打算保护河中免受游牧民的周期性入侵。帖木儿的军官们前往伊塞克湖北的阿拉木图(后来名为韦尔内)方向进行侦察,他们与敌人签订了和约(或者说协定)之后返回,帖木儿拒绝接受和约。他离开塔什干,从赛拉木(塔什干以北)向《拉失德史》中称为坦基河的地方进军,埃尼亚斯和丹尼森·罗斯认为是养吉城,即恒逻斯,又名奥李-阿塔。他在此赶走了游牧民,获得大量战利品。
1375年,帖木儿进行了第三次战争。他离开赛拉木,穿过在楚河河源边的怛逻斯和托克玛克地区。哈马儿丁使用游牧民的惯伎,在他来到之前就撤退到根据《武功记》名叫比耳哈·古里安或阿沙尔·阿塔的地方,埃尼亚斯和丹尼森·罗斯认为是伊犁河上游附近、阿拉套北部一个山嘴边的奥塔尔。无论如何,该地址似乎应在伊塞克湖西北山脉中去寻找。帖木儿的长子只罕杰儿在此对敌人发起突然袭击,敌人朝伊犁河方向溃逃。帖木儿蹂躏了构成原东察合台腹地的伊犁河流域的部分地区,后来,他似乎继续进入纳伦河上游河谷,在此,《武功记》描述了他在喀什西北的阿尔帕和雅吉河畔的活动。他俘获哈马儿丁之女迪勒沙·阿哈公主,并纳为妾。他取道费尔干纳的乌兹根[讹迹邗]和忽毡回到撒麻耳干。
然而,哈马儿丁并没有被打败。帖木儿军返回河中时,他进攻属于帖木儿的费尔干纳省,洗劫了安集延城。帖木儿被激怒,匆忙赶到费尔干纳,把他赶出讹迹邗和亚色山区,一直追赶到纳伦河上游的南部支流阿特巴希河河谷地。
帕木儿在进入天山的这一地区时,落入了埋伏,哈马儿丁正在此等侯。只是由于他的勇气,以及“他的长矛、战棍、剑和套索”,他才得以逃脱,后来又返回来再次把他的敌人赶跑。以后他又回到撒麻耳干,其子只罕杰儿刚在此城去世(1375年或1376年)。
在此后的两年中(1376-1377年),帕木儿领导了反哈马儿丁的第五次远征。他在伊塞克湖以西的峡谷中与哈马儿丁交战,追击他到伊塞克湖西的科奇卡里。《武功记》甚至提到了1383年帖木儿派往伊塞克湖反哈马儿丁的第六次远征军,但是,哈马儿丁仍然没有被捉住。
1389-1390年,帖木儿作出了决定性的努力,要摆脱蒙兀儿斯坦的游牧民。1389年他的军队在巴尔喀什湖《武功记》是Atrek-Kul)以南和以东的伊犁河和叶密立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