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阿八哈的统治
《草原帝国-法-勒内·格鲁塞》作者:草原帝国-法-勒内·格鲁塞 2017-04-13 13:33
旭烈兀于1265年2月8日死于蔑刺合附近,其后不久,他的皇后脱古思可敦也相继去世。他们的去世使东方基督教各派都感到有所损失。他们用巴赫布拉攸斯以叙利亚雅各派教会的名义和刚加的基拉罗斯以亚美尼亚教会的名义写下的深情的话语来悼念他们:“基督教的两颗巨星”,“又一位君士坦丁,又一位海伦。”
旭烈兀长子阿八哈继位(1265-1282年在位)。新汗继续住在阿哲儿拜占;不同的是,旭烈兀以蔑刺合为都,而阿八哈选中桃里寺城,该城后来继续作为都城,直到蒙古的波斯王朝结束,其间只有完者都统治时期(1304-1316年)除外,此时都城迁往苏丹尼耶。像旭烈兀一样,阿八哈也把自己看成仅仅是忽必烈大汗的副手,在他的请求下,忽必烈发给他一文授职书(札儿里黑)。
阿八哈像其父亲一样,很可能是一位佛教徒,然而,在国内,他对基督教会:亚美尼亚派、聂思托里安派、或者是雅各派也表示善意,在国外,他赞成与基督教世界联合反对埃及和叙利亚的马木路克。他即位之年与拜占庭皇帝迈克尔·佩利奥洛格斯的女儿马丽公主结婚。在叙利亚方面,阿八哈是聂思托里安教大主教马·德赫的保护者。后来他与主教之子、著名的马·雅巴拉哈三世成了朋友。
在前文(第303页)中我们曾谈到列班·扫马和麻古思两位聂思托里安教徒的朝圣,他们分别来自北京和山西北部的托格托地区,目的是朝觐耶路撒冷。我们已经知道,他们于1275年和1276年间过喀什噶尔后如何到达波斯的情况。用叙利亚文写成的他们的传记表明,在蒙古人的统治下,波斯的聂思托里安教占有着重要地位。在他们到达呼罗珊时,他们访问了图斯附近的聂思托里安教修道院,即马塞坊修道院,在阿哲儿拜占的蔑刺合附近,他们见到了大主教马·德赫,如上所述,马·德赫受到蒙古统治者们的尊重。他们从蔑刺合南下到报达,那儿有聂思托里安教主教区,主教区仍像古代一样被称为塞硫西亚,后来他们到了亚述,该地有著名的教堂和埃尔比勒、伯斯卡迈、尼西比斯修道院。当列班·扫马和麻古思已经回到尼西比斯附近塔雷勒的圣米切勒修道院时,马·德赫主教召他们作为使者出使阿八哈汗。阿八哈汗不仅亲切会见了他们,而区还给他们提供有利于他们去耶路撒冷朝圣的专利证。然而,由于以波斯汗国为一方和以钦察汗国和马木路克为另一方的战争状况,他们未能继续旅行。
于是,马·德赫主教任命麻古思为汪古部和契丹地区(即中国北部)的大主教,以列班·扫马为他的副主教。但是,在他们出发前往他们的新教区之前,马·德赫去世(1281年2月24日),麻古思在报达附近召开的一次聂思托里安教宗教会议上被选为最高主教,称号是马·雅巴拉哈三世。显然,这次选举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策略上的考虑。尽管这位新主教对宗教非常虔诚,但他只是略通叙利亚语,并且完全不懂阿拉伯语。但是,他是“蒙古人”,无论如何是属于突厥-汪古部人,该部的许多王子与成吉思汗家族联姻。聂思托里安教长老们认为,他们可能再也找不到一个比他更能令波斯汗接受的主教了。确实,当马·雅巴拉哈三世去接受阿八哈授职时,这位蒙古统治者把他作为朋友般的欢迎。“他把外衣坡在他的肩上,让他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它是一小型御座。还赐给他一把荣誉的伞和刻有王室印徽和主教大印的金匾”。1281年11月2日,这位来自北京的教士在塞硫西亚附近的马科卡大教堂内举行聂思托里安教大主教的就职典礼,出席者有耶路撒冷大主教马·亚伯拉罕,撒麻耳干大主教马·詹姆斯和唐兀惕(即中国甘肃)的大主教马·耶酥沙布兰。
在国外,阿八哈结束了由他父亲发动的、反钦察汗别儿哥的战争。1266年春,别儿哥的侄子那海又恢复攻势,穿过打耳班关隘和库拉河,但是在阿克苏河畔被阿八哈的副手们打败,退回失儿湾。后来别儿哥亲自率领大军过打耳班;为得到渡口。他向库拉河上游进军,在这时候他去世了(1266年),他死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旭烈兀长子阿八哈继位(1265-1282年在位)。新汗继续住在阿哲儿拜占;不同的是,旭烈兀以蔑刺合为都,而阿八哈选中桃里寺城,该城后来继续作为都城,直到蒙古的波斯王朝结束,其间只有完者都统治时期(1304-1316年)除外,此时都城迁往苏丹尼耶。像旭烈兀一样,阿八哈也把自己看成仅仅是忽必烈大汗的副手,在他的请求下,忽必烈发给他一文授职书(札儿里黑)。
阿八哈像其父亲一样,很可能是一位佛教徒,然而,在国内,他对基督教会:亚美尼亚派、聂思托里安派、或者是雅各派也表示善意,在国外,他赞成与基督教世界联合反对埃及和叙利亚的马木路克。他即位之年与拜占庭皇帝迈克尔·佩利奥洛格斯的女儿马丽公主结婚。在叙利亚方面,阿八哈是聂思托里安教大主教马·德赫的保护者。后来他与主教之子、著名的马·雅巴拉哈三世成了朋友。
在前文(第303页)中我们曾谈到列班·扫马和麻古思两位聂思托里安教徒的朝圣,他们分别来自北京和山西北部的托格托地区,目的是朝觐耶路撒冷。我们已经知道,他们于1275年和1276年间过喀什噶尔后如何到达波斯的情况。用叙利亚文写成的他们的传记表明,在蒙古人的统治下,波斯的聂思托里安教占有着重要地位。在他们到达呼罗珊时,他们访问了图斯附近的聂思托里安教修道院,即马塞坊修道院,在阿哲儿拜占的蔑刺合附近,他们见到了大主教马·德赫,如上所述,马·德赫受到蒙古统治者们的尊重。他们从蔑刺合南下到报达,那儿有聂思托里安教主教区,主教区仍像古代一样被称为塞硫西亚,后来他们到了亚述,该地有著名的教堂和埃尔比勒、伯斯卡迈、尼西比斯修道院。当列班·扫马和麻古思已经回到尼西比斯附近塔雷勒的圣米切勒修道院时,马·德赫主教召他们作为使者出使阿八哈汗。阿八哈汗不仅亲切会见了他们,而区还给他们提供有利于他们去耶路撒冷朝圣的专利证。然而,由于以波斯汗国为一方和以钦察汗国和马木路克为另一方的战争状况,他们未能继续旅行。
于是,马·德赫主教任命麻古思为汪古部和契丹地区(即中国北部)的大主教,以列班·扫马为他的副主教。但是,在他们出发前往他们的新教区之前,马·德赫去世(1281年2月24日),麻古思在报达附近召开的一次聂思托里安教宗教会议上被选为最高主教,称号是马·雅巴拉哈三世。显然,这次选举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策略上的考虑。尽管这位新主教对宗教非常虔诚,但他只是略通叙利亚语,并且完全不懂阿拉伯语。但是,他是“蒙古人”,无论如何是属于突厥-汪古部人,该部的许多王子与成吉思汗家族联姻。聂思托里安教长老们认为,他们可能再也找不到一个比他更能令波斯汗接受的主教了。确实,当马·雅巴拉哈三世去接受阿八哈授职时,这位蒙古统治者把他作为朋友般的欢迎。“他把外衣坡在他的肩上,让他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它是一小型御座。还赐给他一把荣誉的伞和刻有王室印徽和主教大印的金匾”。1281年11月2日,这位来自北京的教士在塞硫西亚附近的马科卡大教堂内举行聂思托里安教大主教的就职典礼,出席者有耶路撒冷大主教马·亚伯拉罕,撒麻耳干大主教马·詹姆斯和唐兀惕(即中国甘肃)的大主教马·耶酥沙布兰。
在国外,阿八哈结束了由他父亲发动的、反钦察汗别儿哥的战争。1266年春,别儿哥的侄子那海又恢复攻势,穿过打耳班关隘和库拉河,但是在阿克苏河畔被阿八哈的副手们打败,退回失儿湾。后来别儿哥亲自率领大军过打耳班;为得到渡口。他向库拉河上游进军,在这时候他去世了(1266年),他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