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古代小女子的平淡生活章节目录 > 古代小女子的平淡生活_分节阅读_2

古代小女子的平淡生活_分节阅读_2

古代小女子的平淡生活作者:大雨倾盆 2017-04-13 12:27
    热热的粥熏得绣儿脸蛋红红的,明亮的杏眼微微弯着分外惹人疼。王可海想到绣儿的亲事,突然间有种酸酸涩涩的感觉,小时候还需要抱着的孩子竟然到了出嫁的年纪,王可海在心里叹了口气,这就是吾家有女初长成啊。

    忘记说了,王可海其实识字,小时候在私塾里念过几年的书。王可海虽然脑子灵活,但是读书就是不行,他爹娘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劝也劝了就是不管用。

    要说家里谁最疼绣儿,以前绣儿的爹和绣儿的姑父那是不分伯仲的,现在绣儿的爹没了,绣儿的姑父在家里那是最疼绣儿的。

    从绣儿的姑姑把还在襁褓中的绣儿抱到王家村,喂奶喂饭洗尿布王可海都做过。王可海就觉得绣儿那么小小软软的一个娃,睡醒了一个人躺在炕上睁着大大的眼睛不哭不闹,哪里有点声就费力的往哪里瞅,特别惹人稀罕,比自己家里的三个皮小子强多了。

    到了绣儿七八岁的时候,别人家的女孩子家里的话基本上都能干,能照顾家里的弟弟妹妹了,可是王可海看王伯东的时候还领着绣尔玩儿甚至教育三四岁的王伯东要让着姑姑。幸亏张王氏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个事,说不能这么宠孩子,不然绣儿什么活不会做不说,那性子肯定就是刁钻蛮横的,这才开始把绣儿拘在家里学做活,但是地里的活却没学。

    这就造成绣儿家里的是一把好手,织布纺线,裁衣做鞋,做饭做菜甚至是收拾家里的菜园子也比一般人强多了,但大地里的活还是半点都不会。

    张王氏和王可海愿意让绣儿嫁给王木匠,也是因为王木匠有手艺,虽然王木匠现在家里穷没有地,但每个月总能得二三两的银子,绣儿不必下地干活,小两口也能攒下银子:以后攒点银子买了地可以把地佃出去或雇短工,绣儿把家顾好就行,要是绣儿与个没手艺的人成亲,以后肯定会下地,就像张王氏家里条件好可三个儿媳妇在农忙时也要下地抢收,绣儿的姑姑和姑父王可海舍不得绣儿这样累。

    所以觉得王木匠真真是个好人选。

    绣儿第一次烙饼,饼都糊了,就这样王可海还向绣儿的爹炫耀绣儿给烙的饼可好了。王可海看着绣儿就觉得自己再有个和绣儿年纪差不多大的儿子就好,那样绣儿就变成自己的儿媳妇了,永远不会离开这个家,可是王可海的三个儿子的孩子都不小了。

    王可海也知道这样想是没用的。但任是谁,自己照顾大的孩子就要去别人家了,也是舍不得的。在王可海心中绣儿就是自己的亲闺女。

    吃完饭绣儿回到自己的房间做衣服还有一些其他成亲用的东西,因为王张氏在吃饭的时候说了,绣儿也老大不小了要快点定亲,在开春时嫁出去,时间有些紧,让绣儿赶赶时间。

    绣儿拿了一块花布打算做件新衣服,毕竟出了孝以后,就不用再穿素净甚至布料颜色发暗的衣服了。绣儿麻利的将布料裁好,仔细的开始一针一线的缝。不知不觉间两个时辰过去了,衣服差不多做好了,针脚又密又平又细绣儿趁屋里没有人偷偷抻抻脖子,透过糊着窗纸的窗子看见有人进了大门,又听见“王家嫂子,在吗?”绣儿刚想出屋,见姑姑已经把人迎了进来。

    绣儿一看来人是上河村的李媒婆,因为李媒婆常年给人说媒,附近村里的人都认识她,秀儿叫了声“婶子”,就回了自己屋里。

    绣儿觉得虽然姑姑说要快点可这也太快了,昨天晚上姑姑刚刚透露给自己话,今天就用媒婆上门,就像做梦似的。姑父领着自己玩,姑姑给自己扎头发的事就像发生在昨天。

    虽然从姑姑那里听说自己要定亲成亲,但远没有像见到的李媒婆的那一瞬间一样,真切的感觉到自己长大了,都已经和姑姑差不多高,不久的以后自己就要和一个只见过几次面的人生活在一起。绣儿对和王成在一起的生活有些迷茫,她不知道王成具体的人怎么样,更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管好一个家。

    绣儿坐在炕沿上,她不知道自己现在该干些什么,她想偷偷的听李媒婆和姑姑是怎样讲的,又想李媒婆肯会讲一些好话,但谁又知道李媒婆讲的是不是真的;表哥们和王成在一个村既然姑姑有意要让自己      嫁给王成,王成肯定不会太差。

    但绣儿想到春柳嫁人前,她婆家的人在村里的名声也是不错的,但她婆家的人对春柳不好;又觉反正嫁谁给自己都做不了主,就算自己能做主自己也不知道嫁给谁呀,绣儿就这样坐在炕沿上瞅着地面乱想,直到模模糊糊听见李媒婆说要回家的声音。

    李媒婆这样早的来王可海家是因为王成给的谢媒钱挺高的,足足一百五十文,现在的白面四文一斤,猪肉才十几文一斤。李媒婆对谢媒钱很满意,只有王成和绣儿定亲,口袋里的一百五十文钱才真正算自己的,李媒婆等王河的娘离开后就赶紧来到了王可海家。

    其实原按王成自己的想法谢媒钱要给三百文的,但王河的娘王大娘说太多了,只给一半就行,王成才给了一百五十文。今天早上王成吃完饭后,时间还早,就在自己的四间泥坯屋里看看自己成亲少什么东西,结果发现自己应该看屋里有什么东西。

    王成一个人白天经常不在家,因此家里过日子用的东西基本上没有,毕竟不能要求自己一个光棍把家里的东西就添置全了。王成随后又收拾了院子,直到觉得时间不早了,应该去王河家里了。

    王成就拿了三百文钱去了王河家,当时王大叔正在太阳底下边筐,王成叫了声“叔”,老汉抬起头:“哎,成子啊,大河他去了下河村,下河村有人捎信来说草儿(王河的女儿)姥姥(外婆)家有人病了。”

    王成也蹲下,帮着顺了顺竹条说:“大河是应该去一趟,婶子在吗?我想找婶子帮帮忙。”王大叔说:“在屋里呢。你进屋去吧。”接着喊“他娘,成子来了。”

    王大娘从屋里出来说:“进屋来,坐下来说话。”接着进屋倒了碗糖水递给王成。王成说:“婶子,我不喝了,今天来其实是想请您帮帮忙,你能不能去李媒婆那一趟,我想去王可海大伯那里去提亲。”

    王大娘说:“这是好事啊,我这就去一趟上河村。”王成把三百文钱拿了出来,结果王大娘说:“这钱太多了,一半就不少了。”王成告辞后就回了家。

    王成也没想到速度这么快,过了晌,结果王大娘就来说成了,后天送聘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