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12)
《中国历代帝王故事》作者:周天 2017-04-13 12:08
清(12)
(取材自《清史稿·本纪·高宗》)
33.盛张千叟宴
康熙六十一年正月,康熙召八旗文武大臣年龄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六百八十人,包括已经退休的,在乾清宫前赐宴,由皇子和宗室子弟执爵劝酒。三天以后,又宴请六十五岁以上的汉人官员三百四十人,同样由皇子和宗室子弟劝饮。那时正值新春季节,充满欢庆的节日气氛。康熙诗兴大发,当场赋诗一首,庆贺这件盛事。官员们自然也纷纷献上和诗。这些诗后来就题名《千叟宴诗》。这两次盛宴,参加人数达一千零二十人,所以称为千叟宴。
这千叟宴其实可以上溯到康熙五十二年。这一年是康熙的六十大寿。康熙的生日称为万寿节。各地的老人,有的在当地为康熙乞福,路近一些的则涌到京城向康熙祝寿,为此康熙命架搭龙棚收容老人,并亲临龙棚让老人朝觐。万寿节这一天,康熙召直隶省来京的老人,不论是官员还是庶民,年满六十五岁的,在畅春圆赐宴。为了表示养老尊贤的意思,康熙特意叫皇子以及十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宗室子弟都来执爵劝酒,八十岁以上的老人,都被扶至康熙跟前,由康熙亲自劝饮,在宴会上,康熙对老人们说:“古来以养老尊贤为先,使人人知孝知弟,则风俗厚矣。希望你们把这个意思告诉乡里。”又说:“昨日大雨,田野沾足,你们赶快回去,勿误农时。”这一天来参加宴会的,九十岁以上的有三十三人,八十岁以上的有五百三十八人。康熙对这些老人都赐以百金。
千叟宴虽有敬老之意,却不免有浮夸奢靡之风,这实在也是康熙晚年的一大弊端。由于康熙开创了这一先例,雍正、乾隆都沿袭此举,这就更加奢侈和浪费了。
(取材自《清史稿·本纪·圣祖》)
34.计杀年羹尧之谜
雍正初年,第一个轰动全国的大狱,就是年羹尧之狱。
年羹尧是清初著名将领。康熙时就历任四川巡抚、定西将军和川陕总督。雍正接位后,把抚远大将军允禵召还京师,由年羹尧管理大将军印务。这一年,年羹尧屡次受封:先是授他二等阿达哈哈番世职,给他的父亲年遐龄加尚书衔,接着又加年羹尧太保。不久,又因平定西藏的功劳,封世袭三等公。很快又因讨伐青海叛乱有功,进爵二等公。雍正还下令当时实授的抚远大将军延信及防边理饷诸大臣,四川、陕西、云南的督、抚、提、镇各级官员,在军事上都听命于年羹尧,又改封延信为平逆将军,把他的抚远大将军印授给年羹尧。雍正二年,年羹尧在青海用兵,他的所有建议,雍正无不言听计从。青海的叛乱平定后,雍正论功行赏,年羹尧又进爵一等公,并以同等爵位封给他的父亲,还给他父亲加太傅。这一年的十月,年羹尧入朝面君,雍正又给以隆重的封赏,不但加一等阿思哈尼哈番世职,还赐给他双眼花翎、四团龙补服、黄带、紫辔、金币。享用这些东西,在清代是一种特殊的荣耀。除非有特别大的功劳和很高的爵位、又受到皇帝特别恩宠的人,是不可能享受这类殊荣的。在清朝历史上,有过这种荣耀的人是很少的。
谁知到了雍正三年正月,年羹尧刚刚见过皇帝回到任上,情况就发生突变。先是年羹尧弹劾四川巡抚蔡埏,要求把蔡逮捕法办。蔡珽被捕送到京城治罪,雍正却特意召见了他。蔡埏在雍正面前控告年羹尧贪暴诬陷,被雍正宽免了他的罪。这件事就很不寻常了。到了二月,天空出现“日月合壁,五星联珠”的天象,这被看成是一种天下升平的吉兆。年羹尧上表庆贺,在表中把“朝乾夕惕”误写为“夕惕朝乾”。本来,像年羹尧这样的封疆大吏,出这么一点差错,又是无心之失,是不值一提的。雍正劫抓住这件事大做文章,指责年羹尧有意倒置,说年羹尧是不想以“朝乾夕惕”归之于他,显露出不臣之迹,其乖谬之处,断非无心。年羹尧曾经推荐他的好友和部属、陕西布政使胡期恒,雍正欲擒故纵,先升胡期恒为甘肃巡抚,接着又把他召至京城,接见时却竟以“奏对悖谬”罢了胡的官。其实,胡期恒这个人,史书说他通晓朝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材自《清史稿·本纪·高宗》)
33.盛张千叟宴
康熙六十一年正月,康熙召八旗文武大臣年龄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六百八十人,包括已经退休的,在乾清宫前赐宴,由皇子和宗室子弟执爵劝酒。三天以后,又宴请六十五岁以上的汉人官员三百四十人,同样由皇子和宗室子弟劝饮。那时正值新春季节,充满欢庆的节日气氛。康熙诗兴大发,当场赋诗一首,庆贺这件盛事。官员们自然也纷纷献上和诗。这些诗后来就题名《千叟宴诗》。这两次盛宴,参加人数达一千零二十人,所以称为千叟宴。
这千叟宴其实可以上溯到康熙五十二年。这一年是康熙的六十大寿。康熙的生日称为万寿节。各地的老人,有的在当地为康熙乞福,路近一些的则涌到京城向康熙祝寿,为此康熙命架搭龙棚收容老人,并亲临龙棚让老人朝觐。万寿节这一天,康熙召直隶省来京的老人,不论是官员还是庶民,年满六十五岁的,在畅春圆赐宴。为了表示养老尊贤的意思,康熙特意叫皇子以及十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宗室子弟都来执爵劝酒,八十岁以上的老人,都被扶至康熙跟前,由康熙亲自劝饮,在宴会上,康熙对老人们说:“古来以养老尊贤为先,使人人知孝知弟,则风俗厚矣。希望你们把这个意思告诉乡里。”又说:“昨日大雨,田野沾足,你们赶快回去,勿误农时。”这一天来参加宴会的,九十岁以上的有三十三人,八十岁以上的有五百三十八人。康熙对这些老人都赐以百金。
千叟宴虽有敬老之意,却不免有浮夸奢靡之风,这实在也是康熙晚年的一大弊端。由于康熙开创了这一先例,雍正、乾隆都沿袭此举,这就更加奢侈和浪费了。
(取材自《清史稿·本纪·圣祖》)
34.计杀年羹尧之谜
雍正初年,第一个轰动全国的大狱,就是年羹尧之狱。
年羹尧是清初著名将领。康熙时就历任四川巡抚、定西将军和川陕总督。雍正接位后,把抚远大将军允禵召还京师,由年羹尧管理大将军印务。这一年,年羹尧屡次受封:先是授他二等阿达哈哈番世职,给他的父亲年遐龄加尚书衔,接着又加年羹尧太保。不久,又因平定西藏的功劳,封世袭三等公。很快又因讨伐青海叛乱有功,进爵二等公。雍正还下令当时实授的抚远大将军延信及防边理饷诸大臣,四川、陕西、云南的督、抚、提、镇各级官员,在军事上都听命于年羹尧,又改封延信为平逆将军,把他的抚远大将军印授给年羹尧。雍正二年,年羹尧在青海用兵,他的所有建议,雍正无不言听计从。青海的叛乱平定后,雍正论功行赏,年羹尧又进爵一等公,并以同等爵位封给他的父亲,还给他父亲加太傅。这一年的十月,年羹尧入朝面君,雍正又给以隆重的封赏,不但加一等阿思哈尼哈番世职,还赐给他双眼花翎、四团龙补服、黄带、紫辔、金币。享用这些东西,在清代是一种特殊的荣耀。除非有特别大的功劳和很高的爵位、又受到皇帝特别恩宠的人,是不可能享受这类殊荣的。在清朝历史上,有过这种荣耀的人是很少的。
谁知到了雍正三年正月,年羹尧刚刚见过皇帝回到任上,情况就发生突变。先是年羹尧弹劾四川巡抚蔡埏,要求把蔡逮捕法办。蔡珽被捕送到京城治罪,雍正却特意召见了他。蔡埏在雍正面前控告年羹尧贪暴诬陷,被雍正宽免了他的罪。这件事就很不寻常了。到了二月,天空出现“日月合壁,五星联珠”的天象,这被看成是一种天下升平的吉兆。年羹尧上表庆贺,在表中把“朝乾夕惕”误写为“夕惕朝乾”。本来,像年羹尧这样的封疆大吏,出这么一点差错,又是无心之失,是不值一提的。雍正劫抓住这件事大做文章,指责年羹尧有意倒置,说年羹尧是不想以“朝乾夕惕”归之于他,显露出不臣之迹,其乖谬之处,断非无心。年羹尧曾经推荐他的好友和部属、陕西布政使胡期恒,雍正欲擒故纵,先升胡期恒为甘肃巡抚,接着又把他召至京城,接见时却竟以“奏对悖谬”罢了胡的官。其实,胡期恒这个人,史书说他通晓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