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金(16)(2/2)
《中国历代帝王故事》作者:周天 2017-04-13 12:08
吧!”宋徽宗看后,流泪说:“一一都可施行,朕今日不吝改过。”宇文虚中再拜泣下。宋徽宗也流着眼泪,不再讲话,只说“休、休!”他已暗自下决心禅位皇太子,由皇太子守汴京,自己准备东幸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
给事中吴敏面奏宋徽宗说:“听说陛下要巡幸金陵。以臣计之,如今金兵入寇,京师人情震动。有三类人:出奔的人;守城的人;伺机谋反的人。这三种人共同守城,京城肯定守不住。必破无疑。”宋徽宗说:“说得对,那怎么办呢?”吴敏说:“陛下定策南巡,如果京城守不住,金兵继续南进,陛下就到不了金陵。”宋徽宗说:“对,朕正是为此事担忧。”吴敏说:“陛下只有起用威福足以压得住阵势的人镇守京城。京城能固守,陛下南巡金陵也就可以安全到达。”宋徽宗觉得吴敏的话有道理。吴敏于是说:“希望陛下能在三日里决策,过了三日,京城人一心更乱,金兵也快到了,就难以挽回局面了。”吴敏又提出传皇位于太子,由太子坚守汴京的建议,并且向宋徽宗推荐太常少卿李纲说:“李纲与臣的意见相同,陛下可以召见李纲,听听他的意见。”原来,李纲和吴敏私交甚好,李纲认为,唐明皇(唐玄宗)在安禄山之乱中,巡幸蜀地,其子唐肃宗即位灵武,号令天下,终于扭转局面,皇上也痘参考这段历史,早点传位太子。吴敏很赞成这个意见。于是宋徽宗召李纲入议。
李纲闻召后,刺臂血写奏书,坚决主张宋徽宗传位太子。同时面见宋徽宗,详述自己的看法。宋徽宗这才下定禅位的决心。
宋徽宗坐在床上,找来宰相李邦彦,亲书“传位东宫”字样给他。李邦彦不敢接,找来太保蔡攸。宋徽宗对蔡攸说:“我平日脾气刚强,想不到金人竟敢如此。”说到这里,宋徽宗握住蔡攸的手,突然昏过去,跌到床下。李邦彦等人立刻要左右扶起宋徽宗,勉强扶到宣和殿东阁,灌了汤药后,宋徽宗才醒过来,索来纸笔,写下:“皇太子可即皇帝位,我以教主道君的身份退居龙德宫。可呼吴敏来起草诏书。”吴敏起草了禅位的诏书后,宋徽宗在诏书后批示:“依此办理,甚合朕意。”
第二天,宋徽宗下诏禅位,改称教主道君太上皇帝。皇太子赵恒即皇帝位,是为宋钦宗(1126-1127)。
几天后,道君太上皇帝将出居龙德宫,百官迎送,都痛哭不已,道君太上皇帝也呜咽对群臣说:“内侍都说朕禅位的做法是做错了,可见浮议可畏。”吴敏说:“讲‘错的’是什么人,愿斩一人以戒其余。”道君太上皇帝说:“大家在杂乱中说的,记不清是谁了。”
不久,道君太上皇帝率亲信南幸避敌,留宋钦宋在汴京守城。
(取材自《宋史·本纪。徽宗》、《宋史·本纪·钦宗》、《宋史·吴敏》、《宋史·李纲》、《宋史·宇文虚中》、《宋史·奸臣二》、《续资治通鉴·朱纪九十五·徽宗宣和七年》)
32.战和不定的宋钦宗
宋钦宗登基后,改元靖康。
靖康元年正月,金兵已攻克浚州(今河南省浚县),黄河南北两岸宋兵望风溃散。道君太上皇帝听到浚州已失的消息,仓促南逃。宋钦宗听了宰相白时中等人的话,也准备逃往襄(今湖北省襄阳)、邓(今湖北邓县)。李纲听到消息后,紧急要求见宋钦宗,面谏宋钦宗说;“道君皇帝以宗社之故,传位陛下,陛下怎能舍京城而去?”钦宗不说话,白时中说:“都城怎么守得住?”李纲说:“天下城池,岂有更重于都城的吗?京城是宗庙、社稷、百官、万民所在,丢掉都城,还有何处可去?”这时,宦官陈良弼自内殿出奏说:“京城上的了望台年久失修,城东樊家冈一带,护城河浅狭,决难固守。”宋钦宗对李纲说:“卿可同蔡懋、良弼一起去查看一下。”李纲等察看后,到延和殿奏报宋钦宗说:“城墙坚固且高。了望台确实不完备,但守城不单靠了望台。护城河仅樊家冈一带,因为靠近宫禁,比较浅狭,但可以用精兵强弩固守。”李纲于是主张坚守京城以待各地勤王之师。燕、越二王也主张固守。
给事中吴敏面奏宋徽宗说:“听说陛下要巡幸金陵。以臣计之,如今金兵入寇,京师人情震动。有三类人:出奔的人;守城的人;伺机谋反的人。这三种人共同守城,京城肯定守不住。必破无疑。”宋徽宗说:“说得对,那怎么办呢?”吴敏说:“陛下定策南巡,如果京城守不住,金兵继续南进,陛下就到不了金陵。”宋徽宗说:“对,朕正是为此事担忧。”吴敏说:“陛下只有起用威福足以压得住阵势的人镇守京城。京城能固守,陛下南巡金陵也就可以安全到达。”宋徽宗觉得吴敏的话有道理。吴敏于是说:“希望陛下能在三日里决策,过了三日,京城人一心更乱,金兵也快到了,就难以挽回局面了。”吴敏又提出传皇位于太子,由太子坚守汴京的建议,并且向宋徽宗推荐太常少卿李纲说:“李纲与臣的意见相同,陛下可以召见李纲,听听他的意见。”原来,李纲和吴敏私交甚好,李纲认为,唐明皇(唐玄宗)在安禄山之乱中,巡幸蜀地,其子唐肃宗即位灵武,号令天下,终于扭转局面,皇上也痘参考这段历史,早点传位太子。吴敏很赞成这个意见。于是宋徽宗召李纲入议。
李纲闻召后,刺臂血写奏书,坚决主张宋徽宗传位太子。同时面见宋徽宗,详述自己的看法。宋徽宗这才下定禅位的决心。
宋徽宗坐在床上,找来宰相李邦彦,亲书“传位东宫”字样给他。李邦彦不敢接,找来太保蔡攸。宋徽宗对蔡攸说:“我平日脾气刚强,想不到金人竟敢如此。”说到这里,宋徽宗握住蔡攸的手,突然昏过去,跌到床下。李邦彦等人立刻要左右扶起宋徽宗,勉强扶到宣和殿东阁,灌了汤药后,宋徽宗才醒过来,索来纸笔,写下:“皇太子可即皇帝位,我以教主道君的身份退居龙德宫。可呼吴敏来起草诏书。”吴敏起草了禅位的诏书后,宋徽宗在诏书后批示:“依此办理,甚合朕意。”
第二天,宋徽宗下诏禅位,改称教主道君太上皇帝。皇太子赵恒即皇帝位,是为宋钦宗(1126-1127)。
几天后,道君太上皇帝将出居龙德宫,百官迎送,都痛哭不已,道君太上皇帝也呜咽对群臣说:“内侍都说朕禅位的做法是做错了,可见浮议可畏。”吴敏说:“讲‘错的’是什么人,愿斩一人以戒其余。”道君太上皇帝说:“大家在杂乱中说的,记不清是谁了。”
不久,道君太上皇帝率亲信南幸避敌,留宋钦宋在汴京守城。
(取材自《宋史·本纪。徽宗》、《宋史·本纪·钦宗》、《宋史·吴敏》、《宋史·李纲》、《宋史·宇文虚中》、《宋史·奸臣二》、《续资治通鉴·朱纪九十五·徽宗宣和七年》)
32.战和不定的宋钦宗
宋钦宗登基后,改元靖康。
靖康元年正月,金兵已攻克浚州(今河南省浚县),黄河南北两岸宋兵望风溃散。道君太上皇帝听到浚州已失的消息,仓促南逃。宋钦宗听了宰相白时中等人的话,也准备逃往襄(今湖北省襄阳)、邓(今湖北邓县)。李纲听到消息后,紧急要求见宋钦宗,面谏宋钦宗说;“道君皇帝以宗社之故,传位陛下,陛下怎能舍京城而去?”钦宗不说话,白时中说:“都城怎么守得住?”李纲说:“天下城池,岂有更重于都城的吗?京城是宗庙、社稷、百官、万民所在,丢掉都城,还有何处可去?”这时,宦官陈良弼自内殿出奏说:“京城上的了望台年久失修,城东樊家冈一带,护城河浅狭,决难固守。”宋钦宗对李纲说:“卿可同蔡懋、良弼一起去查看一下。”李纲等察看后,到延和殿奏报宋钦宗说:“城墙坚固且高。了望台确实不完备,但守城不单靠了望台。护城河仅樊家冈一带,因为靠近宫禁,比较浅狭,但可以用精兵强弩固守。”李纲于是主张坚守京城以待各地勤王之师。燕、越二王也主张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