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31)(2/2)
《中国历代帝王故事》作者:周天 2017-04-13 12:08
他们的路?”于是令高力士带人灭火。
六月十三日,唐玄宗等走到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县西),将士们又饿又累,满腔愤怒,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怪罪杨国忠,要将他杀掉,去找东宫太监李辅国,让他禀告太子李亨,李亨犹豫不决。此时正好有二十多个随行的吐蕃使者围着杨国忠,向他讨粮食吃,军士们乘机大呼道:“国忠与胡人谋反。”有人发箭射他,中马鞍,杨国忠跑到西门内,军士们追杀之,屠害肢体,将其首级挂在驿门上,同时杀死杨国忠的儿子杨暄及其堂妹韩国夫人、秦国夫人。军士们大哗,唐玄宗出见,要军士整队出发,军士不应。唐玄宗派高力士去问其缘故,陈玄礼说:“国忠谋反,贵妃不宜再供奉陛下,请陛下割恩将其正法。”唐玄宗说道:“我自当处置。”说罢入门,这个年己过七十的老皇帝满脸愁容,久久不发一语,京兆司缘韦谔上前言道,“众怒难犯,请陛下速决。”连连叩头,血流满脸,唐玄宗还是下不了决心,高力士在一边劝,唐玄宗才让高力士将杨贵妃带到佛堂上,用罗巾将她缢死。陈玄礼和军士们高呼万岁。杨国忠的妻子裴柔,幼子杨白希和虢国夫人等逃到陈仓,县令薛景仙帅吏民追捕,将他们杀死。
第二天,唐玄宗见身边只剩下宰相韦见素一人,使命他兼御史中丞,充置顿使。出发前将士们都说:“国忠谋反,其将吏都在蜀地,不可往。”韦见素提出还是先到扶风,再图去就。正出发时,当地父老百姓纷纷围住唐玄宗一行,不让他们走,要求带领百姓抗敌。唐玄宗令太子李亨去劝说百姓。太子去了,只见父老百姓越围越多,达数千人,要求太子留下领导众人抵抗叛军,父老们拥着太子的马,太子李亨走不得,只好派人回报唐玄宗。唐玄宗无奈,分出后军二千人及一部分马匹给太子,还将太子李亨之妃(张良娣)留下陪伴太子,下旨传位太子李亨,李亨不受。太子李亨率军北上。这年七月李亨在灵武登位,即唐肃宗(756-762),改元至德。
唐玄宗一行经历千辛万苦,于至德元年七月到达蜀都,跟随的官吏军士一共有一千三百人,宫女仅有二十四人。
唐玄宗在蜀都时,将抗击安禄山叛军的事全交给李亨,这时唐玄宗已七十二高龄了,他常常思念在马嵬驿被缢死的杨贵妃,经常彻夜不眠,愁苦无比。第二年九月大将郭子仪收复两京,十月唐肃宗派遣中使啖廷瑶入蜀迎唐玄宗。这年十二月里,唐肃宗亲自到咸阳望贤驿迎奉,父子相见,痛哭流涕。改日,百官叩见,人人呜咽流泪。唐玄宗进京城后,先是住在长安殿,乾元三年,因李辅国专权,逼他移居西内之甘露殿,形同软禁,他的亲信高力士、陈玄礼等人被谪迁出宫,他凄凉寂寞,悔恨与思念之情交织在一起,传说他还请了一个巫师来宫中招魂,让自己与杨贵妃的魂魄相见、相通。诗人白居易写的著名长诗《长恨歌》便是描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诗的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正是刻画了他此刻的心绪。
上元二年四月,唐玄宗孤寂地死于神龙殿,享年七十八岁。他开创了开元盛世,又丧送了大好的光景,他是个令后人又褒又贬,又赞又骂的长命皇帝。
(取材自《旧唐书·本纪·玄宗》、《旧唐书·安禄山》、《旧唐书·杨国忠》、《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三·玄宗天宝十一年至十四年》)
49.灾难重重登殿堂
唐肃宗李亨是唐玄宗的第三个儿子,他的长兄太子李琮病故,二兄李瑛立为太子后不久,又因宰相李林甫和武惠妃的陷害而被赐死。李林甫多次劝唐玄宗立武惠妃生的儿子寿王李瑁为太子,唐玄宗却想立年岁最大的老三李亨,但因他所宠爱的武惠妃的反对,他也犹豫不决,这件事拖了一年多还决定不下,为此唐玄宗常常闷闷不乐。
开元二十六年五月里的一天,唐玄宗宠信的宦官高力士问他为何寝食不安,唐玄宗回答说:“你是我家的老奴,还不懂得我的心思吗?”高力士说道:“不是因立太子之事未定吗?”唐玄宗点头称是。高力士又说道:“皇上何必如此操心,推长而立,谁年纪大立谁,谁还敢再争。”唐玄宗于是拿定主意。这年六月,册立李亨为太子(李亨最初名李屿,开元二十六年又改名为李绍,最后改名李亨)。
六月十三日,唐玄宗等走到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县西),将士们又饿又累,满腔愤怒,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怪罪杨国忠,要将他杀掉,去找东宫太监李辅国,让他禀告太子李亨,李亨犹豫不决。此时正好有二十多个随行的吐蕃使者围着杨国忠,向他讨粮食吃,军士们乘机大呼道:“国忠与胡人谋反。”有人发箭射他,中马鞍,杨国忠跑到西门内,军士们追杀之,屠害肢体,将其首级挂在驿门上,同时杀死杨国忠的儿子杨暄及其堂妹韩国夫人、秦国夫人。军士们大哗,唐玄宗出见,要军士整队出发,军士不应。唐玄宗派高力士去问其缘故,陈玄礼说:“国忠谋反,贵妃不宜再供奉陛下,请陛下割恩将其正法。”唐玄宗说道:“我自当处置。”说罢入门,这个年己过七十的老皇帝满脸愁容,久久不发一语,京兆司缘韦谔上前言道,“众怒难犯,请陛下速决。”连连叩头,血流满脸,唐玄宗还是下不了决心,高力士在一边劝,唐玄宗才让高力士将杨贵妃带到佛堂上,用罗巾将她缢死。陈玄礼和军士们高呼万岁。杨国忠的妻子裴柔,幼子杨白希和虢国夫人等逃到陈仓,县令薛景仙帅吏民追捕,将他们杀死。
第二天,唐玄宗见身边只剩下宰相韦见素一人,使命他兼御史中丞,充置顿使。出发前将士们都说:“国忠谋反,其将吏都在蜀地,不可往。”韦见素提出还是先到扶风,再图去就。正出发时,当地父老百姓纷纷围住唐玄宗一行,不让他们走,要求带领百姓抗敌。唐玄宗令太子李亨去劝说百姓。太子去了,只见父老百姓越围越多,达数千人,要求太子留下领导众人抵抗叛军,父老们拥着太子的马,太子李亨走不得,只好派人回报唐玄宗。唐玄宗无奈,分出后军二千人及一部分马匹给太子,还将太子李亨之妃(张良娣)留下陪伴太子,下旨传位太子李亨,李亨不受。太子李亨率军北上。这年七月李亨在灵武登位,即唐肃宗(756-762),改元至德。
唐玄宗一行经历千辛万苦,于至德元年七月到达蜀都,跟随的官吏军士一共有一千三百人,宫女仅有二十四人。
唐玄宗在蜀都时,将抗击安禄山叛军的事全交给李亨,这时唐玄宗已七十二高龄了,他常常思念在马嵬驿被缢死的杨贵妃,经常彻夜不眠,愁苦无比。第二年九月大将郭子仪收复两京,十月唐肃宗派遣中使啖廷瑶入蜀迎唐玄宗。这年十二月里,唐肃宗亲自到咸阳望贤驿迎奉,父子相见,痛哭流涕。改日,百官叩见,人人呜咽流泪。唐玄宗进京城后,先是住在长安殿,乾元三年,因李辅国专权,逼他移居西内之甘露殿,形同软禁,他的亲信高力士、陈玄礼等人被谪迁出宫,他凄凉寂寞,悔恨与思念之情交织在一起,传说他还请了一个巫师来宫中招魂,让自己与杨贵妃的魂魄相见、相通。诗人白居易写的著名长诗《长恨歌》便是描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诗的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正是刻画了他此刻的心绪。
上元二年四月,唐玄宗孤寂地死于神龙殿,享年七十八岁。他开创了开元盛世,又丧送了大好的光景,他是个令后人又褒又贬,又赞又骂的长命皇帝。
(取材自《旧唐书·本纪·玄宗》、《旧唐书·安禄山》、《旧唐书·杨国忠》、《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三·玄宗天宝十一年至十四年》)
49.灾难重重登殿堂
唐肃宗李亨是唐玄宗的第三个儿子,他的长兄太子李琮病故,二兄李瑛立为太子后不久,又因宰相李林甫和武惠妃的陷害而被赐死。李林甫多次劝唐玄宗立武惠妃生的儿子寿王李瑁为太子,唐玄宗却想立年岁最大的老三李亨,但因他所宠爱的武惠妃的反对,他也犹豫不决,这件事拖了一年多还决定不下,为此唐玄宗常常闷闷不乐。
开元二十六年五月里的一天,唐玄宗宠信的宦官高力士问他为何寝食不安,唐玄宗回答说:“你是我家的老奴,还不懂得我的心思吗?”高力士说道:“不是因立太子之事未定吗?”唐玄宗点头称是。高力士又说道:“皇上何必如此操心,推长而立,谁年纪大立谁,谁还敢再争。”唐玄宗于是拿定主意。这年六月,册立李亨为太子(李亨最初名李屿,开元二十六年又改名为李绍,最后改名李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