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26)
《中国历代帝王故事》作者:周天 2017-04-13 12:08
隋唐五代(26)
润州刺史窦孝湛之妻庞氏被家奴诬告,说她弄棹作鬼别有异图。武则天令给事中薛季昶审讯她。薛季昶逼供成招,判庞氏死罪。徐有功为她辩护,说庞氏谋反证据不足,不应判罪。薛季昶于是勾结几个酷吏诬告徐有功包庇恶逆,该处斩。武则天经徐有功当面申辩后,虽减掉庞氏的死罪,却又将徐有功撤职,贬为庶民。徐有功再次丢了乌纱帽。不久,武则天又起用他为左司郎中,还升任为司刑少卿,徐有功仍然坚持依法办事,被他救活的无辜者不少,史书上还说酷史们也有所收敛。
徐有功以后没有再遭挫折,他卒子官,时年六十八。从徐有功的几次浮沉,可以看出武则天在用人方面,并不是只用一味顺着她的旨意办事的酷吏,也用一些有真才实学敢于和她顶撞、能秉公办事的官员,这样的官员,除徐有功外,还有狄仁杰等多人。
(取材自《旧唐书·徐有功》、《旧唐书·酷吏·来俊臣》、《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二十一·则天后天授元年、则天后万岁通天元年》)
40.慧眼识英才
这一天,武则天在一大批宫女太监的拥簇下,一清早来到殿堂,她亲自召见一位来自通泉县的县尉,名叫郭元振。此人外界颇有传闻:有人说他十六岁那年,在京城当太学生时,有一次家里派人给送来四十万钱,钱刚到手,有个披麻带孝的孝子叩门求见,哭着向他借钱,埋葬“五世未葬”的先人,郭元振连姓名也没有问,就将四十万钱全送给他了。同学们都很赞叹。郭元振十八岁考中进士,任通泉县尉。不久便有人告他的状,说他掠卖县里人丁千余人,把卖人的钱送给他的宾客,他自己虽一文不取,但百姓怨恨得很。于是武则天很想见见这个人,当面问问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郭元振奉诏进京城后,当天按时进宫拜见武则天。武则天见他身长七尺,美须髯,颇有气概,先没责问他,和他交谈起来。郭元振出口不凡,颇有见地,武则天觉得他有奇才,便向他索取文章看,郭元振献上《宝剑篇》一诗,武则天阅后,大为赞赏,诏示学士李峤等人,不再追查告状的情况,当即授郭元振右武卫将军铠曹参军之职,又升奉宸监丞。于是郭元振有了施展自己才干的机会。
这个时候,唐朝西部和北部边境很不安宁,契丹、突厥屡次进犯;吐蕃乘机派使者以和亲为名,要求唐朝撤掉安西四镇(碎叶、疏勒、龟兹和于阗),这四镇曾被吐蕃占领过,武周长寿四年为唐军所收复。这个时候,正是武周万岁通天元年,吐蕃又强盛起来,想试探一下唐廷的虚实,故有此举,武则天派郭元振为唐使,前往吐蕃,探测吐蕃的动静。
郭元振到吐蕃时,吐蕃掌实权的大将论钦陵接见他,郭元振一针见血地揭露他说:“你要唐朝撤掉四镇之兵,岂不是怀有兼并的意图?”论钦陵当然矢口否认,但也派使者随郭元振入朝。
当时朝廷里对吐蕃是和还是打,意见不一,武则天也犹豫不决,郭元振回朝后,即上了一份奏疏,根据当时吐蕃力量强盛但内部斗争剧烈的情况,提出先和亲以后伺机出兵的策略。先和亲可避免与吐蕃的用兵,当时吐蕃百姓十分疲劳、极想和亲,估计论钦陵不得不接受,待其内部斗争更为剧烈、力量互相削弱时再出兵攻其一方,便可得到比较长久的安定。武则天赞成这一主张。
几年后,吐蕃君臣互相猜疑加剧,终于将论钦陵杀掉,其弟赞婆等来降。武则天下诏令郭元振等率骑前往迎接,郭元振回来后被任为主客郎中。
长安元年,武则天又任命郭元振为凉州都督、陇右诸军大使。郭元振到任时,见凉州一片荒凉,北面的突厥,西北的吐蕃时常进犯,骚扰掠夺,百姓苦不堪言。郭元振发动凉州军民在凉州的南境硖口建造一座和戎城,在北境碛中建置白亭军,拓宽州境一千五百里,使突厥、吐蕃不能再到凉州城下掠夺。郭元振又令甘州刺史李汉通发动民众开荒垦田,尽水陆之利,使农业获得好收成,畜牧业也有较大发展。旧时凉州粟麦每斛数千钱,自从郭元振重视发展农业后,粮价大跌,一匹缣可换粮数十斛,所积军粮可食用数十年。郭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润州刺史窦孝湛之妻庞氏被家奴诬告,说她弄棹作鬼别有异图。武则天令给事中薛季昶审讯她。薛季昶逼供成招,判庞氏死罪。徐有功为她辩护,说庞氏谋反证据不足,不应判罪。薛季昶于是勾结几个酷吏诬告徐有功包庇恶逆,该处斩。武则天经徐有功当面申辩后,虽减掉庞氏的死罪,却又将徐有功撤职,贬为庶民。徐有功再次丢了乌纱帽。不久,武则天又起用他为左司郎中,还升任为司刑少卿,徐有功仍然坚持依法办事,被他救活的无辜者不少,史书上还说酷史们也有所收敛。
徐有功以后没有再遭挫折,他卒子官,时年六十八。从徐有功的几次浮沉,可以看出武则天在用人方面,并不是只用一味顺着她的旨意办事的酷吏,也用一些有真才实学敢于和她顶撞、能秉公办事的官员,这样的官员,除徐有功外,还有狄仁杰等多人。
(取材自《旧唐书·徐有功》、《旧唐书·酷吏·来俊臣》、《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二十一·则天后天授元年、则天后万岁通天元年》)
40.慧眼识英才
这一天,武则天在一大批宫女太监的拥簇下,一清早来到殿堂,她亲自召见一位来自通泉县的县尉,名叫郭元振。此人外界颇有传闻:有人说他十六岁那年,在京城当太学生时,有一次家里派人给送来四十万钱,钱刚到手,有个披麻带孝的孝子叩门求见,哭着向他借钱,埋葬“五世未葬”的先人,郭元振连姓名也没有问,就将四十万钱全送给他了。同学们都很赞叹。郭元振十八岁考中进士,任通泉县尉。不久便有人告他的状,说他掠卖县里人丁千余人,把卖人的钱送给他的宾客,他自己虽一文不取,但百姓怨恨得很。于是武则天很想见见这个人,当面问问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郭元振奉诏进京城后,当天按时进宫拜见武则天。武则天见他身长七尺,美须髯,颇有气概,先没责问他,和他交谈起来。郭元振出口不凡,颇有见地,武则天觉得他有奇才,便向他索取文章看,郭元振献上《宝剑篇》一诗,武则天阅后,大为赞赏,诏示学士李峤等人,不再追查告状的情况,当即授郭元振右武卫将军铠曹参军之职,又升奉宸监丞。于是郭元振有了施展自己才干的机会。
这个时候,唐朝西部和北部边境很不安宁,契丹、突厥屡次进犯;吐蕃乘机派使者以和亲为名,要求唐朝撤掉安西四镇(碎叶、疏勒、龟兹和于阗),这四镇曾被吐蕃占领过,武周长寿四年为唐军所收复。这个时候,正是武周万岁通天元年,吐蕃又强盛起来,想试探一下唐廷的虚实,故有此举,武则天派郭元振为唐使,前往吐蕃,探测吐蕃的动静。
郭元振到吐蕃时,吐蕃掌实权的大将论钦陵接见他,郭元振一针见血地揭露他说:“你要唐朝撤掉四镇之兵,岂不是怀有兼并的意图?”论钦陵当然矢口否认,但也派使者随郭元振入朝。
当时朝廷里对吐蕃是和还是打,意见不一,武则天也犹豫不决,郭元振回朝后,即上了一份奏疏,根据当时吐蕃力量强盛但内部斗争剧烈的情况,提出先和亲以后伺机出兵的策略。先和亲可避免与吐蕃的用兵,当时吐蕃百姓十分疲劳、极想和亲,估计论钦陵不得不接受,待其内部斗争更为剧烈、力量互相削弱时再出兵攻其一方,便可得到比较长久的安定。武则天赞成这一主张。
几年后,吐蕃君臣互相猜疑加剧,终于将论钦陵杀掉,其弟赞婆等来降。武则天下诏令郭元振等率骑前往迎接,郭元振回来后被任为主客郎中。
长安元年,武则天又任命郭元振为凉州都督、陇右诸军大使。郭元振到任时,见凉州一片荒凉,北面的突厥,西北的吐蕃时常进犯,骚扰掠夺,百姓苦不堪言。郭元振发动凉州军民在凉州的南境硖口建造一座和戎城,在北境碛中建置白亭军,拓宽州境一千五百里,使突厥、吐蕃不能再到凉州城下掠夺。郭元振又令甘州刺史李汉通发动民众开荒垦田,尽水陆之利,使农业获得好收成,畜牧业也有较大发展。旧时凉州粟麦每斛数千钱,自从郭元振重视发展农业后,粮价大跌,一匹缣可换粮数十斛,所积军粮可食用数十年。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