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魏晋南北朝(24)
《中国历代帝王故事》作者:周天 2017-04-13 12:08
三国魏晋南北朝(24)
(取材自《魏书·帝纪·肃宗孝明帝》、《魏书·宣武炅皇后胡氏》、《魏书·郑俨》、《魏书·尔朱荣》)
103.东魏之亡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534-552)是北魏清河王元亶之子。孝武帝元惰因丞相高欢专权,苦于无力将他除去,只得逃出洛阳,投奔长安宇文泰。高欢将元善见立为皇帝,迁都于邺。因邺城位于长安东面,史称东魏。
元善见爱好文学,仪容俊美,又力大善射,能挟石狮子翻越宫墙。良辰吉日宴会,常命群臣赋诗,从容雅致,很有北魏孝文帝的风韵。
高欢死后,其子高澄大权独揽。高澄对元善见甚为忌恨,派大将军中兵参军崔季舒为中书黄门侍郎,去宫中监视元善见的举动,并下令官中大小事情都要让崔季舒知道。元善见有一次去邺城东面打猎,出得城来,心情很好,便趋马如飞。不料监卫都督乌那罗、受工伐就在后面大声叫喊:“天子不要跑得太快,大将军发怒了。”
有次高澄陪元善见饮酒,举大杯说:“臣高澄劝陛下酒。”元善见心中不悦,说:“自古以来没有不亡的国家,朕饮酒都不能自主,活着有什么意思!”高澄怒骂道:“朕!朕!狗脚朕!”说完,命崔季舒去揍元善见三拳,自己愤然挥袖而去。
元善见不堪受辱,咏谢灵运诗道:“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动君子!”常侍苟济从诗句中听出了皇帝的意思,乃与王大器等人密谋,除掉高澄。他们对外诳称在宫中作土山,暗中开挖地道,通到北城千秋门,直抵高澄寓所,再召募勇士由地道而入去刺杀高澄。高澄的门吏发现地下有响动声,禀告高澄。高澄带兵入宫,逼问元善见,“陛下为何反我,我父子功存社稷,哪里亏负于陛下?”说完就准备把宫中嫔妃杀掉。元善见厉声说:“你自己想造反,怎么反来责怪于我?今日我自身尚不足惜,还怜惜什么嫔妃!”高澄自觉言重,乃叩头谢罪。元善见不得已设宴宽待高澄。高澄酣饮至深夜方才出宫。不出三日,高澄便将元善见幽禁于含章堂,而王大器、元瑾等人则被押至市口,用火烧死。
高澄不久在邺城被刺,高澄之弟高洋代魏自立,国号齐,是为北齐文宣帝(550-559),北魏孝静帝元善见被高洋鸩死。高洋又追尊其父高欢为北齐神武帝(生卒年,496-547》。
(取材自《魏书,帝纪·孝静帝》、《北齐书·帝纪·文襄》、《北齐书·帝纪·文宣》)
十二、北朝·北齐
104.“尔非其匹,终当为其穿鼻”
北朝北齐神武帝姓高名欢,又名贺六浑,渤海穆人。北魏孝庄帝时,官拜晋州刺史。汾州刺史尔朱兆为报叔父尔朱荣被孝庄帝元子攸杀害之仇,自晋阳起兵攻打魏都洛阳,并请晋州刺史高欢一同发兵。高欢不愿发兵,派长史孙腾前往辞其所请。
还在尔朱荣未死时,尔朱荣问左右:“倘若一日无我,谁可统率军队?”左右都说是尔朱兆。尔朱荣说:“可代替我率众者唯有贺六浑。”并告诫尔朱兆:“尔非其匹,终当为其穿鼻。”此时,尔朱兆见高欢不肯发兵,十分恼恨。
高欢见尔朱兆起兵发难,攻打北魏,叹道:“尔朱兆起兵犯上,是国之大贼,我不能再久事尔朱氏了。”高欢开始有图谋尔朱兆的打算。尔朱兆攻入洛阳,逼迫孝庄帝北迁。高欢闻报,大惊。高欢命孙腾装作前去向尔朱兆祝贺,趁机窥视孝庄帝的居处,想劫回孝庄帝。此计未成。于是高欢写下书信,送给尔朱兆,告诫他不该挟持天子,这样,会在朝野蒙受恶名。尔朱兆不但听不进去,反而还将孝庄帝杀死了。尔朱兆与尔朱世隆等人另立长广王元晔为帝,改年号为“建明”,封高欢为平阳郡公。
后来费也头、纥豆陵步藩起兵攻打秀容,直逼晋阳,尔朱兆向高欢求援。高欢准备营救,贺拔焉过儿请求高欢缓行,以观动静。于是高欢以有大河阻隔,河面上没有桥,大军不得渡河为推托,迟迟逗留不前。步藩兵力强盛,尔朱兆不敌,大败而逃,又再次请求高欢救援。高欢虽然有心扫灭尔朱兆,又恐日后步藩强盛难以削除,乃与尔朱兆一起合力攻打步藩,将步藩杀死。尔朱兆大喜,对高欢的相助,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材自《魏书·帝纪·肃宗孝明帝》、《魏书·宣武炅皇后胡氏》、《魏书·郑俨》、《魏书·尔朱荣》)
103.东魏之亡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534-552)是北魏清河王元亶之子。孝武帝元惰因丞相高欢专权,苦于无力将他除去,只得逃出洛阳,投奔长安宇文泰。高欢将元善见立为皇帝,迁都于邺。因邺城位于长安东面,史称东魏。
元善见爱好文学,仪容俊美,又力大善射,能挟石狮子翻越宫墙。良辰吉日宴会,常命群臣赋诗,从容雅致,很有北魏孝文帝的风韵。
高欢死后,其子高澄大权独揽。高澄对元善见甚为忌恨,派大将军中兵参军崔季舒为中书黄门侍郎,去宫中监视元善见的举动,并下令官中大小事情都要让崔季舒知道。元善见有一次去邺城东面打猎,出得城来,心情很好,便趋马如飞。不料监卫都督乌那罗、受工伐就在后面大声叫喊:“天子不要跑得太快,大将军发怒了。”
有次高澄陪元善见饮酒,举大杯说:“臣高澄劝陛下酒。”元善见心中不悦,说:“自古以来没有不亡的国家,朕饮酒都不能自主,活着有什么意思!”高澄怒骂道:“朕!朕!狗脚朕!”说完,命崔季舒去揍元善见三拳,自己愤然挥袖而去。
元善见不堪受辱,咏谢灵运诗道:“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动君子!”常侍苟济从诗句中听出了皇帝的意思,乃与王大器等人密谋,除掉高澄。他们对外诳称在宫中作土山,暗中开挖地道,通到北城千秋门,直抵高澄寓所,再召募勇士由地道而入去刺杀高澄。高澄的门吏发现地下有响动声,禀告高澄。高澄带兵入宫,逼问元善见,“陛下为何反我,我父子功存社稷,哪里亏负于陛下?”说完就准备把宫中嫔妃杀掉。元善见厉声说:“你自己想造反,怎么反来责怪于我?今日我自身尚不足惜,还怜惜什么嫔妃!”高澄自觉言重,乃叩头谢罪。元善见不得已设宴宽待高澄。高澄酣饮至深夜方才出宫。不出三日,高澄便将元善见幽禁于含章堂,而王大器、元瑾等人则被押至市口,用火烧死。
高澄不久在邺城被刺,高澄之弟高洋代魏自立,国号齐,是为北齐文宣帝(550-559),北魏孝静帝元善见被高洋鸩死。高洋又追尊其父高欢为北齐神武帝(生卒年,496-547》。
(取材自《魏书,帝纪·孝静帝》、《北齐书·帝纪·文襄》、《北齐书·帝纪·文宣》)
十二、北朝·北齐
104.“尔非其匹,终当为其穿鼻”
北朝北齐神武帝姓高名欢,又名贺六浑,渤海穆人。北魏孝庄帝时,官拜晋州刺史。汾州刺史尔朱兆为报叔父尔朱荣被孝庄帝元子攸杀害之仇,自晋阳起兵攻打魏都洛阳,并请晋州刺史高欢一同发兵。高欢不愿发兵,派长史孙腾前往辞其所请。
还在尔朱荣未死时,尔朱荣问左右:“倘若一日无我,谁可统率军队?”左右都说是尔朱兆。尔朱荣说:“可代替我率众者唯有贺六浑。”并告诫尔朱兆:“尔非其匹,终当为其穿鼻。”此时,尔朱兆见高欢不肯发兵,十分恼恨。
高欢见尔朱兆起兵发难,攻打北魏,叹道:“尔朱兆起兵犯上,是国之大贼,我不能再久事尔朱氏了。”高欢开始有图谋尔朱兆的打算。尔朱兆攻入洛阳,逼迫孝庄帝北迁。高欢闻报,大惊。高欢命孙腾装作前去向尔朱兆祝贺,趁机窥视孝庄帝的居处,想劫回孝庄帝。此计未成。于是高欢写下书信,送给尔朱兆,告诫他不该挟持天子,这样,会在朝野蒙受恶名。尔朱兆不但听不进去,反而还将孝庄帝杀死了。尔朱兆与尔朱世隆等人另立长广王元晔为帝,改年号为“建明”,封高欢为平阳郡公。
后来费也头、纥豆陵步藩起兵攻打秀容,直逼晋阳,尔朱兆向高欢求援。高欢准备营救,贺拔焉过儿请求高欢缓行,以观动静。于是高欢以有大河阻隔,河面上没有桥,大军不得渡河为推托,迟迟逗留不前。步藩兵力强盛,尔朱兆不敌,大败而逃,又再次请求高欢救援。高欢虽然有心扫灭尔朱兆,又恐日后步藩强盛难以削除,乃与尔朱兆一起合力攻打步藩,将步藩杀死。尔朱兆大喜,对高欢的相助,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