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中国历代帝王故事章节目录 > 秦汉(38)

秦汉(38)(2/2)

中国历代帝王故事作者:周天 2017-04-13 12:08
草、服装等,相当于今之后勤)。李陵是名将李广之孙,耻于为他人后勤,叩头请战说:“臣所率屯边将士,都是荆楚勇士奇材剑客,力能扼虎,射则必中,愿能自当一队,到阑干山以南,以分匈奴之兵,使匈奴兵不得全力对付贰师将军。”汉武帝说:“为将者难道都不愿归属别人指挥?我现有的骑兵都已交贰师将军,再没有骑兵拨给你了。”李陵说:“不需要骑兵!臣愿意以少击众,率所部五千步兵直入匈奴内地。”汉武帝壮其言,同意李陵深入,便下诏强弩都尉路博德带兵在半途支援李陵进军。路博德曾任伏波将军,是一员老将,也不愿为李陵的支援部队,便上书奏汉武帝说:“如今正在秋天,匈奴马肥,未可与战。臣愿留李陵至明春,共同带领酒泉、张掖骑兵各五千人,并击西浚稽(山名,约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戈壁阿尔泰山脉中段),可获必胜。”汉武帝看到这份上书后,怀疑是李陵后悔、不想出兵而教路博德如此上书的,一下子发了火,于是亲自下诏指挥进军。

    一份诏书下给路博德说:“我本想给李陵骑兵,而李陵自言,‘愿以少击众’,如今虏兵(指匈奴)已入西河(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山西西部及陕西北部黄河沿岸地区),你可引兵走西河郡,与因杆将军公孙敖合兵涿邪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满达勒戈壁附近)。”又直接下诏李陵:“以九月发兵,出遮虏鄣,至东浚稽山南龙勒水上,徘徊观虏,如无所见,可从浞野侯赵破奴故道行至受降城休息,并派人乘快马报告朕。你和路博德讲了些什么,也要报告。”

    李陵受诏后,带其所部步兵五千人,出居延(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地区,为当时河西郡与漠北地区往来交通要道),行三十日,至浚稽山止营,将所过山川地形画成图,命麾下骑兵陈步乐快马入塞至长安,报告汉武帝。汉武帝召见陈步乐后,听陈步乐报告,李陵军中士气甚高,将士均愿誓死效力,大悦,拜陈步乐为郎官。

    再说陈步乐回京后,李陵部就遇到匈奴大军。匈奴以三万骑兵包围李陵五千步兵。李陵率部下多次接战,杀死匈奴万余人,李陵所部还余下三千多人,由于箭已射尽,不得不分散逃命。李陵自觉无面目归见汉武帝,遂降匈奴。士兵分散后逃回者四百余人。

    李陵败后,边塞驻军报告汉武帝。汉武帝希望李陵能战死沙场,于是召李陵母及妻,令善相者相其面,善相者说,李陵母、妻面相都无死丧之色。后来听说李陵投降匈奴,汉武帝大怒,责问陈步乐,陈步乐自杀。

    群臣都认为李陵有罪,当斩其母、妻。汉武帝问于太史令司马迁,司马迁说:“李陵事母孝,待士兵信,为国家之事,常奋不顾身,照他一向的表现,有国士之风。如今带兵打仗一有不幸,一些保全自己身躯、保全妻子之臣(指文官),就纷纷酿成其罪,诚可痛也。况且李陵所带步兵不过五千,深入戎马之地,对付数万之兵,敌人救死扶伤不暇。用全部引弓之民围攻之,转斗千里,箭尽道穷,士兵以空拳近战白刃,北向争与敌战;能够这样得到士兵尽死力的人,虽古之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虽败,但他所获得的战绩也足以宣告子天下了。臣以为李陵之不死,当是为了将来等待机会为汉廷效力的。”

    不料,司马迁这段话却在无意中惹恼了汉武帝。原来,汉武帝宠幸李夫人,十分希望李夫人之兄李广利能在战争中立大功,由此封侯,所以才令李陵为李广利军辎重。此次李陵单独出兵后,李广利三万骑兵与匈奴右贤王相遇,虽然斩首万余级,但汉兵亦被围而死去大半,得不偿失。汉武帝正是为李陵不肯受李广利指挥、使李广利不能大胜之事恼火,如今司马迁反而强调李陵的战绩,正好触着汉武帝的痛处,认为司马迁是借此贬低李广利的战绩而为李陵游说,一怒之下,便处司马迁以宫刑(割去男性***)。

    汉法,处宫刑者可以钱赎罪后免刑,但司马迁家贫,付不起这笔钱;古时候的人对受宫刑者是看不起的,因为近于太监,司马迁本想自杀,以免受宫刑之辱。但是因为手头正在写的《史记》没有完成,只能忍辱受刑,终于在极度的思想苦闷中,完成了一代巨著《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