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红楼(中国古韵) 第六节(4)(2/2)
《微观红楼》作者:寇秀兰 2017-04-13 12:02
司棋与潘又安的爱情被曝光,司棋受到被撵出的判决,要迎春去求情。司棋的“丑事”怎么好意思让姑娘家的二小姐去求情呢?事情这么严重,没像惜春似的“清君侧”就不错了。迎春知道自己做不到,也不可能,便只能类比:“你瞧入画也是几年的,怎么说去就去了?”迎春的表现还是她一贯的作风,“似有不忍”,又没办法,只好不管了。
这二小姐太懦弱了些,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她在管理责任上的确有失职之嫌,而且没有先见之明,若是像三小姐一样护在头里,然后再如四小姐般冷处理而又悄悄进行,断不至于这样既让别人也让自己失面子丢脸的事情发生。
一个人有再高的修养,胸中再有韬略,也未必识透了世事的真相,把握了自身的命运。《天龙八部》设下的那一局珍珑残局中,费尽多少英雄心血,害死多少武林高手。根本不懂棋路的小和尚虚竹,只凭一点善心,闭着眼下了一子。一子下去,断送了自己的一大片棋子。然而,却因此而柳暗花明,从自身的牺牲中开出一片天地,杀出一条血路,冲出重围,打开了局面。下棋本就争的是胜败,偏无胜败之心方可破解,这或许是金庸**童话里的哲学意味。那杀死的一片棋子中,不能说全无挣扎、进取之心,但结局却是一样。迎春下棋,她该是懂得棋道的。探春与迎春下棋时,管家媳妇来汇报工作。探春问大奶奶知道吗?又问怎么不去告诉二奶奶?然后听了婆子的处理方案,便不理会了。探春下棋,悟的是进退之道。迎春也非不聪明,她对于棋的感悟,恐不在于下棋的过程,而在于棋子的角色与棋子的结局。那些棋盘中的棋子,动与不动,重要与不重要,皆不过是被人左右,胜与败,争与不争,对于棋子来说,又有何用?而那些棋子的重要性,也全在于人的安排。便如探春,她的进退,虽然争得荣誉,但也有毁,那日常的是非不断,何曾心里安静?便是对于太太的逢迎,难道真的没有委屈?
对于迎春来说,她只有希望天从人愿,断送的那一片棋子里边没有自己。迎春不言不语,欺负到自己的头上也宁少一事而不论是非曲直。迎春的奶娘因参与赌博被查出,柱儿媳妇来找迎春求情,丫鬟管她要她婆婆偷拿迎春的累金凤,柱儿媳妇竟然在迎春屋里吵闹,还说用了他们二三十两银子,探春等人看不过,帮着查问。迎春却不闻不问。黛玉心直口快,说她糊涂:“真是‘虎狼屯于阶陛尚谈因果’。若使二姐姐是个男人,这一家上下若许人,又如何裁治他们。”她当时和宝钗在看《太上感应篇》,闻言回答:“正是。多少男人尚如此,何况我哉?”一切的报应,只盼来世修得好命运吧。
这二小姐太懦弱了些,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她在管理责任上的确有失职之嫌,而且没有先见之明,若是像三小姐一样护在头里,然后再如四小姐般冷处理而又悄悄进行,断不至于这样既让别人也让自己失面子丢脸的事情发生。
一个人有再高的修养,胸中再有韬略,也未必识透了世事的真相,把握了自身的命运。《天龙八部》设下的那一局珍珑残局中,费尽多少英雄心血,害死多少武林高手。根本不懂棋路的小和尚虚竹,只凭一点善心,闭着眼下了一子。一子下去,断送了自己的一大片棋子。然而,却因此而柳暗花明,从自身的牺牲中开出一片天地,杀出一条血路,冲出重围,打开了局面。下棋本就争的是胜败,偏无胜败之心方可破解,这或许是金庸**童话里的哲学意味。那杀死的一片棋子中,不能说全无挣扎、进取之心,但结局却是一样。迎春下棋,她该是懂得棋道的。探春与迎春下棋时,管家媳妇来汇报工作。探春问大奶奶知道吗?又问怎么不去告诉二奶奶?然后听了婆子的处理方案,便不理会了。探春下棋,悟的是进退之道。迎春也非不聪明,她对于棋的感悟,恐不在于下棋的过程,而在于棋子的角色与棋子的结局。那些棋盘中的棋子,动与不动,重要与不重要,皆不过是被人左右,胜与败,争与不争,对于棋子来说,又有何用?而那些棋子的重要性,也全在于人的安排。便如探春,她的进退,虽然争得荣誉,但也有毁,那日常的是非不断,何曾心里安静?便是对于太太的逢迎,难道真的没有委屈?
对于迎春来说,她只有希望天从人愿,断送的那一片棋子里边没有自己。迎春不言不语,欺负到自己的头上也宁少一事而不论是非曲直。迎春的奶娘因参与赌博被查出,柱儿媳妇来找迎春求情,丫鬟管她要她婆婆偷拿迎春的累金凤,柱儿媳妇竟然在迎春屋里吵闹,还说用了他们二三十两银子,探春等人看不过,帮着查问。迎春却不闻不问。黛玉心直口快,说她糊涂:“真是‘虎狼屯于阶陛尚谈因果’。若使二姐姐是个男人,这一家上下若许人,又如何裁治他们。”她当时和宝钗在看《太上感应篇》,闻言回答:“正是。多少男人尚如此,何况我哉?”一切的报应,只盼来世修得好命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