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拿破仑返回西方(2/2)
《拿破仑文选-法-拿破仑》作者:拿破仑文选-法-拿破仑 2017-04-13 11:48
六门野炮共计为十四门野炮)组成游动部队。游动部队在各炮台之间相机行动,就能阻止任何部队登陆。登陆部队只有在一年中最好的季节里才可能在达米塔登陆。可是这个季节里又适逢船舶不能在碇泊场停泊。最后,博加兹①塔楼的武装和列斯倍堡垒的建成,一些布置在航道流锚索上的普腊姆②或炮艇,都能保卫这个比较次要的据点。保卫这个据点有五百名士兵和三十六门各种口径的大炮(包括六门野炮),就足够用了。
①湖泊。——俄文版编者
②单甲板船。——俄文版编者
要保证这三个军队登陆据点的防务,必须注意沿海岸的航行,而首先是注意邮船和商船的出发和到达,以便保持与法兰西的联系。为此目的必须:(1)占领阿耳·巴列土,该地有废墟、有水、有树木和良好的港湾;(2)占领港口和亚历山大之间沿海两个据点以便保护沿海岸的航行。尤利安炮台是能够充分保护罗泽塔航路的。在布鲁卢斯航路出口附近必须建立一座塔楼,塔楼上配置两门十八磅大炮、一门野炮和三十名驻防军,还需配置一艘用两门重炮武装的平底炮艇。炮艇能控制全湖,并能借塔楼掩护在湖口边停锚。在曼扎耳湖湖口附近的一些据点(迪巴、奥姆法腊和彼卢集伊等据点)也要照样作。这样一共配置了八门重炮、八门十八磅大炮、四门野炮和七百名士兵。我打算调派一些船舶到阿耳·巴列土和曼扎耳湖去。这些船舶在望见卡尔美山以后,就沿着沙漠边缘向提纳前进并开始在湖岸边卸货。
六、保卫埃及。可能袭击埃及的军队有:(1)集中在叙利亚的军队。他们从加沙出发,越过苏伊士地峡沙漠,而进入尼罗河流域;(2)在地中海沿岸登陆的军队;(3)上述两支军队配合行动:一支从加沙出发,侵入沙漠;而另一支在地中海沿岸登陆。土耳其军队将宁愿挑选第一种方法,而英**队则挑选第二种方法。如果提出第三种方法,那么,土耳其人将在沙漠方面行动,而英国人则从海上行动。
(1)冈比西、克谢尔克斯、亚力山大、阿姆尔和苏里曼皇帝,都曾率领军队经过沙漠(从加沙到彼卢集亚)侵入埃及。波斯王阿塔克西斯也曾率领两支军队进攻埃及,其中一支渡过沙漠,另一支在迪巴附近登陆,但是被击败了。他的一个继承人奥赫曾率领三支军队侵入埃及:第一支从海上进入尼罗河,在科罗维·布留赫附近登陆;第二支迂回彼卢集亚,准备围攻它;第三支向比尔·萨巴推进。埃及国王出兵抵抗在科罗维·布留赫登陆的部队,可是这支部队已在那里设防固守下来。奥赫集合他的三支军队,占领了民菲斯①和埃及全国。安提冈——亚历山大继承人之一——由陆路从加沙向彼卢集亚推进,而他的儿子则由海路前进,可是舰队不幸被暴风雨驱散了,致使远征失败。安泰奥赫在腊菲亚附近为托勤玫·厄韦尔格特所败,后者是越过沙漠去迎击的。圣路易和拿破仑都是以一支军队由海路进攻埃及的:前者在达米塔登陆,经过一年的战争,被击溃并为马木留克兵所俘掳;后者在马拉布特登陆,在头一个月中占领了整个下埃及和首都,不久以后又占领了全埃及。他消灭了马木留克人的政权。
①古王国时期埃及的首都。——译者
土耳其不再是一个国家了。它只是按照各巴夏的意见、利害和爱好进行管理的一些独立行政区的凑合。它不能像前些世纪那样提供震惊欧洲的庞大军队了。土耳其的军队既没有纪律,又没有组织;既没有受战斗训练,又没有战术修养。它有五、六万军队,其中半数是乘马的,而另一半则是徒步的。他们都用各种口径的步枪和各种冷兵器①武装着。可是他们只是一群乌合之众,而不配称为军队。土耳其只能提供像曾在塔博尔山附近作过战的那种样子的军队。在阿布基尔登陆的军队是由精锐的欧洲军队编成的。在六万土耳其军队中,留在作战队伍里的勉强够四万人,它经不住人数仅够六千的一师法军的攻击。它用它的前卫包围阿耳-阿里什,而把它的师团作纵深配置,把他们配置在扎维、腊菲亚和汉·尤努斯等水井附近;它需要二十天时间才能占领阿耳-阿里什,也需要花同样的时间才能占领卡提亚。这样,法军就有时间在卡提亚森林中集中,以等候沙漠边界的敌人。两万名东征军在占领了这样的阵地以后,就能打败二十万土耳其军队,把他们击退到沙漠中去。
①冷兵器指白刃战时所用的武器,如打击兵器(棍、锤)、砍劈兵器(刀、剑)、刺杀兵器(矛、枪、刺刀)等等。——译者
(2)如果英**队想单独占领埃及,他们就应当拥有三万五千名步兵、三千名骑兵、一千名炮兵和一批参谋人员。它必须在阿布基尔登陆,并要占领尤利安炮台、罗泽塔城和马迪亚湖。它这样保住了自己的交通线以后,就可以围攻亚历山大。它可能在法军完成兵力集中以前占领这座要塞,或者击溃法军,如果法军企图迫使它解围的话。随着亚历山大的被占领,法国将失去整个埃及。英国人将在不离开海岸边并且能望见自己兵舰樯桅的情况下,征服这个非常美好的国家,并且能够保证它在印度的殖民地不受侵犯。
可是,现在英国不能自由调配自己的军队,它必须利用它的军队去镇压爱尔兰和保卫葡萄牙。而为了派一支军队到尼罗河去作战,它必须在泰晤士河一带编练新军。这就得花费一笔巨款。
(3)因此比较可能的情况是:如果埃及遭受严重的侵犯,那么这个侵犯一定是个联合的军事行动。土耳其军队四、五万人越过沙漠,从加沙进到达萨利希亚,英**队一万五千人,其中包括骑兵和炮兵各五百人,在地中海岸登陆。两军总人数超过东征军人数一倍。什么季节最有利于采取这样的军事行动呢?英**队应当在海岸哪个地点登陆呢?这个军事行动应当在4月1日开始。土耳其军队应当向阿耳-阿里什推进,并在那里构筑堑壕,粮食和攻城辎重都由水路运送到那里;因为春分以后,海上风平浪静。占领阿耳-阿里什以后,它就进而围攻卡提亚,它在那里所必需的一切都可以由海路运来——这将在5月份做到。英国舰队将在达米塔碇泊场抛锚。舰队中包括一些装着二十四磅大炮和最大吃水量达十八英寸的炮舰。这些炮舰经三个湖口进入曼扎耳湖,然后控制这个湖,并和土耳其军队取得联系。于是英**队就占领了阿什蒙运河后面达米塔前面的阵地。英土两军如果不这么远道会师,也可以就近会合。这就是调动土耳其军队,让它从卡提亚出发,越过把曼扎尔湖和地中海隔开的沙洲(可架浮桥通过三个湖口),或者是让两军在湖前地区采取联合行动。
只要一判明敌人的这个计划,全部法军就应当朝萨利希亚集中。为此,它需要花几个星期,它必须撤出上埃及。它从萨利西亚兵营向阿耳-阿里什推进,以便给阿耳-阿里什解围并击溃土军;或者向卡提亚推进,如果阿耳-阿里什已被占去的话;最后,或者出击英军,以便在英军和土军会合之前进攻它。万一失败,它应准备经河口三角洲退往亚历山大。它可以防卫为尼罗河各支流所分割成许多块的这个地区,以赢得完成开罗撤退所必需的时间。它应保卫亚历山大至最后关头,因为时间是一天不同一天的,意外的事件可以改变民族的政治状况;最后,法军的抵抗愈坚强,那么它对英军的牵制就愈长久,而英军遭受的损失就愈益增大。
可是,英军如果不在达米塔登陆,而在阿布基尔登陆,那么情况对于法军就有利得多。在这种情况下,它必须在尽可能少的日子里,赶快在亚历山大附近集中兵力,并在英军占领阿布基尔炮台以前进攻它。如果法军获得胜利,埃及就可以得救。相反,如果它被打败,它就不得不把原有的兵力留在亚历山大,把其余的军队火速开往萨利希亚,以迎击土军,把后者击溃并把它驱逐到沙漠里去,然后再回过头来对付英国人。在这种情况下,祖国还是可以得救的。但是如果法军再被打败(被土军打败),那么它只有一条路可走,这就是把兵力集中在亚历山大,并在那里防守到最后关头。这个分析表明控制住阿耳-阿里什何等重要!我认为它是这个国家的前哨阵地,或者是它的要害之一。如果两支敌军一支跨越沙漠进犯,另一支在地中海沿岸登陆,那么控制住阿耳-阿里什就能隔开这两支敌军,迫使他们彼此远远离开。
七、政治。必须任命代办前往谢纳尔、埃塞俄比亚和达尔富尔等国。我向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建议派遣同样人员来埃及。他们和埃及的一切关系都是商业性质的。但是,除商业的目的以外,我还有一个目的——即是要获得深入非洲内地的方法,并组织每年一次的定期奴隶收买——名额一万名,年龄在十四岁至十八岁。两万名奴隶将编入军队,每连二十人,而其余的则组成以法军为核心的辅助部队。这种辅助部队可以代替援军,如果共和国不能派出援军的话。我已命令捕捉二千名年轻的马木留克奴隶——他们全是属于叙利亚的达官贵人的。可以毫不迟延地把他们分配到各个部队里去。
共和国派有领事驻在的黎波里;必须坚决地要求突尼斯和的黎波里政府派代办到开罗来。对于同欧洲建立联系这点来说,这些政府的代办是很有益的。
苏里曼苏丹被迫对法国宣战,谘议会对我们抱有好感。叙利亚军队和罗多斯军队的覆灭才使这位苏丹恍然大悟。这些军队是帝国训练最好的军队,他们之中包括了一些欧洲式的团队。他们全都覆灭了。按照法国方式训练出来的一些炮手和我们工人所铸造的八十门大炮,都成了土耳其政府的沉重损失。现在土耳其的眼睛睁开了,它见到俄国人就惊恐得发抖。可以写信给大维齐①,说我们并不想保留埃及归为己有,我们到达那儿只是把它当作赴印度途中的商队旅舍。每个月都有不少人路过开罗:巡礼者从麦加归来,渡过红海后在科瑟伊登陆,然后顺尼罗河而下到开罗,再到达米塔坐船。要以礼貌迎接他们,让他们同最倾向于我们的大舍伊赫交往,委托他们带信给土耳其政府。如果在大维齐身边有法国的代理人替你们递送情报和抵抗英国人的阴谋,那么你们就成功了。
①帝国宰相。——译者
你们应致力于教育军队,消除恶意造成的一些幻影。俄罗斯不是远征埃及的反对者。沙皇对待东征军的态度与其说是敌视,不如说是表示好感,如果东征军不损害他的名誉,不给他造成优柔寡断的声名的话。实际上,埃及是一个纷争之源,这个纷争之源现在和将来都迫使法国人和土耳其人作战。万一东征军失败并撤出埃及,那么两个民族的友谊会重新变成像法兰西士一世时代那样,因为土耳其人很明白我们对他们的领土并不感兴趣,我们只是对印度感兴趣。我们并不想在尼罗河玷辱新月徽,而是要在那里追击英国豹子。可见,俄罗斯任何时候都不会采取什么行动来反对这支军队。
只有英国人真的想不顾一切地把我们赶出埃及,可是他们已失掉了这个可能性。因为第二次联盟已在意大利、德国和北欧恢复了战争,他们需要在那里保持自己的兵力,以便有可能从各种事变中夺取好处。如果第二次联盟获胜而大陆和平恢复,那么英国就能够自由部署自己的军队,因为那时候它除了处理埃及问题和自己在印度斯坦的利益以外,就没有其他的念头了。不过到那时候它已无须土耳其政府的支援了。法国的胜利越是完满,土耳其政府就越发必须重视法国。
鼠疫是威胁军队最凶狠的敌人之一。其所以如此,是因为鼠疫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是因为它对士气发生了恶劣的影响,更因为鼠疫病人虽然痊愈了,仍旧会消极悲观。应该绝对不许违反马赛港的卫生规则并须仔细监督各医院及诊疗所。
八、甘托姆海军上将在他的紧急报告中确定8月24日为上舰日期。这是完全出人意料之外的。这个报告违反了总司令的计划。总司令原想把上船日期延缓两个星期,因为他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安排。可是犹豫不决是不合适的。8月19日日间,贝尔蒂埃将军命令德塞、克列别尔、梅努、缪拉、马尔蒙、贝西埃尔诸将军和研究院各委员(蒙日、别尔托列、德囊、帕尔瑟瓦耳)以及向导部队,叫他们用最快办法赶到亚历山大。大本营于当日晚间携带办公用具及行李到达尼罗河岸边上船,驶到美努法停泊,拉纽斯将军就在那儿指挥。23日到达腊赫马尼亚上岸。一批马匹已准备好。24日午后四时在亚历山大附近海岸的罗马兵营宿营。德塞和克列别尔都没有到达集合地点,前者在指挥上埃及的军队,后者驻在达米塔直到第二天才到。当时甘托姆海军上将催促大家上船。但大家把上船时间延迟到晚间,这使他如坐针毡。一艘英国横帆二桅船驶过他跟前,这艘二桅船下午三点钟在非常近的地方驶过去,它看到了停泊中的两艘巡洋舰,并发觉它们已准备开航。这艘二桅船立即向塞浦路斯岛驶去,大概是想把这个消息通知英国的巡航舰队。此后,很快就微微地刮起东南风来了。在8月间,即在每年通常刮西北风的季节里刮东南风乃是一种奇怪的现象。海军上将当即得出结论:这种微风能够把这几只船舰吹送到离开监视亚历山大的英国巡航舰队的活动范围约三、四十法里远的地方。拿破仑把给克列别尔将军的指示和给德塞将军的命令(要他利用冬季的恶劣天气回法兰西)都交给了梅努将军。他很想叫德塞随着自己一道走。梅努将军非常不快活,可是他对总司令绝对信仰,他知道总司令回欧洲去是多么重要。这一天,总司令在自己帐篷前面沿着被海浪浸湿的海滨浴场散步,就在这个地方他对梅努说:“我要回到巴黎去,我要驱散那群愚弄我们而不能治理共和国的律师。我将成为政府的首脑,我要团结一切党派,我要恢复意大利共和国并且要巩固地占有这个美好的殖民地。”
在这次谈话以后,拿破仑走进海滨帐篷,给自己的秘书布尔延口授一封致克列别尔将军的信,授权克列别尔处理同敌人谈判并向敌人投降①的问题。
①1800年克列别尔签署的投降条约未经英政府批准,所以当时条约不生效。——俄文版编者
他的最后的命令称:
“士兵们:从欧洲得来的消息迫使我动身回法国去,我留下克列别尔将军统帅全军。你们很快就可以得到关于我的消息。离开我所亲爱的士兵对于我是很悲伤的,但这只是暂时的分手。我所留给你们的长官是极得政府和我的信任的。”
晚上七时大家上船。兰恩将军、缪拉将军、马尔蒙将军、帕尔瑟瓦耳和德囊先生带着一半卫队都登上“卡勒尔”号。这艘兵舰由杜马努舰长指挥。总司令、贝尔蒂埃将军、蒙日、别尔托列、布尔延和另一半卫队则登上“缪伊伦”号。这艘巡洋舰的命名是用以纪念一个在阿尔科附近阵亡的副官缪伊伦的,缪伊伦曾用自己的身体掩护了总司令。“卡勒尔”号则是纪念在1797年战争中在诺伊马尔卡(卡临提亚)附近阵亡的一位炮兵将军的。这两艘巡洋舰都漂亮堂皇,装备良好,能坚持战斗。可是,因为它们吃水比法国巡洋舰少两英尺,所以舰身虽长而阔,但受风的能力还是不好,在受到优势兵力追击时,它们不能甩脱追击者。两艘小三桅货船水下部份都镶有铜板,它们都是走得很快的。预定在万一碰到敌优势兵力追击时,就让两艘巡洋舰吸引敌船,利用这两艘小三桅货船开回法国。
这支小舰队于晚上九点钟出发,次日早晨六点钟开到亚历山大西三十法里的阿拉斯海角外边。可是日出以后,东南风很快就完全停息了,而常刮的西北风重新全力猛刮起来,这样连续刮了十五至二十天。有时一个昼夜只能前进二、三法里,而船舰有时还被吹得向后退。它们在海风吹刮下曲折行进。同时海流也冲击它们。在这个海里,海流使大家觉得自己仿佛是自西向东行进一样。陆军军官们逗弄海员,讽刺地询问他们什么时候可以在亚历山大停泊。受委屈的海军上将决定向坎迪亚航行,但当他向总司令提出建议时,总司令不同意他的建议,并命令海军上将尽可能地靠近海岸航行,甚至可以进入西德尔湾,以便更好地隐蔽起来。他还补充说:昼夜平分的时候很快要到了,那时候这些船舰是会前进的;在这些没有经历过的水面所耽搁的日子,将是一些胜利的日子,对外行人的嘲笑可以毫不理睬。海军上将宁愿听从这个命令,因为这番话和他所得的经验以及和他所知道的这个海的一切情况是相吻合的。最后,昼夜平分的季节风刮起来了。舰队绕着博恩海岬走了三、四天,每天走十三海里。它绕过非洲海岸以后,沿着撒丁岛海岸前进,随即进入公海,走近博尼法乔海峡的岸边,并沿着科西嘉海岸前进,直到阿维克修海湾的克罗瓦海岬。三桅小货船“佛尔厅”号由于不能确信这个岛①还是属于法国的,所以首先航入海湾和那儿的渔夫联络一下,然后发出入口信号。9月30日下午二时,舰队就在那儿停泊。乘客都登岸,恶劣天气把他们耽搁在那里七天。
①指科西嘉岛。——俄文版编者
1799年,特别是这一年七、八、九三个月所发生的各项事变表明,怎样的危险在威胁着祖国。儒贝尔在诺维战场上阵亡了!当拿破仑到达科西嘉的消息传开后,岛上各团体的首领都急忙赶到阿维克修来。总司令利用自己的威信调和了岛上各敌对党派的意见,并安抚了激荡的人心。10月7日,当舰队在科西嘉到普罗温斯之间的半路上行驶的时候,突然一阵猛烈的飓风(利别绰风)向它袭来。旋后飓风平息了。夜八时,舰队离土伦八法里,它加快前进——在浓雾中行进。根据兵舰炮声来判断,舰队已到达一个分舰队中间,并且已直接接近分舰队中的一些兵舰。还在科西嘉的时候就已得知:勃留伊的分舰队业已回到大洋,可见现在拿破仑这支小舰队是处在敌人的分舰队中。七点钟,浓雾刚消散一点,虽然为时不过一分钟,可是舰队判明:自己的所在地离七十四门大炮的主力舰不过只有大炮射程那样远。很难决定究竟应当怎样行动。以极其敏锐出名的海军上将下令转变一个航向,以便开回科西嘉去。总司令对他说道:“你这是做什么呢?后退你就暴露了自己。相反你应该向敌人方面冲过去!”这点作到了,没有引起任何怀疑。几分钟之后,雾幕新升起来了。这位海军上将作得很明智,他在阿维克修掳获了两艘轻快船费卢克①,船员都是本地人,擅长游泳。他打算把乘客移到这两支费卢克上,然后向克罗斯港开去,并规定务必在天黑以前赶到那儿。至于两艘巡洋舰则仍旧开回科西嘉去。但是这个计划未得总司令批准。总司令下令朝安提勃方向航行。过几点钟以后就明白了:已找到了正确的出路。敌人警戒的大炮射击声听不到了,看来敌分舰队已向科西嘉方面开去了。9日黎明,舰队在弗列尤斯海湾内的圣·纳法厄利亚对面抛锚。经过四十五天的航行以后,拿破仑安返法国。可以看出,在整个航行期间拿破仑完全信任海军上将,并且任何时候也未表现过惊慌不安。不论什么事情,他都胸有成竹。一路上他只下过两次命令,两次命令都拯救了他。他于1798年5月19日从土伦开航,1799年10月9日归来。他在欧洲之外一共呆了十六个月零二十天。在这短短的一年中,他占领了马耳他岛,征服了上、下埃及,消灭了两支土耳其军队,生擒了土军总司令,并缴获了他们的大批辎重和野战炮。他洗劫了巴勒斯坦和加里列,建立了规模宏大的牢固殖民地基础。他还把科学和艺术带回它们的发源地。
①费卢克,一种不大的有甲板的船。——俄文版编者
①湖泊。——俄文版编者
②单甲板船。——俄文版编者
要保证这三个军队登陆据点的防务,必须注意沿海岸的航行,而首先是注意邮船和商船的出发和到达,以便保持与法兰西的联系。为此目的必须:(1)占领阿耳·巴列土,该地有废墟、有水、有树木和良好的港湾;(2)占领港口和亚历山大之间沿海两个据点以便保护沿海岸的航行。尤利安炮台是能够充分保护罗泽塔航路的。在布鲁卢斯航路出口附近必须建立一座塔楼,塔楼上配置两门十八磅大炮、一门野炮和三十名驻防军,还需配置一艘用两门重炮武装的平底炮艇。炮艇能控制全湖,并能借塔楼掩护在湖口边停锚。在曼扎耳湖湖口附近的一些据点(迪巴、奥姆法腊和彼卢集伊等据点)也要照样作。这样一共配置了八门重炮、八门十八磅大炮、四门野炮和七百名士兵。我打算调派一些船舶到阿耳·巴列土和曼扎耳湖去。这些船舶在望见卡尔美山以后,就沿着沙漠边缘向提纳前进并开始在湖岸边卸货。
六、保卫埃及。可能袭击埃及的军队有:(1)集中在叙利亚的军队。他们从加沙出发,越过苏伊士地峡沙漠,而进入尼罗河流域;(2)在地中海沿岸登陆的军队;(3)上述两支军队配合行动:一支从加沙出发,侵入沙漠;而另一支在地中海沿岸登陆。土耳其军队将宁愿挑选第一种方法,而英**队则挑选第二种方法。如果提出第三种方法,那么,土耳其人将在沙漠方面行动,而英国人则从海上行动。
(1)冈比西、克谢尔克斯、亚力山大、阿姆尔和苏里曼皇帝,都曾率领军队经过沙漠(从加沙到彼卢集亚)侵入埃及。波斯王阿塔克西斯也曾率领两支军队进攻埃及,其中一支渡过沙漠,另一支在迪巴附近登陆,但是被击败了。他的一个继承人奥赫曾率领三支军队侵入埃及:第一支从海上进入尼罗河,在科罗维·布留赫附近登陆;第二支迂回彼卢集亚,准备围攻它;第三支向比尔·萨巴推进。埃及国王出兵抵抗在科罗维·布留赫登陆的部队,可是这支部队已在那里设防固守下来。奥赫集合他的三支军队,占领了民菲斯①和埃及全国。安提冈——亚历山大继承人之一——由陆路从加沙向彼卢集亚推进,而他的儿子则由海路前进,可是舰队不幸被暴风雨驱散了,致使远征失败。安泰奥赫在腊菲亚附近为托勤玫·厄韦尔格特所败,后者是越过沙漠去迎击的。圣路易和拿破仑都是以一支军队由海路进攻埃及的:前者在达米塔登陆,经过一年的战争,被击溃并为马木留克兵所俘掳;后者在马拉布特登陆,在头一个月中占领了整个下埃及和首都,不久以后又占领了全埃及。他消灭了马木留克人的政权。
①古王国时期埃及的首都。——译者
土耳其不再是一个国家了。它只是按照各巴夏的意见、利害和爱好进行管理的一些独立行政区的凑合。它不能像前些世纪那样提供震惊欧洲的庞大军队了。土耳其的军队既没有纪律,又没有组织;既没有受战斗训练,又没有战术修养。它有五、六万军队,其中半数是乘马的,而另一半则是徒步的。他们都用各种口径的步枪和各种冷兵器①武装着。可是他们只是一群乌合之众,而不配称为军队。土耳其只能提供像曾在塔博尔山附近作过战的那种样子的军队。在阿布基尔登陆的军队是由精锐的欧洲军队编成的。在六万土耳其军队中,留在作战队伍里的勉强够四万人,它经不住人数仅够六千的一师法军的攻击。它用它的前卫包围阿耳-阿里什,而把它的师团作纵深配置,把他们配置在扎维、腊菲亚和汉·尤努斯等水井附近;它需要二十天时间才能占领阿耳-阿里什,也需要花同样的时间才能占领卡提亚。这样,法军就有时间在卡提亚森林中集中,以等候沙漠边界的敌人。两万名东征军在占领了这样的阵地以后,就能打败二十万土耳其军队,把他们击退到沙漠中去。
①冷兵器指白刃战时所用的武器,如打击兵器(棍、锤)、砍劈兵器(刀、剑)、刺杀兵器(矛、枪、刺刀)等等。——译者
(2)如果英**队想单独占领埃及,他们就应当拥有三万五千名步兵、三千名骑兵、一千名炮兵和一批参谋人员。它必须在阿布基尔登陆,并要占领尤利安炮台、罗泽塔城和马迪亚湖。它这样保住了自己的交通线以后,就可以围攻亚历山大。它可能在法军完成兵力集中以前占领这座要塞,或者击溃法军,如果法军企图迫使它解围的话。随着亚历山大的被占领,法国将失去整个埃及。英国人将在不离开海岸边并且能望见自己兵舰樯桅的情况下,征服这个非常美好的国家,并且能够保证它在印度的殖民地不受侵犯。
可是,现在英国不能自由调配自己的军队,它必须利用它的军队去镇压爱尔兰和保卫葡萄牙。而为了派一支军队到尼罗河去作战,它必须在泰晤士河一带编练新军。这就得花费一笔巨款。
(3)因此比较可能的情况是:如果埃及遭受严重的侵犯,那么这个侵犯一定是个联合的军事行动。土耳其军队四、五万人越过沙漠,从加沙进到达萨利希亚,英**队一万五千人,其中包括骑兵和炮兵各五百人,在地中海岸登陆。两军总人数超过东征军人数一倍。什么季节最有利于采取这样的军事行动呢?英**队应当在海岸哪个地点登陆呢?这个军事行动应当在4月1日开始。土耳其军队应当向阿耳-阿里什推进,并在那里构筑堑壕,粮食和攻城辎重都由水路运送到那里;因为春分以后,海上风平浪静。占领阿耳-阿里什以后,它就进而围攻卡提亚,它在那里所必需的一切都可以由海路运来——这将在5月份做到。英国舰队将在达米塔碇泊场抛锚。舰队中包括一些装着二十四磅大炮和最大吃水量达十八英寸的炮舰。这些炮舰经三个湖口进入曼扎耳湖,然后控制这个湖,并和土耳其军队取得联系。于是英**队就占领了阿什蒙运河后面达米塔前面的阵地。英土两军如果不这么远道会师,也可以就近会合。这就是调动土耳其军队,让它从卡提亚出发,越过把曼扎尔湖和地中海隔开的沙洲(可架浮桥通过三个湖口),或者是让两军在湖前地区采取联合行动。
只要一判明敌人的这个计划,全部法军就应当朝萨利希亚集中。为此,它需要花几个星期,它必须撤出上埃及。它从萨利西亚兵营向阿耳-阿里什推进,以便给阿耳-阿里什解围并击溃土军;或者向卡提亚推进,如果阿耳-阿里什已被占去的话;最后,或者出击英军,以便在英军和土军会合之前进攻它。万一失败,它应准备经河口三角洲退往亚历山大。它可以防卫为尼罗河各支流所分割成许多块的这个地区,以赢得完成开罗撤退所必需的时间。它应保卫亚历山大至最后关头,因为时间是一天不同一天的,意外的事件可以改变民族的政治状况;最后,法军的抵抗愈坚强,那么它对英军的牵制就愈长久,而英军遭受的损失就愈益增大。
可是,英军如果不在达米塔登陆,而在阿布基尔登陆,那么情况对于法军就有利得多。在这种情况下,它必须在尽可能少的日子里,赶快在亚历山大附近集中兵力,并在英军占领阿布基尔炮台以前进攻它。如果法军获得胜利,埃及就可以得救。相反,如果它被打败,它就不得不把原有的兵力留在亚历山大,把其余的军队火速开往萨利希亚,以迎击土军,把后者击溃并把它驱逐到沙漠里去,然后再回过头来对付英国人。在这种情况下,祖国还是可以得救的。但是如果法军再被打败(被土军打败),那么它只有一条路可走,这就是把兵力集中在亚历山大,并在那里防守到最后关头。这个分析表明控制住阿耳-阿里什何等重要!我认为它是这个国家的前哨阵地,或者是它的要害之一。如果两支敌军一支跨越沙漠进犯,另一支在地中海沿岸登陆,那么控制住阿耳-阿里什就能隔开这两支敌军,迫使他们彼此远远离开。
七、政治。必须任命代办前往谢纳尔、埃塞俄比亚和达尔富尔等国。我向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建议派遣同样人员来埃及。他们和埃及的一切关系都是商业性质的。但是,除商业的目的以外,我还有一个目的——即是要获得深入非洲内地的方法,并组织每年一次的定期奴隶收买——名额一万名,年龄在十四岁至十八岁。两万名奴隶将编入军队,每连二十人,而其余的则组成以法军为核心的辅助部队。这种辅助部队可以代替援军,如果共和国不能派出援军的话。我已命令捕捉二千名年轻的马木留克奴隶——他们全是属于叙利亚的达官贵人的。可以毫不迟延地把他们分配到各个部队里去。
共和国派有领事驻在的黎波里;必须坚决地要求突尼斯和的黎波里政府派代办到开罗来。对于同欧洲建立联系这点来说,这些政府的代办是很有益的。
苏里曼苏丹被迫对法国宣战,谘议会对我们抱有好感。叙利亚军队和罗多斯军队的覆灭才使这位苏丹恍然大悟。这些军队是帝国训练最好的军队,他们之中包括了一些欧洲式的团队。他们全都覆灭了。按照法国方式训练出来的一些炮手和我们工人所铸造的八十门大炮,都成了土耳其政府的沉重损失。现在土耳其的眼睛睁开了,它见到俄国人就惊恐得发抖。可以写信给大维齐①,说我们并不想保留埃及归为己有,我们到达那儿只是把它当作赴印度途中的商队旅舍。每个月都有不少人路过开罗:巡礼者从麦加归来,渡过红海后在科瑟伊登陆,然后顺尼罗河而下到开罗,再到达米塔坐船。要以礼貌迎接他们,让他们同最倾向于我们的大舍伊赫交往,委托他们带信给土耳其政府。如果在大维齐身边有法国的代理人替你们递送情报和抵抗英国人的阴谋,那么你们就成功了。
①帝国宰相。——译者
你们应致力于教育军队,消除恶意造成的一些幻影。俄罗斯不是远征埃及的反对者。沙皇对待东征军的态度与其说是敌视,不如说是表示好感,如果东征军不损害他的名誉,不给他造成优柔寡断的声名的话。实际上,埃及是一个纷争之源,这个纷争之源现在和将来都迫使法国人和土耳其人作战。万一东征军失败并撤出埃及,那么两个民族的友谊会重新变成像法兰西士一世时代那样,因为土耳其人很明白我们对他们的领土并不感兴趣,我们只是对印度感兴趣。我们并不想在尼罗河玷辱新月徽,而是要在那里追击英国豹子。可见,俄罗斯任何时候都不会采取什么行动来反对这支军队。
只有英国人真的想不顾一切地把我们赶出埃及,可是他们已失掉了这个可能性。因为第二次联盟已在意大利、德国和北欧恢复了战争,他们需要在那里保持自己的兵力,以便有可能从各种事变中夺取好处。如果第二次联盟获胜而大陆和平恢复,那么英国就能够自由部署自己的军队,因为那时候它除了处理埃及问题和自己在印度斯坦的利益以外,就没有其他的念头了。不过到那时候它已无须土耳其政府的支援了。法国的胜利越是完满,土耳其政府就越发必须重视法国。
鼠疫是威胁军队最凶狠的敌人之一。其所以如此,是因为鼠疫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是因为它对士气发生了恶劣的影响,更因为鼠疫病人虽然痊愈了,仍旧会消极悲观。应该绝对不许违反马赛港的卫生规则并须仔细监督各医院及诊疗所。
八、甘托姆海军上将在他的紧急报告中确定8月24日为上舰日期。这是完全出人意料之外的。这个报告违反了总司令的计划。总司令原想把上船日期延缓两个星期,因为他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安排。可是犹豫不决是不合适的。8月19日日间,贝尔蒂埃将军命令德塞、克列别尔、梅努、缪拉、马尔蒙、贝西埃尔诸将军和研究院各委员(蒙日、别尔托列、德囊、帕尔瑟瓦耳)以及向导部队,叫他们用最快办法赶到亚历山大。大本营于当日晚间携带办公用具及行李到达尼罗河岸边上船,驶到美努法停泊,拉纽斯将军就在那儿指挥。23日到达腊赫马尼亚上岸。一批马匹已准备好。24日午后四时在亚历山大附近海岸的罗马兵营宿营。德塞和克列别尔都没有到达集合地点,前者在指挥上埃及的军队,后者驻在达米塔直到第二天才到。当时甘托姆海军上将催促大家上船。但大家把上船时间延迟到晚间,这使他如坐针毡。一艘英国横帆二桅船驶过他跟前,这艘二桅船下午三点钟在非常近的地方驶过去,它看到了停泊中的两艘巡洋舰,并发觉它们已准备开航。这艘二桅船立即向塞浦路斯岛驶去,大概是想把这个消息通知英国的巡航舰队。此后,很快就微微地刮起东南风来了。在8月间,即在每年通常刮西北风的季节里刮东南风乃是一种奇怪的现象。海军上将当即得出结论:这种微风能够把这几只船舰吹送到离开监视亚历山大的英国巡航舰队的活动范围约三、四十法里远的地方。拿破仑把给克列别尔将军的指示和给德塞将军的命令(要他利用冬季的恶劣天气回法兰西)都交给了梅努将军。他很想叫德塞随着自己一道走。梅努将军非常不快活,可是他对总司令绝对信仰,他知道总司令回欧洲去是多么重要。这一天,总司令在自己帐篷前面沿着被海浪浸湿的海滨浴场散步,就在这个地方他对梅努说:“我要回到巴黎去,我要驱散那群愚弄我们而不能治理共和国的律师。我将成为政府的首脑,我要团结一切党派,我要恢复意大利共和国并且要巩固地占有这个美好的殖民地。”
在这次谈话以后,拿破仑走进海滨帐篷,给自己的秘书布尔延口授一封致克列别尔将军的信,授权克列别尔处理同敌人谈判并向敌人投降①的问题。
①1800年克列别尔签署的投降条约未经英政府批准,所以当时条约不生效。——俄文版编者
他的最后的命令称:
“士兵们:从欧洲得来的消息迫使我动身回法国去,我留下克列别尔将军统帅全军。你们很快就可以得到关于我的消息。离开我所亲爱的士兵对于我是很悲伤的,但这只是暂时的分手。我所留给你们的长官是极得政府和我的信任的。”
晚上七时大家上船。兰恩将军、缪拉将军、马尔蒙将军、帕尔瑟瓦耳和德囊先生带着一半卫队都登上“卡勒尔”号。这艘兵舰由杜马努舰长指挥。总司令、贝尔蒂埃将军、蒙日、别尔托列、布尔延和另一半卫队则登上“缪伊伦”号。这艘巡洋舰的命名是用以纪念一个在阿尔科附近阵亡的副官缪伊伦的,缪伊伦曾用自己的身体掩护了总司令。“卡勒尔”号则是纪念在1797年战争中在诺伊马尔卡(卡临提亚)附近阵亡的一位炮兵将军的。这两艘巡洋舰都漂亮堂皇,装备良好,能坚持战斗。可是,因为它们吃水比法国巡洋舰少两英尺,所以舰身虽长而阔,但受风的能力还是不好,在受到优势兵力追击时,它们不能甩脱追击者。两艘小三桅货船水下部份都镶有铜板,它们都是走得很快的。预定在万一碰到敌优势兵力追击时,就让两艘巡洋舰吸引敌船,利用这两艘小三桅货船开回法国。
这支小舰队于晚上九点钟出发,次日早晨六点钟开到亚历山大西三十法里的阿拉斯海角外边。可是日出以后,东南风很快就完全停息了,而常刮的西北风重新全力猛刮起来,这样连续刮了十五至二十天。有时一个昼夜只能前进二、三法里,而船舰有时还被吹得向后退。它们在海风吹刮下曲折行进。同时海流也冲击它们。在这个海里,海流使大家觉得自己仿佛是自西向东行进一样。陆军军官们逗弄海员,讽刺地询问他们什么时候可以在亚历山大停泊。受委屈的海军上将决定向坎迪亚航行,但当他向总司令提出建议时,总司令不同意他的建议,并命令海军上将尽可能地靠近海岸航行,甚至可以进入西德尔湾,以便更好地隐蔽起来。他还补充说:昼夜平分的时候很快要到了,那时候这些船舰是会前进的;在这些没有经历过的水面所耽搁的日子,将是一些胜利的日子,对外行人的嘲笑可以毫不理睬。海军上将宁愿听从这个命令,因为这番话和他所得的经验以及和他所知道的这个海的一切情况是相吻合的。最后,昼夜平分的季节风刮起来了。舰队绕着博恩海岬走了三、四天,每天走十三海里。它绕过非洲海岸以后,沿着撒丁岛海岸前进,随即进入公海,走近博尼法乔海峡的岸边,并沿着科西嘉海岸前进,直到阿维克修海湾的克罗瓦海岬。三桅小货船“佛尔厅”号由于不能确信这个岛①还是属于法国的,所以首先航入海湾和那儿的渔夫联络一下,然后发出入口信号。9月30日下午二时,舰队就在那儿停泊。乘客都登岸,恶劣天气把他们耽搁在那里七天。
①指科西嘉岛。——俄文版编者
1799年,特别是这一年七、八、九三个月所发生的各项事变表明,怎样的危险在威胁着祖国。儒贝尔在诺维战场上阵亡了!当拿破仑到达科西嘉的消息传开后,岛上各团体的首领都急忙赶到阿维克修来。总司令利用自己的威信调和了岛上各敌对党派的意见,并安抚了激荡的人心。10月7日,当舰队在科西嘉到普罗温斯之间的半路上行驶的时候,突然一阵猛烈的飓风(利别绰风)向它袭来。旋后飓风平息了。夜八时,舰队离土伦八法里,它加快前进——在浓雾中行进。根据兵舰炮声来判断,舰队已到达一个分舰队中间,并且已直接接近分舰队中的一些兵舰。还在科西嘉的时候就已得知:勃留伊的分舰队业已回到大洋,可见现在拿破仑这支小舰队是处在敌人的分舰队中。七点钟,浓雾刚消散一点,虽然为时不过一分钟,可是舰队判明:自己的所在地离七十四门大炮的主力舰不过只有大炮射程那样远。很难决定究竟应当怎样行动。以极其敏锐出名的海军上将下令转变一个航向,以便开回科西嘉去。总司令对他说道:“你这是做什么呢?后退你就暴露了自己。相反你应该向敌人方面冲过去!”这点作到了,没有引起任何怀疑。几分钟之后,雾幕新升起来了。这位海军上将作得很明智,他在阿维克修掳获了两艘轻快船费卢克①,船员都是本地人,擅长游泳。他打算把乘客移到这两支费卢克上,然后向克罗斯港开去,并规定务必在天黑以前赶到那儿。至于两艘巡洋舰则仍旧开回科西嘉去。但是这个计划未得总司令批准。总司令下令朝安提勃方向航行。过几点钟以后就明白了:已找到了正确的出路。敌人警戒的大炮射击声听不到了,看来敌分舰队已向科西嘉方面开去了。9日黎明,舰队在弗列尤斯海湾内的圣·纳法厄利亚对面抛锚。经过四十五天的航行以后,拿破仑安返法国。可以看出,在整个航行期间拿破仑完全信任海军上将,并且任何时候也未表现过惊慌不安。不论什么事情,他都胸有成竹。一路上他只下过两次命令,两次命令都拯救了他。他于1798年5月19日从土伦开航,1799年10月9日归来。他在欧洲之外一共呆了十六个月零二十天。在这短短的一年中,他占领了马耳他岛,征服了上、下埃及,消灭了两支土耳其军队,生擒了土军总司令,并缴获了他们的大批辎重和野战炮。他洗劫了巴勒斯坦和加里列,建立了规模宏大的牢固殖民地基础。他还把科学和艺术带回它们的发源地。
①费卢克,一种不大的有甲板的船。——俄文版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