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拿破仑文选-法-拿破仑章节目录 > 第十四章 累欧本

第十四章 累欧本(2/2)

拿破仑文选-法-拿破仑作者:拿破仑文选-法-拿破仑 2017-04-13 11:48
散到后方去。

    贝尔纳多特将军在安排好卡尔尼奥耳的行政管理工作以后,奉命渡萨瓦河及木尔河,把部队集中到累欧本附近。他留下弗里安将军带领一千五百人来保证安全撤出阜姆和守住卡尔尼奥耳。弗里安带着这样少的兵力可能被敌人击退,这是容易预料的。他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防守伊臧措河,最后退到帕耳马诺瓦,以自己的兵力来加强那儿的卫戍部队。预料的事情果然发生了:4月15日,六千霍尔瓦提兵来进攻他。虽然他的每个士兵要对付四个敌人,但是他的部队还是打退了敌人,并使敌人受到很大的损失。然而这位将军懂得必须退出阜姆。4月19日当签定尤登堡停战协定时,他正在马迭里阿掩护的里雅斯特。这次事件象蒂罗耳事件一样,在威尼斯被人们过甚其词地加以宣传,成为这个国家引起武装暴乱因而招致灭亡的主要原因。

    在4月7日到12日这五天的停战期间,马塞纳师团布置在捷美临格山麓附近的布鲁克一带,前哨安在山前地带。大本营移到累欧本,驻在主教的宫殿中。塞律里埃师团占领格拉次,并使这个城堡作好战斗准备。这五天对部队休息是必要的,而且是非常有益的。停战期到13日届满,可是在早晨九点钟,商谈和平先决条件并负责签字的全权代表梅尔委耳特伯爵到大本营来了,陪同他来的有那不勒斯驻维也纳的公使加洛侯爵,他深受左右国家大事的皇后的宠信。停战有效期延长到4月20日,于是开始了商谈和约先决条件的会议。经过长久的讨论以后,于4月16日拟成了三个草案,这三个草案经法国全权代表的同意后送往维也纳。17日,在皇帝的侍从文岑特男爵送来维也纳政府的复文以后,对先决条件的主要条款和秘密条款均进行了核对。双方全权代表的秘书宣布,离累欧本一法里远的一个小村子为中立区。18日早晨,和约的先决条件议定书就在那儿签字。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政府把谈判的全权原是授给克拉尔克将军的,可是他还在都灵。他从都灵到大本营来需要时间。由于他18日不能赶来,所以,如同在其他许多场合下一样,拿破仑根本不考虑政府的授权,就亲自签了字。克拉尔克将军过了几天才到达大本营。

    奥地利全权代表在和约第一条里指出,奥皇承认法兰西共和国,他希望以此使我们感到高兴。拿破仑说:“我们要删去这一条。共和国象太阳一样,完全凭自身发出明亮的光辉,只有瞎子才看不见它。”其实,这种承认是有害的,因为如果有朝一日法国人民愿意恢复君主政体,那时皇帝就会借口说他已承认了共和国。

    在先决条件中规定:最后和约将在伯尔尼召集的会议上进行讨论,至于确立整个帝国①的和平问题,则将另行开会讨论,这个会可在德国某一城市中举行。

    ①即现今的里耶卡。——译者

    法国获得以莱因河为东北部疆界的保证。奥利奥河成为奥地利王室在意大利的领地与由伦巴迪亚、莫德纳、贝加摩和克雷莫纳组成的南阿尔卑斯共和国的分界线。威尼斯应获得斐拉拉、波伦亚和罗曼尼亚三个教区,以补偿它在大陆上所失去的领地。根据这个条约,曼图亚仍旧归皇帝所有,但南阿尔卑斯共和国获得了威尼斯的领土。法**队可以从米兰出发沿波河右岸开到威尼斯,并进入皮亚韦河一带,这样就使明乔河和阿迪杰河的战线以及曼图亚要塞失去军事上的重要性。而且,只要两个共和国愿意,就什么也不能阻止它们合并成一个国家。威尼斯在意大利大陆上没有一寸土地,完全象个海洋国家,已经存在九个世纪了,而这九个世纪正是它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不过,必须承认,这些条件是在仇恨威尼斯人的情况下产生的。

    这时,基尔默4月3日和5日写的快信恰好送到了。法军听到威尼斯人在后方干出凶杀事件以后,义愤填膺。威尼斯举起了暴动的旗帜,英国公使兴高采烈。圣马克的狮旗在他的游艇上飘扬。这位公使在那儿有着很大的影响。

    4月27日,加洛侯爵到格拉次,把皇帝批准的和约先决条件交给了总司令。

    之所以没有立即交换证书,是因为要等待督政府的批准,可是现在对于这种批准已无任何怀疑,所以法军撤出了斯提里亚省和卡尔尼奥耳省及卡林西亚省的一部分地方。皇帝的全权代表提出了一些新建议。拿破仑派参谋官列马卢阿把答复送到维也纳去。在那儿,他受到很有礼貌的接待。在法国革命时期,人们在这个首都第一次看见了三色帽徽。

    在格拉次的一次会议中,奥地利的一位全权代表受皇帝亲笔信上委托,向拿破仑提出:一旦缔结和约,奥皇就把德国一个拥有二十五万居民的公国赠送给他作为世袭领地,以防备共和国以后对他忘恩负义。总司令听了微微一笑。他请那位代表谢谢皇帝对他的关怀,但是他声明说,他不希望任何荣华富贵,如果这种荣华官贵不是法国人民赠送的话。

    德索耳准将奉命去巴黎报告谈判的情形。马塞纳将军奉命把和平的先决条件送交督政府。5月9日,马塞纳在巴黎受到隆重的接见。意大利方面军里所有出色的将军都先后携带战利品去过巴黎。只有这位在所有胜利战斗中都站在前列的马塞纳将军一次还没有去过。这次也把他的名字同盛大的全民欢庆联系起来,是完全公正的,因为这种欢庆正是法**队英勇无畏的结果。

    七

    意大利方面军的情况极为良好。根据4月19日点名的结果,它有步兵三万八千五百人,骑兵四千五百人,大炮一百二十门。全军总共四万三千人,集中在一个战场上,而且只要一天的行程就能够占领捷美临格山一带的阵地。在这次战争中,它只受到轻微的损失。帕耳马诺瓦、克拉根福和格拉次等要塞均已筑好工事,并备足了粮食,在这些要塞中,建筑了许多储藏各种物资的仓库。法军士气异常旺盛。在诺伊马克特战役中,只是马塞纳师团的三分之一的兵力参加了战斗,但是仅仅这一部分兵力就足以打败在坚固阵地上防守的奥军精锐部队。与此相反,大公的军队则很涣散:原来在意大利作战的军队几乎没有了;从莱因河调来的六个师也一个一个地被打垮了,它们的兵员大大减少。

    现在,拿破仑可以进入维也纳了,可是这不会带来任何好的结果。要坚守住维也纳也会有困难,因为莱因方面军不仅没有投入战斗,而且宣称它不能作战。议会和督政府意见不一致,甚至连督政府本身成员之间也意见分歧。**为力。舆论丧失了自己的作用。财政状况令人失望。莱因方面军仍然无钱发饷,困苦不堪。阻止莱因方面军渡过莱因河的最大障碍之一是国库发不出三、四百艾叩①给莫罗制造架桥用具。在旺代省为意大利方面军编组的团队原来每团为四千人,可是由于指挥不统一,到达米兰时,每团只剩下九百至一千人了。其余四分之三都在路上逃跑了。而政府却没有采取措施收集逃兵和补充军队。

    ①法国14至17世纪流行的金币和银币。——译者

    奥地利代表在最初几次会议中,同意让出比利时和莱因河左岸,但要求补偿。当法国代表提出他们可以在德国,例如在巴伐利亚得到补偿时,他们立即表示异议。他们说,在这种情况下,应当保障威尼斯共和国的宪法并巩固《金书》规定的贵族政治。因为不论在什么借口下,他们都不愿意让意大利共和国的领土从阿尔卑斯山及亚平宁山绵亘到伊臧措河及朱利恩阿尔卑斯山。他们的这种意见实际上意味着帮助威尼斯这个法兰西共和国的最顽固和最积极的敌人。这个敌人基于已发生的事件,知道自己所面临的危险。因此,它现在除了采取靠拢奥地利并与它联合的政策以外,根本不会采取其他任何政策。这样一来,奥地利将会与威尼斯的寡头政客结成反对意大利民主共和国的攻守同盟。如果真这样做的话,其结果就等于以巴伐利亚和威尼斯来扩大奥地利的势力。在督政府给克拉尔克将军的指令中,正如第十三章提到的那样,督政府授权给他签订和约的条件,对法国是大大不利的。

    但是,由于人民、政府和立法机关都希望和平,所以拿破仑就签订了和约的先决条件。

    八

    哥什刚刚奉命指挥松布尔-易斯方面军。他是个年轻人,能干、勇敢,而且功名心重。他指挥的是一支优秀的部队,计有八万人。他觉得自己对指挥这支部队是能胜任的。当他每次得到意大利战场上新的胜利消息时,他都激动得发抖。他通过每一个军使向督政府请求让他向德国进军。

    女兵也同他一样热情。甚至当地居民在从信件中得悉拿破仑迅速向维也纳推进和奥军退出莱因河的消息后,也在询问,为什么松布尔-马斯方面军和莱因方面军仍旧无所事事,以致浪费掉如此宝贵的时间呢。

    4月18日,哥什从诺伊维德桥上渡过莱因河。同时,商皮奥纳也从杜塞尔多夫出发,开进乌克腊特和阿耳田基尔亨。奥地利军队由克腊伊指挥。哥什向驻守海德斯多尔夫的克腊伊部队发动进攻,抓了几千俘虏,缴获了一些大炮和军旗,把敌军击退到美因河。4月22日,他开近法兰克福,这时克腊伊将军的司令部把贝尔蒂埃将军的紧急信件转交给他,通知他累欧本条约业已签字。于是他立即和奥军缔结了停战协定,把司令部移到弗里德贝克,并占领了尼达和韦茨拉尔两地。

    莫罗留在巴黎。他要求供给架浮桥的工具,以便在斯特拉斯堡渡过莱因河。可是,当莱因方面军的临时指挥官德塞将军获悉哥什已同敌军开战时,他就于4月20日早晨六点钟在斯特拉斯堡以下几法里的基耳什迭村架桥。21日清晨两点钟,法军渡过莱因河。当斯塔腊伊集中二万军队和二十七门大炮进攻法军的时候,莫罗急忙从巴黎赶来指挥作战。战斗很激烈。奥军全被击溃,法军俘获了二十门大炮和奥军一些士兵。

    奥军司令部办公室的所有车辆全被法军缴获。其中有克林格林将军的带篷大车,在这部车子中发现有皮什格鲁和康德亲王的来往信件。莫罗把这些信件私自保存了四个月,没有报告政府。

    在这次胜仗以后,法军向莱因河上游前进,并占领了克耳。它的先头部队已过了金济格河谷的奥芬堡。22日,意大利方面军的军使送来关于在累欧本签订和约先决条款的消息。于是莫罗停止了军事行动,与斯塔腊伊缔结了停战协定。

    莱因河一带的军事行动只在累欧本和约签订后八小时才开始的,而拿破仑则是在签订和约以后七天才收到他们开始行动的消息的。为什么他们不提早五天开始行动呢?为什么督政府最后还写信给拿破仑,叫他不要指望和莱因方面军协同行动呢?因为督政者精神不振,庸碌无能。共和国的领导人溺于营私舞弊,因此不能做出一点差强人意的成绩来。根据共和三年①宪法上的一项规定,地方金库可以不受政府领导。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和有害的,而且是只有现代立法者的形而上学才能够产生的一切思想中最荒谬的思想。只此一点就足以使共和国的生存受到威胁。

    ①1795年。——俄文版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