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拿破仑文选-法-拿破仑章节目录 > 第十二章 托连提诺

第十二章 托连提诺(2/2)

拿破仑文选-法-拿破仑作者:拿破仑文选-法-拿破仑 2017-04-13 11:48
当进行谈判的时候,法军和意军就从左右方包抄敌军阵地,敌军束手就擒。结果法军未发一枪,也未遇任何抵抗,就进入城寨。

    对待这批俘虏也和对待在谢尼奥所抓到的俘虏一样:让他们携带若干张传单各自回家。他们成了走在军队前头的一批新的宣传员。

    安科纳是威尼斯到布林迪西的唯一海港,在意大利的最东面但这个海港业已荒凉,设备很糟,甚至连巡洋舰也不能进港。拿破仑在这些日子里查明并决定改良这座要塞和修复这个港口所应做的一切。在意大利王国时期为修复港口做了许多工作。现在港口可以吞吐各种船舰,甚至可以容纳有三层甲板的船舰。安科纳有许多犹太人,他们象来自阿尔巴尼亚和希腊的伊斯兰教徒一样默守一些古老的有损自尊的习惯,这些习俗与好客风尚是不相容的。拿破仑首先关心的是把他们从这些习俗中解放出来。

    当时,虽然法军到来了,但人民却成群地慌忙伏在一尊流泪的圣母像的脚前。明理的公民把事情告诉拿破仑。蒙日奉命去了解情况。他报告说,圣母真的在流泪。法军命令圣母院院长把圣母像送到大本营来。这原来是用玻璃杯巧妙做成的一个戏法。次日,圣母像仍搬回圣母院,可是去掉了玻璃杯,因此她不再流泪了。搞这个骗人把戏的罪犯是一个神甫的助手,法军逮捕了他。他犯的是谋害军队和亵渎宗教尊严未遂罪①。

    ①下面一段谈改善流亡到意大利的法国神甫的地位的办法,从略。——俄文版编者

    六

    这时,梵蒂冈充满张惶失措的气氛。坏的消息接踵而至。起先,人们得知,曾被寄予很大希望的教皇军队,连一点抵抗也没有进行就被完全消灭了。稍后,报告法军到达各个城市的信使又传来关于居民情绪发生变化的消息。仇恨和宗教狂热病为友谊的感情和自由的渴望所替代了。布斯卡无可奈何地认识到:旺代省是不能凭主观愿望制造出来的,即使出现了旺代那样的非常情况,那也只有一些重大的错误作法才能使这种情况固定下来和持续下去。人们很快得知,法军已占领安科纳、罗烈托和马切腊塔,它的先头部队已到达亚平宁山脊。主教们却说:“法国兵不会来,他们逃跑了。”

    同时,在法恩札和安科纳获释的俘虏官兵,也在罗马各区传播他们对法军的信任。自由派抬起了头,并在本城出头露面。所有神职人员在失去任何希望的时候,就决计迁移到安全地方去。逃往那不勒斯的一切准备都做好了。

    当卡马耳杜耳骑士团团长到达梵蒂冈,并跪在圣父脚下的时候,教廷的马车已套好了。拿破仑在路过切泽纳时,曾遇见了这位团长,并得知这位僧侣深得庇护六世的信任。他委托团长前往教皇那儿,说服教皇,使他相信拿破仑决不想谋害他的性命;他对教皇很尊敬,教皇可以留在罗马。教皇只须改组他的内阁,派全权代表到托连提诺与共和国签订最后和约就行了。卡马耳杜耳团长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教皇感到宽心,他免去了不走运的布斯卡的职务,委派素以见解温和著称的多里阿红衣主教领导内阁。他打消了离开罗马的念头,派出全权代表来商谈最后和约并签订和约。

    督政府几次指示不准和罗马进行任何谈判。它认为应当取消教皇的世俗权力,不让他再过问世俗事务;认为不能找到更加清楚说明教廷罪行的其他机会了。督政府并且认为,希望与敌视共和国的各种原则到这样程度的教权派缔结真正的和约,是丧失理智的行为。毫无疑义,教皇的世俗权力和意大利的幸福是不相容的。经验证明,从教廷那儿既不应当期待什么顺从,也不应当期待什么善良意愿。但拿破仑认为,在没有进军那不勒斯和推翻那个国王以前,绝不能使罗马革命,也不能使它加入外帕丹共和国①。在那不勒斯王国里,如果只给宫廷造成若干麻烦,那么自由派的人数是够多的,但是要他们成为法军的依靠并给法军以真正的援助,那他们的力量是太弱了。那不勒斯宫廷感到,罗马的革命会使它的统治垮台。但是,要进攻那不勒斯,就应当有二万至二万五千名军队,而这完全不合拿破仑制定的在维也纳迫使奥皇接受和约的伟大计划。

    ①1796年在伦巴迪亚地区建立的共和国,1797年与内帕丹共和国合并,定名为南阿尔卑斯共和国。——译者

    七

    法军先头部队越过亚平宁山脉,停留在离罗马三站路远的地方。2月13日,大本营迁到托连提诺。红衣主教马帖伊、神职人员加列皮、勃腊斯基公爵和马西尼侯爵充任教皇的全权代表,于同一天抵达那儿。19日谈判开始。加列皮起来发言。这位大主教的特点是讲话噜苏,使人不得不听他的冗长的说教。罗马教廷是有罪的,它应当受惩罚;可是只有在剥夺它所侵占的土地或索取等价的赔款以后,才能惩罚它。三个教使区、乌尔比诺公国、安科纳区、马切腊塔省和佩鲁贾省当时已为法军占领。因此,在谈判基础确定以后,订立和约只用了五天时间。加列皮起先说,教皇的财政已完全破产了,但一谈到必须赎买一些地方或减少教皇让出的东西的数目的时候,他却找出资财来了。和约在大本营所在的修道院里签字①。

    ①和约全文从略。和约规定教皇放弃波伦亚、斐拉拉和罗曼尼亚三个教使区,并承担偿付法军军税的义务。——俄文版编者

    拿破仑长久坚持要罗马教廷撤销宗教裁判所。教皇代表向他说明,宗教裁判所已不是从前那个样子,现在与其说它是一个处理宗教事务的法庭,不如说它是一个警察法庭,并且火刑①也已废除了。拿破仑给这些论点以适当评价,可是拒绝为了讨好教皇而把这一条列入和约。教皇在私人通信中得知此事以后,特别伤心。拿破仑对教皇让出波伦亚、斐拉拉和罗曼尼亚三个教区以及承认法军有权在安科纳驻扎卫戍部队,表示满意。这就是他尊重教皇世俗权力的那个原则的结果。如果他象外帕丹的爱国分子所希望的那样,扩大这个新共和国的领土,把乌尔比诺公国、安科纳区、斐拉拉省和马切腊塔省合并给它,使它的边界建立在特朗托和亚平宁山,那它就会同那不勒斯王国接让,从而同这个国家的战争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即使法国和那不勒斯宫廷都不希望战争,战争也会发生。那不勒斯宫廷把法国同罗马教廷的谈判看得如此重要,以致它的大臣品亚迭利公爵从波伦亚起,一路跟随着法军大本营。这件事情足以说明这个宫廷的惊慌不安。这位公爵在才智上或是在能力上都没有缺点,可是在探听方法上却不择手段。有许多次,特别是在罗烈托和托连提诺谈判期间,人们碰见他躲在门边偷听,因而受到卫兵斥责而被撵走。

    ①火刑是宗教裁判所对“异教徒”使用的用火烧死的刑法。——俄文版编者

    八

    和约签字以后,总司令派维克多将军监督和约的执行情况,另派副官尤诺上校带一封表示敬意的信去见教皇。他自己就动身前往曼图亚。

    曼图亚在共和国管辖之下已经整整一个月了。所有医院里还是挤满了奥地利的伤病员。拿破仑住在公爵的宫殿里,在这里住了几天。他发现这个城市里有许多非常好的名画。他吩咐把这些画送到巴黎博物馆去。罗曼诺·朱里奥①在丁字形宫殿中所绘的优异壁画《泰坦大战》②使鉴赏家赞叹不已。艺术家委员会对于怎样把壁画拓印下来以及怎样运往巴黎提出了几个方案,但都有可能毁损这些杰作的危险。拿破仑下令设立工程处,派主任工程师沙斯卢将军改善筑城工事。当时工事最薄弱的地方是普腊迭拉和皮耶托利两区段。那儿立即开始加强工事,以便使这两个区段赶上一般水平。武装曼图亚的一切命令也都发出去了。

    ①罗曼诺·朱里奥(1492或1499—1546年)意大利名画家和建筑学家。——译者

    ②泰坦是希腊神话中男神乌兰(天)与女神盖雅(地)的儿子,是许多神的始祖。根据神话,泰坦与奥林比亚山上诸神大战(在所谓泰坦大战中)时失败,被贬入地狱。——译者

    然后,他前往米兰——意大利的行政和政治中心。这儿的舆论在发展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九

    在阿尔科会战期间,法国政府曾认为,意大利会一蹶不振,因此,拿破仑不得不郑重考虑这对法国局势会产生哪些影响。社会舆论很愤慨,并且不理解为什么把全部重担压在一个方面军身上,而这也就是说,为什么把全部荣誉仅仅授予一个方面军。意大利方面军本身对这一点也怨声载道。于是,政府终于决定认真来帮助它。督政府命令松布尔-马斯方面军的一个由六个步兵团和两个骑兵团组成的师和莱因方面军的一个实力与上述师团相等的师,越过阿尔卑斯山,以便使意大利方面军在当时正在酝酿着的新战争中有可能对敌军展开旗鼓相当的战斗。当时,意大利方面军正处于后来被它在里沃利附近打败的奥军威胁之下。可是,这些援军被拦阻在进军的路上。曼图亚受到很大的压力,使阿尔文齐可以加速行动。当里沃利和法沃里塔的胜利以及曼图亚的投降已经解除了对意大利的任何威胁的时候,援军才刚刚到达阿尔卑斯山麓。拿破仑从托连提诺回来以后,才检阅了这些新来的部队。他们都是精锐部队,士气旺盛,纪律严明。松布尔-马斯师团在贝尔纳多特将军指挥下,士兵在路上开小差的机会很少。莱因师团由德利马斯将军指挥,力量较弱,并且由于士兵中途开小差,受了很大的损失。这两个师名义上是三万人,但实际上只有一万九千人。这支援军到达以后,意大利方面军就能够采取各种作战行动,并能单枪匹马迫使维也纳宫廷放弃和英国的联盟。军到达以后,意大利方面军就能够采取各种作战行动,并能单枪匹马迫使维也纳宫廷放弃和英国的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