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拿破仑文选-法-拿破仑章节目录 > 第八章 阿尔科战役

第八章 阿尔科战役

拿破仑文选-法-拿破仑作者:拿破仑文选-法-拿破仑 2017-04-13 11:48
    一、阿尔文齐元帅率领第三批奥军抵达意大利。二、法军情况良好,意大利各族人民希望它胜利。三、布兰塔战役(1796年11月5日)。沃布阿慌忙退出蒂罗耳。四、卡列迪耶罗战役(11月12日)。五、军中怨言和士兵的各种情绪。六、法军夜间进驻朗科,在那儿通过浮桥过阿迪杰河(11月14日)。七、阿尔科战役:第一日(11月15日)。八、第二日(11月16日)。九、第三日(11月17日)。十、法军由阿迪杰河右岸威尼斯门胜利进入维罗纳(11月18日)。

    一

    只带着失败消息的维尔姆泽的信使们,老是紧跟在带着查理大公①胜利消息的信使们之后回到维也纳。在整个9月份里,奥地利宫廷都是在这种转喜为忧的情况中度过的。它从自己胜利当中所感到的满足,不能抵补从失败当中所感到的忧愁。德国是得救了,但意大利却丧失了,并且保卫意大利边界的军队也丧失了。老元帅和许多参谋人员,以及一些残兵败将,都只能靠困守曼图亚来维持生路。他们既陷入绝境,又受秋季疟疾病的传染,可能很快就会被迫打开城门向胜利者投降。御前军事会议感到必须着手作特殊的努力。它调集两个军团:一个军团向弗里乌尔进发,另一军团向蒂罗耳进发。御前军事会议把两军都交给阿尔文齐元帅指挥,并命令他前去解救曼图亚和维尔姆泽。

    ①他当时在德国。——俄文版编者

    二

    松布尔-马斯方面军和莱因方面军的失败很快就在意大利发生影响。既然两军在莱因河右岸不能站住脚,那么它们分出大批兵力来增援意大利方面军,这是迫切需要的。督政府作过许多诺言,可是很少履行。现在它毕竟从旺代方面军抽了十二个营,派来增援。援军分成十二个纵队,于9月和10月中抵达米兰。据传说,这些纵队每队都是兵员十足的一个团。如果真是这样,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援助。当然,在意大利的法国士兵并不需要特别的鼓励。他们完全信赖自己的首领,相信自己固有的优势。他们已获得优厚的薪饷,穿得好,也吃得好。炮兵是优秀而人数众多的,骑兵有精壮的马匹。

    意大利各族人民把自己的命运同法军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因为他们的自由和独立都依赖于法军。他们深信法国士兵比德国士兵优越,就象深信战胜博利厄和维尔姆泽的常胜将军比阿尔文齐元帅要高明得多一样。与7月的情形相比,舆论已大为改变了。当时听到维尔姆泽到达的消息,全意大利都希望他胜利,现在谁也不怀疑法军的胜利了。波河对岸的波伦亚、莫德纳和列则奥等地的舆论是这样的:人民认为,如果教皇的军队踏上他们的土地来威胁他们,他们就有足够的力量把敌人赶出去。

    三

    10月初,阿尔文齐和他的军队还在伊臧措河前面。可是到10月底,他已经把大本营移到科涅耳亚诺(在皮亚韦河的那一边)了。马塞纳的部队布防在巴萨诺,监视着敌军的行动。达维多维奇把自己一万八千人的军团(其中包括蒂罗耳民兵)集结在蒂罗耳。沃布阿师长所部一万二千人占领了阿维乔河,掩护着特兰托。奥热罗师团、骑兵后备队和法军大本营驻在维罗纳。

    按照阿尔文齐的计划,他需要在维罗纳和达维多维奇会师,然后从那儿向曼图亚前进。11月1日,他在皮亚韦河上建造了两座桥,分三路纵队往布兰塔河前进。马塞纳用进攻逼使敌人把军队拉开来。当他看清自己面前的敌军想过四万人的时候,立即放弃了巴萨诺的营房,往回渡过布兰塔河,开往维琴察。11月5日,拿破仑率领奥热罗师团和后备队也到达这儿与马塞纳会合。6日拂晓,法军对追赶马塞纳的阿尔文齐进行战斗。阿尔文齐的大本营已移到方塔纳。他的先头部队在利普塔伊指挥下,被派往布兰塔河右岸卡尔米尼亚地方,然后向普罗维腊将军指挥下的左翼靠拢。他的右翼在克瓦日达诺维奇指挥下占据了巴萨诺和维琴察间的阵地。米特罗夫斯基将军指挥驻布兰塔峡谷的监视军,而霍亨措列恩将军则指挥后备军。

    天将破晓的时候,马塞纳的部队开始进攻。经过几小时的战斗,把克瓦日达诺维奇、利普塔伊的先头部队和普罗维腊师团赶到了布兰塔河左岸,并使他们的兵力受到巨大损失,还捉了一些俘虏。

    拿破仑率领奥热罗师团追击克瓦日达诺维奇,直把他追到巴萨诺。当时已经是下午四点钟了。他认为,在这一天从桥上过布兰塔河并占领巴萨诺这个城市极为重要。但因为霍亨措列恩的部队开近了,所以他从后备队中抽调一旅人前去支援攻桥。不过这时由九百名霍尔瓦提人①组成的敌军营队在发觉自己已被截断后路时,退到了大路上一个村子里。后备旅旅长打算通过这个村子,他刚刚出现,敌军就用猛烈炮火射击他。因此,他不得不用榴弹炮来还击。村子拿下来了,霍尔瓦提兵被消灭了。可是后备旅在这儿耽误了两小时,当它到达桥边时,天已黑了。强渡就只好改到次日进行。

    ①又名克罗地亚人,今南斯拉夫的民族之一。——译者

    沃布阿奉令进攻阿维乔河右岸敌军阵地。11月1日,他进攻圣米克列和谢冈察诺。敌军是强大的,防守得很顽强。沃布阿未能获得全胜,次日重新攻击的尝试也未成功。不但如此,他本身反而受到反击,被迫退出阿维乔河阵地,并放弃了特兰托。他把兵力集中以后,占领了卡利阿诺的阵地。但拉乌当率领一支蒂罗耳部队沿着阿迪杰河右岸曲折前进,业已占据了诺米和托尔博列两地。看来,他的打算是向蒙特-巴利多和里沃利推进。沃布阿没有一兵一卒留在河的右岸,要打破敌军这个阴谋,他一点办法也没有。如果让敌人的阴谋得逞,那对于他的部队乃至全军的命运都有严重影响。

    这些消息在早晨两点钟送到大本营。不能再犹豫不决了,必须赶快向处在这样危险境地的维罗纳增援,放弃原来的计划,放弃任何佯攻的想法。总司令当前的打算是把阿尔文齐赶回皮亚韦河对岸,自己则沿布兰塔河谷向上游前进,截断达维多维奇军队的后路。司令部里的军官维尼奥尔上校奉令把一切可能调集到的军队都集中到维罗纳,再把他们派到科朗纳及里沃利去。他调集了刚刚从旺代省到达那儿的属于第四十一联队的一个营,并指挥他们阻住了向科朗纳前进的敌军第一批射手。第二天,茹贝尔率第四轻装步兵联队(从包围曼图亚部队中调出来的),也到达这个重要阵地来了。从这时起,就没有什么可害怕的了。沃布阿这时已在阿迪杰河上架桥,重新渡到河右岸,并牢固地占领了科朗纳和里沃利两处阵地。

    由布兰塔河开回来的法军,7日整天通过维琴察市。维琴察市民作为法军胜利的目击者,对于这种退却行动也不能理解。至于阿尔文齐方面,他在早晨三点钟也开始退却,想渡过皮亚韦河,可是他很快就从轻骑兵的情报中获悉法军撤退。于是他重新向布兰塔河前进;为了追击法军,他于次日渡过布兰塔河。

    拿破仑赶到沃布阿师团,在里沃利高原上召集全师讲话。他宣称:“士兵们!我对你们不满,因为你们既不守纪律,又不沉着,更看不出有勇敢精神。你们一个阵地也坚守不住。你们陷入惊慌失措之中。你们让自己被敌人赶出阵地。在那些阵地上其实只要有很少几个勇士就能遏止住整个敌军。第三十九联队和第八十五联队的士兵们,你们不是法国的士兵。参谋长,我命令你在他们的军旗上写上:“他们不再是意大利方面军的士兵!”

    声色俱厉的演说使那些老兵伤心流泪。纪律不能抑制他们的悲哀。许多手持荣誉武器的掷弹兵高声喊道:“将军,您责备了我们!请您把我们调到先头部队,您会看到第三十九联队和第八十五联队是不是属于意大利方面军的。”这样一来,拿破仑的话发生了令人满意的效力。于是,他对他们说了几句安慰的话。几天以后,这两个联队就给自己争得了荣誉。

    四

    阿尔文齐尽管在布兰塔河上受了挫折,但他的整个行动却获得最光辉的胜利。他占据了整个蒂罗耳和布兰塔河及阿迪杰河之间的广大地区。不过,最大的困难还在前面:这就是要在法军面前强渡阿迪杰河,并和达维多维奇会师。挡在这条前进道路上的是一个勇士兵团,他们在维罗纳前面还构筑了防御工事。从维罗纳到维琴察的大路是沿着阿迪杰河向前延伸的,到相距维拉诺瓦三法里的地方,它就向左拐弯,差不多成一直角的样子,笔直地通往维琴察。在维拉诺瓦有一条名叫阿耳波涅的小河穿过这条大路,它流经阿尔科,到阿耳巴列多附近流入阿迪杰河。

    由维拉诺瓦向左,有一个名叫卡列迪耶罗阵地的有名高地,占领这个高地就既可以掩护维罗纳,又可以从后方攻击在阿迪杰河下游曲折行进的敌军。拿破仑在布置了蒙特-巴利多的防务和恢复沃布阿所部的战斗力以后,决定占领卡列迪耶罗,以便使防务有更大的把握,并使法军地位更加巩固。

    11日下午两点钟,法军从维罗纳桥过河。韦尔德耶旅团走在全军前面,打败敌军先头部队并抓了几百名俘虏。黑夜到来时,他们占领了卡列迪耶罗高地的脚下。

    野营的火焰、侦探的情报和俘虏的口供,都证明对阿尔文齐的以下企图已不容任何怀疑:他准备进行会战,并且牢固地守住这些有利的阵地。他的左翼以阿尔科的沼泽地为依靠,右翼以奥利维托山和科朗尼奥洛村为依靠。这个阵地的左右两侧的地势都非常有利。他还构筑了几座多面堡和几座很坚固的炮垒来加强它。拂晓时,法军侦察了敌军战线:它的左翼是难以攻克的,右翼看来比较薄弱。突出在右翼前面的是一个小山,敌人由于疏忽,没有加以占领。为了利用敌人这个弱点,马塞纳师团奉令前去占领这个小山。旅长洛涅伊率一队射击手奋勇登山。可是由于他冲得太快,未能得到相继登山部队的及时支援,再加上壕沟阻碍了他的前进,结果他被敌人打败,成了俘虏。敌人发觉了自己的错误,随即改善了自己的阵地。

    再没有机会可以期望顺利地进攻这儿的敌人了。

    这时全线都在激战,炮火整日不停。天上下着倾盆大雨,土地湿透了,使法军炮兵一步也移动不了。而奥军则呆在阵地上展开极有效的射击。敌军几次试图进攻,都受到有力的回击。夜间,双方都在阵地上过夜。大雨仍同白天一样,整夜下个不停。因此,第二天总司令认为,最好退回维罗纳前面营房中。在这个战役中,双方损失是相等的。但敌人有理由自称胜利。它的前哨已接近圣米克列,而法军的处境则变得十分危险了。

    五

    沃布阿受了相当大的损失,他的部队剩下不到八千人。其他两个师经过布兰塔河上的英勇作战,并对卡列迪耶罗进行过徒劳无效的冲击,现在能战斗的人员也不过一万三千人了。大家都感到敌人在兵力上占了优势。沃布阿的士兵为了辩护自己退却无罪,竟说他们是以一对三同敌人作战的。毫无疑义,敌人也受了损失,可是他们人数上占优势,而且已顺利地占据了很大的地盘。他们有可能准确地计算出数量不多的法军的人数,并且因此不再怀疑自己能解救曼图亚和征服意大利了。在这种自我陶醉中,他们大量搜集和制造云梯,大有用冲击来夺取维罗纳之势。

    曼图亚的守军也活跃起来了。他们开始进行局部的出击,不断地搅扰围攻部队。围攻部队一共不过八、九千人,而守军有二万五千人,当然,其中有一万至一万二千人是病员。

    法军处境已坏到这个地步,以致他们无论对什么地方都不能采取攻势了。一方面是卡列迪耶罗阵地牵制着他们,另一方面是蒂罗耳峡谷牵制着他们。可是,即使敌军阵地允许他们采取什么行动来发动进攻,敌军人数上的优势也是大家都知道得很清楚的。这样就得把主动权让给敌人,而法军耐心地等待它采取行动。季节又太坏,一切调动都在泥泞中进行。卡列迪耶罗战役和蒂罗耳战役显然削弱了法军士气。不错,他们在对待人数相等的敌军时还保持着优越感,可是已经不相信自己能抗击在人数上占如此巨大优势的敌人了。许多勇士自进入意大利以来,在历次战役中业已负伤两三次。何况还有一种不好的情绪掺杂到中间来。他们说:“我们一支军队不能完成所有军队的任务,打败莱因方面军和松布尔-马斯方面军的阿尔文齐军队现在开到这儿来了。那两方面军现在却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为什么我们要完成他们的任务呢?如果敌军打败我们,我们就老着脸皮逃到阿尔卑斯山上去。如果我们打赢了,这个新的胜利会造成什么后果呢?我们将不得不再抗击一支同阿尔文齐一样的军队。这好比打败了博利厄又要打维尔姆泽,打了维尔姆泽,又要打阿尔文齐一样。在这种实力悬殊的战斗中,我们归根结蒂是一定会被打垮的。”拿破仑吩咐这样答复他们:“我们只须再努一把力,意大利就是我们的。敌人在数量上无疑超过我们。可是他们有一半是新兵。击溃敌人,拿下曼图亚,我们就成了一切的主人。我们的战斗,将这样结束:因为不仅意大利,而且全世界都依曼图亚的战局为转移。你们想到阿尔卑斯山上去,可是你们再也不能上那儿去了。你们已经从建立在不毛的山岩上的、覆盖着冰雪和满目荒凉的营房中走了出来,并且征服了美好的伦巴迪亚平原,你们就不能从这些繁华而亲切的意大利营房中,再回到冰天雪地里去了。一部分援军已开到我们这里,其余的正在途中。希望那些不愿继续作战的人,不要寻找无谓的借口,只要你们打垮了阿尔文齐,我保证你们都有前途……。”这些话唤醒了所有的高尚心灵,振奋了大家的精神,并逐渐引起一些和从前不大相同的情感。部队原来精神沮丧,希望退却,现在斗志昂扬,重申必须前进。他们说:“难道意大利方面军的士兵可以容忍这些奴才的挑衅和侮辱性的狂妄行为吗?”

    当时布里西亚、贝加摩、米兰、克雷莫纳、洛迪、帕维亚和波伦亚等地都知道法军受了挫折,所以那些还没有完全恢复健康的伤病员都开始出院归队。这些勇士当中有许多人的伤口还在出血。这种不平凡的景象令人十分感动。

    六

    11月14日,当夜幕到来时,维罗纳兵营终于开始作战斗准备了。三个纵队极其肃静地开始行动,他们穿过城市,从三座桥上越过阿迪杰河,到达河右岸整队。出发时间、进军方向(即撤退方向)以及没有下达平时在战斗前都要宣告的命令——所有这一切都说明法军是在撤退。这个撤退的第一步不可避免地就是撤掉对曼图亚的包围,并预兆着整个意大利的沦陷。居民中那些把自己新的命运的希望和法军胜利连结在一起的人,带着惶惶不安和紧张的心情,注视着法军的移动,因为后者带走了他们的一切希望。但是,法军不是沿着去彼斯基耶腊的道路前进,而是突然向左转弯,顺阿迪杰河而下。天亮以前,他们抵达朗科河。安德列奥西将军已经在这儿架好了桥梁。太阳刚刚升起时,军队简单地来一个左转弯,就不知不觉地(他们自己也觉得惊奇)到了河对岸。在追击维尔姆泽的时候,军官和士兵都曾经走过这些地方。这时,他们开始领悟到总司令的意图:“他想迂回卡列迪耶罗,因为这个地方从正面攻克不下;他鉴于在平原上不能以一万三千人对四万人作战,所以把战场移到这被辽阔的沼泽围绕着的几条大路上来。在这儿,光靠人数多少解决不了问题。可是,先头部队的勇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