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沿波河右岸进军(2/2)
《拿破仑文选-法-拿破仑》作者:拿破仑文选-法-拿破仑 2017-04-13 11:48
为惊慌。他急忙赶到大本营来。大本营负责人安慰他,使他相信法军愿意和大公友好相处,并说法军通过他的领地只是为了要到锡耶纳去。
6月29日,缪拉指挥先头部队离开富切基奥,迅速向里窝那前进,经过八小时到达那儿。他本来希望出其不意地捉获一批英国商人(他们有一百艘满载物资的商船停泊在里窝那港里)。可是这些人已事先闻讯躲到科西嘉岛各港口去了。
里窝那城原来计划只居住八千至一万居民。但这儿商业发展很顺利,居民已增加到二万多人,因此,建设了许多郊区街市。这些郊区街市把城外各堡垒前的斜坡都占满了。进入港口是很困难的,因为停泊场远离海岸,而且保护工作很差。港口中每年都要发生不少船只遇险事故。比萨港位于托斯卡纳河的主要河流——阿诺河河口,它的地位已为里窝那所代替。里窝那是佛罗伦萨的海港,英国人常来这儿,在这儿建设了一些仓库,用来储存自己的手工工场产品和从印度及其他各殖民地掠夺来的生产品。法军占领里窝那并破坏了这儿的外国商站,对伦敦商业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里窝那集中了一批从法国跑来的科西嘉流亡分子,他们有六百人。要断绝里窝那同科西嘉岛的联系是不可能的。许多间谍带着传单深入岛内。因此厄利奥特总督很快就感觉到这一点。在岛上爆发了多次起义。流亡分子是些有势力的人物,他们寄去的信札和他们临近岛屿,对于英勇的山民都是一种鼓励。流血的战斗接着发生了。英军每天损失许多兵员,它甚至没有足够的力量坚守岛屿。这样,法军可以不必担心他们来骚扰意大利海岸。10月间,曾提利和大批科西嘉流亡分子终于在科西嘉岛登陆,发动起义,赶走英国人,光复全岛。
托斯卡纳政府的里窝那港口司令斯帕诺基极其亲英。他的某些行为已超过能够容忍的限度。于是法军把他逮捕,送往佛罗伦萨,交给大公处理。
法国领事别尔维耳主管有关英国商业的一切有争论的案件。尽管从马赛和热那亚跑来的奸商很多,但法军金库还是获得了一千二百万法郎的收入。
法军留下沃布阿担任城防司令,他带二千人守卫这个城市。其余的军队都回头再越过亚平宁山脉和波河向阿迪杰河进发,以便和大军会师。
六
总司令应大公的邀请,从里窝那到达佛罗伦萨。他未带任何卫队就到了那儿,住在法国公使馆里;大公已派了一个近卫营作为仪仗队在那儿迎接他。他对大公的接待非常满意,并且十分好奇地参观了这个巨大而古老的都市中一切令人注目的东西。法军两次通过大公国,但都远离佛罗伦萨。由于法军严守军纪,所以没有引起本地居民的任何不满。托斯卡纳政府承认,英国人在里窝那的权力比它自己的还大。大家都不满意英国代表的傲慢无礼态度。
在大公邀请的一次午宴上,拿破仑获悉法军已攻克米兰城寨的消息(于6月29日投降)。由于那儿巨大的塔楼和残留下来的维斯康提宫都高出整个地区,有好几门大炮从那些建筑物上面扫射堑壕,所以法军修筑进路的工作耽搁了几天。但守军二千五百人最后还是全部投降。在城寨里找到了一百门大炮。这些攻城辎重立刻装上船,沿波河运往曼图亚。这些大炮连同在乌尔比诺堡垒和斐拉拉所缴获的大炮一起,使法军辎重库里一共拥有二百门大炮,并有充足的弹药储备。这个辎重库用来围攻曼图亚是绰绰有余的。
午宴以后,大公引导自己的贵宾参观了著名的佛罗伦萨画廊的艺术作品。拿破仑对梅迪琪的维娜斯雕像极为叹赏。解剖学家方塔纳引他看了一些极精美的蜡制人体模型,他也定制了若干个送回巴黎。
大公的宫廷大臣兼首相曼夫列迪尼是这位大公的老师,也是查理大公的老师。他是威尼斯的巴图亚人,曾任奥地利的曼夫列迪尼团队的名誉团长。他是一个开明人物,差不多懂得全部革命哲学思想,但他却不喜欢革命走极端。他始终抗拒罗马教廷的各种勒索,后者在利奥波尔德死后曾企图废除这个国家的一些法律。他是一个思想健全的人,很受大家尊敬。他暗地里力求使意大利得到独立。在这个国家里,所有那些心地光明和精神高尚的人,不论其职业和社会地位如何,无不充满着一种情不由己的强烈愿望:为了意大利这个美丽的国家的独立和复兴,宁可牺牲自己最宝贵的和最眷恋的一切。
七
拿破仑在佛罗伦萨作短期逗留后,动身前往波伦亚。他在那儿花了几天时间,把当地居民渴望自由的热潮纳入一定的轨道。卢戈发生了叛乱,居民和兵力单薄的法军间发生了冲突。别伊兰将军带一旅人赶到那儿,遇到闯入城中的四、五千农民的抵抗。他击溃了他们,拿下这个被抢劫一空的城市。伊莫耳的主教,即后来的教皇庇护七世(叛乱就发生在他的教区)曾试图开导盲目无知的群众,他说:“要把帝王的东西交给帝王,耶稣基督吩咐你们服从权力。”他甚至还打发厄迭斯主教(当时是他的副主教,后任牧师)到卢戈去,可是他白费气力。叛乱分子恭敬地接待他的使节,可是不听他的劝告。他们只服从暴力。
法军渡过波河,在河右岸只留下几个宪兵岗哨和若干仓库。居民对法军极抱好感,后方秩序交给国民自卫军维持就行了。莫德纳的摄政虽说已投降敌人,但他是无能为力的,列则奥和莫德纳的爱国者的势力比他强大得多。
八
曼图亚要塞司令是坎托迪尔利,他指挥罗卡文、罗捷耳米尼和武卡索维奇三位将军的部队,兵力为一万四千人,其中步兵一万二千人,骑兵五百人,炮兵六百人,地雷工兵一百五十人,水兵一百人。法军总司令的大本营由波伦亚移到罗韦尔别拉,围攻曼图亚的兵团的指挥塞律里埃就驻在这儿。
法军有几只大艇在下湖中航行。安德列奥西上校准备了大量的船只,想出其不意地占领要塞。已经有一千名掷弹兵上了船,他们预定凌晨两点钟在宫殿旁的炮垒和棱堡附近登陆,占领几道城门,然后放下圣若尔日大路上的吊桥,法军就可以循此进城。计划看来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拉哥茨上校(曼图亚人)同几个爱国者走在队伍前面引路。可是因为波河水位大大下降,下湖的水很快就大量流出去了,它的深度不够行船。法军船只被迫退到芦苇草中间,以免被要塞上的敌军发觉。夜间,船只在这儿搁浅,不能航行。次日晚上湖水更减少,因而这次进攻被迫中途停止。当时提出了要不要挖掘堑壕的问题。蒂罗耳的风暴即将到来了①。沙斯卢建议利用堑壕在十五天以内拿下要塞。他估计要塞的防务并不好,守军业已削弱。总司令也决心这样干。
①指奥国的援军。——译者
缪拉和达列曼两位将军率领部队在皮耶托利渡过下湖支流(这儿湖面很狭),经过激战后,占领了从皮耶托利到宫殿一带的淹水地区,还占领了米利亚策托的设防兵营。7月18日,所有天然障碍全被克服,面前只剩下一座普通的棱堡和积满水的宽沟。工兵将军沙斯卢决定构筑堑壕。至此,围攻已成为十分平常的围攻了。22日,堑壕从外崖坑道算起已掘了五十法尺长。敌军几次出击,企图阻延法军推进,但是无效。小规模战斗也是浴血斗争,但敌军每次反扑都被击退,并受了若干损失。杜庞上校率领掷弹营建立了特别的功绩。这位上校后来在远征埃及攻占开罗时,也立了战功。
九
奥军能采取攻势的时间快到了。拿破仑认为围攻曼图亚的战事进程可以放心,因此决定重新安排伦巴迪亚的内政,以便在新的战斗到来时候,能保证后方安全。他启程前往米兰,预定在攻势到来以前返回前方。
撒丁国王已经把自己的一切交给共和国支配。他交出所有的要塞。苏札、厄克集耳和迭蒙特等要塞都已平毁。亚历山大里亚在意大利方面军的控制之下。撒丁代办博尔格兹骑士留在米兰,但是国王还常常派圣马尔山伯爵到大本营来,或对国务加以说明,或请求给以必要的援助以维持国内治安。管理撒丁国务再没有比圣马尔山更可靠的人了。他的性格和个人品质也深得总司令的喜欢。圣马尔山伯爵出身于皮埃蒙特的名家望族,年龄在二十五岁至三十岁之间,是一个沉着,温和和有教养的人。他没有任何偏见,因此对事物有正确的见解。他内心反对奥国政治。他这种情绪一方面是继承祖先的,另一方面也是从亲身经验中产生出来的。
6月29日,缪拉指挥先头部队离开富切基奥,迅速向里窝那前进,经过八小时到达那儿。他本来希望出其不意地捉获一批英国商人(他们有一百艘满载物资的商船停泊在里窝那港里)。可是这些人已事先闻讯躲到科西嘉岛各港口去了。
里窝那城原来计划只居住八千至一万居民。但这儿商业发展很顺利,居民已增加到二万多人,因此,建设了许多郊区街市。这些郊区街市把城外各堡垒前的斜坡都占满了。进入港口是很困难的,因为停泊场远离海岸,而且保护工作很差。港口中每年都要发生不少船只遇险事故。比萨港位于托斯卡纳河的主要河流——阿诺河河口,它的地位已为里窝那所代替。里窝那是佛罗伦萨的海港,英国人常来这儿,在这儿建设了一些仓库,用来储存自己的手工工场产品和从印度及其他各殖民地掠夺来的生产品。法军占领里窝那并破坏了这儿的外国商站,对伦敦商业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里窝那集中了一批从法国跑来的科西嘉流亡分子,他们有六百人。要断绝里窝那同科西嘉岛的联系是不可能的。许多间谍带着传单深入岛内。因此厄利奥特总督很快就感觉到这一点。在岛上爆发了多次起义。流亡分子是些有势力的人物,他们寄去的信札和他们临近岛屿,对于英勇的山民都是一种鼓励。流血的战斗接着发生了。英军每天损失许多兵员,它甚至没有足够的力量坚守岛屿。这样,法军可以不必担心他们来骚扰意大利海岸。10月间,曾提利和大批科西嘉流亡分子终于在科西嘉岛登陆,发动起义,赶走英国人,光复全岛。
托斯卡纳政府的里窝那港口司令斯帕诺基极其亲英。他的某些行为已超过能够容忍的限度。于是法军把他逮捕,送往佛罗伦萨,交给大公处理。
法国领事别尔维耳主管有关英国商业的一切有争论的案件。尽管从马赛和热那亚跑来的奸商很多,但法军金库还是获得了一千二百万法郎的收入。
法军留下沃布阿担任城防司令,他带二千人守卫这个城市。其余的军队都回头再越过亚平宁山脉和波河向阿迪杰河进发,以便和大军会师。
六
总司令应大公的邀请,从里窝那到达佛罗伦萨。他未带任何卫队就到了那儿,住在法国公使馆里;大公已派了一个近卫营作为仪仗队在那儿迎接他。他对大公的接待非常满意,并且十分好奇地参观了这个巨大而古老的都市中一切令人注目的东西。法军两次通过大公国,但都远离佛罗伦萨。由于法军严守军纪,所以没有引起本地居民的任何不满。托斯卡纳政府承认,英国人在里窝那的权力比它自己的还大。大家都不满意英国代表的傲慢无礼态度。
在大公邀请的一次午宴上,拿破仑获悉法军已攻克米兰城寨的消息(于6月29日投降)。由于那儿巨大的塔楼和残留下来的维斯康提宫都高出整个地区,有好几门大炮从那些建筑物上面扫射堑壕,所以法军修筑进路的工作耽搁了几天。但守军二千五百人最后还是全部投降。在城寨里找到了一百门大炮。这些攻城辎重立刻装上船,沿波河运往曼图亚。这些大炮连同在乌尔比诺堡垒和斐拉拉所缴获的大炮一起,使法军辎重库里一共拥有二百门大炮,并有充足的弹药储备。这个辎重库用来围攻曼图亚是绰绰有余的。
午宴以后,大公引导自己的贵宾参观了著名的佛罗伦萨画廊的艺术作品。拿破仑对梅迪琪的维娜斯雕像极为叹赏。解剖学家方塔纳引他看了一些极精美的蜡制人体模型,他也定制了若干个送回巴黎。
大公的宫廷大臣兼首相曼夫列迪尼是这位大公的老师,也是查理大公的老师。他是威尼斯的巴图亚人,曾任奥地利的曼夫列迪尼团队的名誉团长。他是一个开明人物,差不多懂得全部革命哲学思想,但他却不喜欢革命走极端。他始终抗拒罗马教廷的各种勒索,后者在利奥波尔德死后曾企图废除这个国家的一些法律。他是一个思想健全的人,很受大家尊敬。他暗地里力求使意大利得到独立。在这个国家里,所有那些心地光明和精神高尚的人,不论其职业和社会地位如何,无不充满着一种情不由己的强烈愿望:为了意大利这个美丽的国家的独立和复兴,宁可牺牲自己最宝贵的和最眷恋的一切。
七
拿破仑在佛罗伦萨作短期逗留后,动身前往波伦亚。他在那儿花了几天时间,把当地居民渴望自由的热潮纳入一定的轨道。卢戈发生了叛乱,居民和兵力单薄的法军间发生了冲突。别伊兰将军带一旅人赶到那儿,遇到闯入城中的四、五千农民的抵抗。他击溃了他们,拿下这个被抢劫一空的城市。伊莫耳的主教,即后来的教皇庇护七世(叛乱就发生在他的教区)曾试图开导盲目无知的群众,他说:“要把帝王的东西交给帝王,耶稣基督吩咐你们服从权力。”他甚至还打发厄迭斯主教(当时是他的副主教,后任牧师)到卢戈去,可是他白费气力。叛乱分子恭敬地接待他的使节,可是不听他的劝告。他们只服从暴力。
法军渡过波河,在河右岸只留下几个宪兵岗哨和若干仓库。居民对法军极抱好感,后方秩序交给国民自卫军维持就行了。莫德纳的摄政虽说已投降敌人,但他是无能为力的,列则奥和莫德纳的爱国者的势力比他强大得多。
八
曼图亚要塞司令是坎托迪尔利,他指挥罗卡文、罗捷耳米尼和武卡索维奇三位将军的部队,兵力为一万四千人,其中步兵一万二千人,骑兵五百人,炮兵六百人,地雷工兵一百五十人,水兵一百人。法军总司令的大本营由波伦亚移到罗韦尔别拉,围攻曼图亚的兵团的指挥塞律里埃就驻在这儿。
法军有几只大艇在下湖中航行。安德列奥西上校准备了大量的船只,想出其不意地占领要塞。已经有一千名掷弹兵上了船,他们预定凌晨两点钟在宫殿旁的炮垒和棱堡附近登陆,占领几道城门,然后放下圣若尔日大路上的吊桥,法军就可以循此进城。计划看来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拉哥茨上校(曼图亚人)同几个爱国者走在队伍前面引路。可是因为波河水位大大下降,下湖的水很快就大量流出去了,它的深度不够行船。法军船只被迫退到芦苇草中间,以免被要塞上的敌军发觉。夜间,船只在这儿搁浅,不能航行。次日晚上湖水更减少,因而这次进攻被迫中途停止。当时提出了要不要挖掘堑壕的问题。蒂罗耳的风暴即将到来了①。沙斯卢建议利用堑壕在十五天以内拿下要塞。他估计要塞的防务并不好,守军业已削弱。总司令也决心这样干。
①指奥国的援军。——译者
缪拉和达列曼两位将军率领部队在皮耶托利渡过下湖支流(这儿湖面很狭),经过激战后,占领了从皮耶托利到宫殿一带的淹水地区,还占领了米利亚策托的设防兵营。7月18日,所有天然障碍全被克服,面前只剩下一座普通的棱堡和积满水的宽沟。工兵将军沙斯卢决定构筑堑壕。至此,围攻已成为十分平常的围攻了。22日,堑壕从外崖坑道算起已掘了五十法尺长。敌军几次出击,企图阻延法军推进,但是无效。小规模战斗也是浴血斗争,但敌军每次反扑都被击退,并受了若干损失。杜庞上校率领掷弹营建立了特别的功绩。这位上校后来在远征埃及攻占开罗时,也立了战功。
九
奥军能采取攻势的时间快到了。拿破仑认为围攻曼图亚的战事进程可以放心,因此决定重新安排伦巴迪亚的内政,以便在新的战斗到来时候,能保证后方安全。他启程前往米兰,预定在攻势到来以前返回前方。
撒丁国王已经把自己的一切交给共和国支配。他交出所有的要塞。苏札、厄克集耳和迭蒙特等要塞都已平毁。亚历山大里亚在意大利方面军的控制之下。撒丁代办博尔格兹骑士留在米兰,但是国王还常常派圣马尔山伯爵到大本营来,或对国务加以说明,或请求给以必要的援助以维持国内治安。管理撒丁国务再没有比圣马尔山更可靠的人了。他的性格和个人品质也深得总司令的喜欢。圣马尔山伯爵出身于皮埃蒙特的名家望族,年龄在二十五岁至三十岁之间,是一个沉着,温和和有教养的人。他没有任何偏见,因此对事物有正确的见解。他内心反对奥国政治。他这种情绪一方面是继承祖先的,另一方面也是从亲身经验中产生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