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人的条件-美-汉娜·阿伦特章节目录 > 20.工具和动物化劳动者

20.工具和动物化劳动者(2/2)

人的条件-美-汉娜·阿伦特作者:人的条件-美-汉娜·阿伦特 2017-04-13 11:46
,并尽可能地将自然的基本力量屏弃于人造世界之外,而不是谨慎地在人类技能的四周重重设防,以抵御自然的基本力量。这样,我们已经将自然力量连同其基本力量,引导进世界自身。结果引起了"制作"这一概念的根本变革:"生产"在以前一直被定义为"一系列分开的步骤",而现在则变成了"一个连续的过程",即传送带、流水线过程。

    在整个发展过程中,自动化是最近出现的阶段,它真正展现了"整个机械化发展史的辉煌"。尽管原子时代与核技术的发现过早地宣告了自动化的终结,可它仍理所当然地是现代发展的巅峰。核技术的第一代装备是各种类型的原子弹,即使原子弹数量不大,但一旦释放足够的能量,它就能够摧毁地球上所有的有机生命,现在已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其巨大的威力。这里就不是解放或释放基本的自然活动的问题了,而是在地球上、在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对付诸如发生在地球之外、宇宙之中的能量与力量的问题。这项工作已经开始,只不过是在核物理学家的研究实验室里罢了。如果当今技术是将自然力量引导到人类技能中去,那么未来技术也许是将环围着我们的宇宙空间力量导入地球的自然界之中。未来技术是将我们自人类社会伊始就众所周知的自然界构成要素进行同等程度地转换,还是其转换的程度大大超过现有技术已改变的人类技能的那种现世性程度,还将拭目以待。

    自然力量导入人类世界,动摇了这一世界的目的,即客体是人类制造工具、发明器械之目的。自然过程的形成无需人为的帮助,不经过"制造",而全凭自身成长为现今的状况的东西才是自然的东西--这里带有自然过程的特征。(这也是我们的词汇"自然"的真正含义,无论是追溯到拉丁字根nasci,即出生,还是返寻到希腊词源Physis,即从shsein而来,意味由-…产生,自我展示。)不像人类双手制造的产品必须一步一步地形成,生产过程也全然木同于加工成品的存在自身,自然物质的存在不是分割开来的,而是与形成它的加工过程相同一:譬如种子在某种意义上蕴含着它已"是"棵树的含义,假如树木得以存在的成长过程停止,那么树木就不再存在。如果我们透过人类的目的这一背景再次考察这些过程,即有意识地开始和明确地结束,那么它们便具有了自动主义的特征。运动的所有过程都是自我运动,并因此不受外界的故意干扰,我们称之为"自动的"。在由自动化引入的生产方式中,操作与产品之间的区别,连同"产品先于操作"(这是唯一取得目的之手段)就不再有意义并且已经变得过时。技艺者及其世界的范畴不能在此适用,如同它们曾不能适用于自然与自然的宇宙一样。这就碰巧解释了为什么现代的自动化鼓吹者往往坚定地反对自然机械主义的观点,反对18世纪的实用功利主义,其实这些都是技艺者单方面专注于工作倾向的鲜明特征。

    有关整个技术(即通过引入机器来改变生活与世界)问题的讨论,很奇怪地被误导到极端关注的机器给人类带来的是服务还是损害的歧途上。在此,我们假定设计每一个工具和器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减轻人类生活的重负和减少人类劳动的痛苦。它们的器具性也全然是从这种人类中心说的角度来理解的。但是,工具和器械的器具性与其生产对象联系得更为紧密,而且它们纯粹的"人类价值"受限于动物化劳动者对它们的使用。换句话说,作为工具制造者,技艺者发明工具、器械的目的是为创建一个世界,而非或至少不主要是用以帮助人类的生活活动。因此,问题并不在于我们究竟是机器的主人还是机器的奴隶,而在于机器是否仍在为客观世界及其事物服务,或者恰好相反,是否机器和它的自动运转过程已经开始统治甚至摧毁世界及其事物。

    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连续不断的自动化生产过程不仅摧毁了"由人脑指挥的双手代表着最佳效率"这一"无理假说",而且也否定了另一个重要的假设,即我们周围的世界万物都依赖于人类的设计,并且按照人类或者实用或者美观的标准建造而成。我们已经设计一些仍然能够满足特定的"基本功能",但是其外形却主要由机器的运作加以决定的产品,以取代实用和美观这两个评判世界的特征。"基本功能"当然是指人类的生物式生活过程的功能,因为别无其他功能而为基本的必需,而只有产品本身(不仅包括它的各种变化形态,甚至还包括它经过彻底转变所形成的一个新产品),将完全依赖于机器的生产能力。

    根据机器的生产能力来设计客体,而不是为生产某一特定客体而设计机器,这实际上完全颠倒了"手段一目的"范畴,如果这一范畴仍然具有意义的话。即使是最一般的目的(解放人类的力量),在过去通常有赖于机器,现在则被认为是次要的、弃置不用的目的。、因为机器的潜能有限,不足以"迅猛提高效率"。正如当今的事实指出的,再用"目的一手段"来描绘这一机器世界,就如同询问自然界这一问题--她产生种子以长成大树,还是产生大树以生成种子--一样毫无意义。同样道理,将大自然永不停息的进程引入人类世界这一持续过程--尽管很可能会毁坏作为人类技能世界的世界--很可能向人类这一物种提供生活之必需,其有效性和无限性正如自然本身于人在地球上建立起人造家园并在自然与他们自身之间树立起藩篱之前所做的那样。

    对由劳动者组成的社会而言,真实的世界已经被机器世界所取代,尽管这个虚假世界不能完成人类技能的最重要的任务,即给非永存生物构建比它们自身更加稳固和永久的居住场所。在连续不断的操作过程中,这个机器世界正在逐渐丧失其独立的现世性特征,而这一特征在工具、器械时代以及当今机器时代的早期都表现得非常明显。它所依赖的自然过程越来越同生物过程自身相关联,以致于我们曾经运用自如的机器开始"像海龟身上的甲壳一样成为人类身体的外壳"。从上述发展的有利角度来看,技术实际上不再是"有意识的人类努力的产品,以扩大物质力量,而毋宁更像人类生物性的发展,在这一发展中,人类生物体的天生组织被逐渐地移植到人类的环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