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人类理解论-英-洛克章节目录 > 第十章 把握力(Retention)

第十章 把握力(Retention)(2/2)

人类理解论-英-洛克作者:人类理解论-英-洛克 2017-04-13 11:45
    7 在记忆时,人心亦往往是有自动能力的——在这种二次知觉中(如果我可以这样说),或者说,在观察记忆中所贮的那些观念时,人心常不是仅仅被动的,那些昏沉图画的复现有时是以意志为转移的。人心常常来搜索一些隐藏了的观念并且把灵魂之眼转向那些观念。不过它们有时亦能自动地出现于人心、自动地呈现于理解前;而且常常被一些泛滥猛烈的情感由它们底黑暗洞穴里唤到光明之乡中,因为我们底感情常常把那些蛰伏而不为人所注意的各种观念唤到记忆中。此外还可以说的,就是观念虽贮于记忆中,而且有时为人心所唤起,可是它们在被记忆时,不止完全不是新的(“唤起”一词就含着不是新的意思),而且人心注意它们是先前的印象,而且把它们作为自己以前所认识的观念加以再认。因此,以前所印入的观念虽然并不永远在眼底,可是在记忆起来时,人们永久知道它们是早先印入的、是早先在眼底的、是早先为理解所注意过的。

    8 记忆方面有两种缺点,一为忘失,一为迟缓——在有智慧的生物中,记忆之为必要,仅次于知觉。它底关系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如缺少了它,则我们其余的官能便大部分失了效用。因此,我们如果没有记忆底帮助,则我们在思想中、推论中和知识中,便完全不能越过眼前的对象。不过记忆方面却有两层缺点:

    第一,它会完全忘失了它所贮的观念,使人完全无知。因为我们所以知道一件事物,乃是因为我有它底观念,因此,我如果没有这种观念,当然是一无所知的。

    第二,记忆底进程有时是很慢的,并不能把它所保存的各种观念,迅速地唤回,以供人心当下之用。这种迟缓的程度如果很大,就成了愚蠢。人底记忆如果有了这种缺点,如果不能把真正保存起的观念准备好,以供紧急之需,那他就几乎等于没有那些观念,因为它们都一样不能供自己底用。一个迟钝的人会因为费心来寻找能供他用的那些观念,以致失掉行为底机会,因此,他虽有那种知识,并不见得比完全无知的人幸福了许多。记忆底职务就在于把那些隐伏的观念供给于人心,以供它底当下用途。我们所谓创作、想象和敏捷,就是由于我们能在任何时候,把那些观念立刻唤起来。

    9 这两种缺点,在比较各人底记忆以后,就可以看到。不过我们若同被创造的高等灵物来比较,则一般的人类记忆还有一种缺点,因为那些灵物在记忆方面比人超过了万倍,因此,他们能时常观察过去的全部动作,甚至于他们所曾有过的一点思想亦完全消失不了。我们从上帝底无所不知,就可以相信这种可能性;因为上帝既然知道过去的、现在的、同未来的一切事物,而且能明悉我们心中的思想,那么我们如何能否认,上帝把他自己底才能,在被造物所能接受的范围以内,任意以若干分量分赐于那些光荣的神灵们——他底贴身侍卫——呢?据人说,稀世大才巴斯克(Monsieur Pascal)在他底康健未减以前,他底记忆是很可惊的,在他底清明时期中所做、所读、所想的任何事情,他一点亦不曾忘记。这种特权是人类所罕见的,因此,人们如果以常情来推理、以自己来衡量他人,或者竟不相信这回事。不过我们如果仔细加以考究,则我们底思想正可以因此扩大一点,正可以看到较高神明所具的更完全的记忆力。因为巴斯克底记忆仍不免受普通人心底狭窄性所范围——他底各种观念仍只是前后相续不是同时并陈的。至于各级天使或者有较大的眼界,有些天使底官能或者会把过去的一切知识,如在图画中似的,常常地同时呈现出来。一个能思想的人,他底过去的推论和思想如果不断地呈现在他底心中,则他底知识会得到不小的利益。因此,我们可以设想,高等神灵底知识既然可以在各种方面超过常人,那么他们亦可以在这方面超过我们。

    10 畜类亦有记忆——一些别的动物似乎亦同人一样有高等的记忆能力,能把进入心中的观念保持起来。我们且不举别的例子,但就鸟底学习腔调说,我就可以毫无疑义地相信,它们亦有知觉,亦能把观念保存在记忆中,亦能把它们当做模型用。因为我们既见它们努力来配合各种音节,那么它们如果对于那些音节没有一些观念,则它们如何使自己底声音契合于那些音节呢?我自然可以承认,在现实唱一个调所发出的声音或者可以在鸟底脑中机械地引起元气底一种运动来,而且那种运动可以一直继续到鸟翼底筋络内,使鸟机械地被一些声音所追迫以去;因为这种动作是可以保存物种的。不过我们并不能以此理由来解释,在奏乐时,那种音调何以能使鸟底声带机械地发生一种运动,使它底声音契合于外面的一种音调,因为这种摹仿对于鸟类底自体保存是毫无用处的;至于在调子奏完以后,鸟类何以亦能摹仿,那更是不能解释的。不止如此,鸟类如果没有意识和记忆,则我们万不能想象(更不能证明),它们何以逐渐能把自己底声音契合于昨日所奏的音乐;因为它们对那个曲调如果在记忆中没有观念,则那个曲调便不存在,亦不能做为它们所摹仿的模型,而且它们纵然屡屡试验,亦并不能合乎那个曲调。倘或照这样,则我们便不能解释乐管底声音在脑中所留下的痕迹何以在一起初不能产生出相似的声音来,而在它们逐次努力以后,才能产生出来;不但如此,我们亦一样不能解释,它们自己所发的声音,何以不能留一些痕迹,以供它们来摹仿,一如他们摹仿乐管底声音一样。在脑中所留下的痕迹何以在一起初不能产生出相似的声音来,而在它们逐次努力以后,才能产生出来;不但如此,我们亦一样不能解释,它们自己所发的声音,何以不能留一些痕迹,以供它们来摹仿,一如他们摹仿乐管底声音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