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忍恶无嗔(2/2)
《佛说四十二章经》作者:佛说四十二章经 2017-04-13 11:31
起 恨心,就会平安无事。
以上是佛法的忍耐功夫,下面我再讲世间法,儒家的忍耐功夫。
中国唐朝的时候,有一位叫娄师德的君子,他有一个弟弟,有一天,奉了朝廷(政府)的命令,要到很远的地方(代州)去做官。当哥哥的,知道弟弟向来脾气暴躁一点,所以他临别赠言,教诲弟弟:
「你这一趟出远门,待人接物都要用忍耐的功夫,不要发脾气。」
「哥哥,你放心!我向你保证,我一定会忍耐的。要忍到什么程度?纵然有人欺负我,把口水吐到我脸上,我就把它擦干了,绝对不会跟他计较,也不会同他吵架。」
这种功夫,在座诸位听到,会认为已经到家了,而且能够这样做,已经很好了。
但是,娄师德说:
「这样还不够,要知道,人家会吐你口水,心中一定是很生气的,他吐了以后,你马上擦掉,他心中依旧存着怒意,所以,你就不要去擦,让口水自己干好了,这样,他才会息怒。」
有句成语,叫「唾面自干」,典故就是从这儿来的。唾面自干还是世间贤人的操守,我们作为一个佛弟子,该如何忍辱才好?
以上是佛法的忍耐功夫,下面我再讲世间法,儒家的忍耐功夫。
中国唐朝的时候,有一位叫娄师德的君子,他有一个弟弟,有一天,奉了朝廷(政府)的命令,要到很远的地方(代州)去做官。当哥哥的,知道弟弟向来脾气暴躁一点,所以他临别赠言,教诲弟弟:
「你这一趟出远门,待人接物都要用忍耐的功夫,不要发脾气。」
「哥哥,你放心!我向你保证,我一定会忍耐的。要忍到什么程度?纵然有人欺负我,把口水吐到我脸上,我就把它擦干了,绝对不会跟他计较,也不会同他吵架。」
这种功夫,在座诸位听到,会认为已经到家了,而且能够这样做,已经很好了。
但是,娄师德说:
「这样还不够,要知道,人家会吐你口水,心中一定是很生气的,他吐了以后,你马上擦掉,他心中依旧存着怒意,所以,你就不要去擦,让口水自己干好了,这样,他才会息怒。」
有句成语,叫「唾面自干」,典故就是从这儿来的。唾面自干还是世间贤人的操守,我们作为一个佛弟子,该如何忍辱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