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论语》的魅力(3)(2/2)
《孔庆东谈文化》作者:孔庆东 2017-04-13 11:23
哎呀,现在的书还没读完呢,哪有功夫去读古代的书啊!不要这么认为。现代的书,有的刚生下来就死了——鲁迅说得更直接,他说:“诞生即死亡!”鲁迅批评某些著作,说这些书诞生即死亡,看不看都没用——而像《论语》这样的书,像《老子》、《庄子》这样的书,它永远都是鲜活的。所以不要把《论语》这种东西看成是老古董。孔子的话还适用于今天,甚至可以说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孔子的思想从来没有中断过,即使在我小时候那个“批林批孔”的时代。
我们在座的很多朋友都经历过“批林批孔”,那个时候我们就很不理解为什么批林还要批孔,为什么这俩事要弄到一块儿去。这是在当时不太能够理解的一件事,但是即使在那个时候,孔子的思想依然吸引着我们,甚至很多人是因为有了“批林批孔”运动才得以全面地接触儒家思想,当反面教材嘛。人家让你当反面教材,你可以当正面教材,你可以通过阅读接受它。我本人就是这样,我并没有因为我姓孔,从小就读四书五经,我没有!我出生一个工人家庭,小时候都是读《毛选》、读《林海雪原》、看样板戏、读鲁迅,读这些长大的。恰好是有了“批林批孔”——因为“批林批孔”要写作文啊,要写大批判文章啊,要写大字报啊——给了我一个机会,我就得以全面地接触孔子和孟子的思想。那时候叫他孔老二,我们同学给我起一外号叫孔老二。我一看他们的思想,我觉得说得都对啊,这话有什么错吗?没什么错嘛!“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觉得这话为什么要批判呢?这不是很好吗?由此我才知道这些话原来不是我爸说的啊,我原来以为这话是我爸说的呢。我家一来客人我爸就说:“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还觉得我爸挺有学问,后来知道不是我爸说的,是他“剽窃”别人的。我才知道原来这些话都是有根的。
我们在座的很多朋友都经历过“批林批孔”,那个时候我们就很不理解为什么批林还要批孔,为什么这俩事要弄到一块儿去。这是在当时不太能够理解的一件事,但是即使在那个时候,孔子的思想依然吸引着我们,甚至很多人是因为有了“批林批孔”运动才得以全面地接触儒家思想,当反面教材嘛。人家让你当反面教材,你可以当正面教材,你可以通过阅读接受它。我本人就是这样,我并没有因为我姓孔,从小就读四书五经,我没有!我出生一个工人家庭,小时候都是读《毛选》、读《林海雪原》、看样板戏、读鲁迅,读这些长大的。恰好是有了“批林批孔”——因为“批林批孔”要写作文啊,要写大批判文章啊,要写大字报啊——给了我一个机会,我就得以全面地接触孔子和孟子的思想。那时候叫他孔老二,我们同学给我起一外号叫孔老二。我一看他们的思想,我觉得说得都对啊,这话有什么错吗?没什么错嘛!“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觉得这话为什么要批判呢?这不是很好吗?由此我才知道这些话原来不是我爸说的啊,我原来以为这话是我爸说的呢。我家一来客人我爸就说:“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还觉得我爸挺有学问,后来知道不是我爸说的,是他“剽窃”别人的。我才知道原来这些话都是有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