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论语》的魅力(2)(2/2)
《孔庆东谈文化》作者:孔庆东 2017-04-13 11:23
经开会讨论,说到了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人类需要什么思想?研究来研究去,最后他们一致认为,说人类二十一世纪最需要的思想就是孔子的思想。这是八十年代初期,而那个时候咱们中国还在奋力地向西方学习。我们之间有个认识上的错位,那么今天呢?基本上东西方都达成了一种共识,认为孔子的思想是二十一世纪人类思想中最为重要的核心部分。这也是我讲的《论语》是人类最重要的思想文化的这一观点。
《论语》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源泉
回到我们中华文明的范围里来说,《论语》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源泉。中华文明到底是什么?不容易说清楚,一个伟大的文明结构复杂,不像一个小部落、一个小民族,三言两语就说清楚了。学者们一般认为中华文明是多元的,也有人去具体解释它的多元性,有人说是儒释道互补(儒家、道家、佛家)。但是在这个互补的格局中,这些成分并不是等量齐观的,它们有主有次,那么我认为对中华民族起了最重要作用的是孔子的思想。
儒家思想是有一个历时性发展过程的,发展到后来有它僵化的一面。在孔子那个时候,儒家思想是一眼鲜活的山泉,是非常鲜活的。你看看《论语》里面,孔子是非常幽默的、非常平和的、非常辩证的,你看看孔子跟他的学生是怎么对话的;不像我们今天上课这样,大家老老实实一排一排坐着,一个叫老师的人在前面站着,给大家灌输某种思想。有时候为了“衬托”他的威严,后面还弄一块黑板,这都属于现在的教育方式,太单调、太僵化,孔子从来没有这样上过课。孔子那个时候,中华民族的思想是处在最活跃、最鲜活的时期,后来他的弟子们一代一代发展,儒分为八,儒家分了七八种。那么在孔子那里,他的思想是兼容并包的,上课的方式对人的思想是有影响的。
《论语》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源泉
回到我们中华文明的范围里来说,《论语》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源泉。中华文明到底是什么?不容易说清楚,一个伟大的文明结构复杂,不像一个小部落、一个小民族,三言两语就说清楚了。学者们一般认为中华文明是多元的,也有人去具体解释它的多元性,有人说是儒释道互补(儒家、道家、佛家)。但是在这个互补的格局中,这些成分并不是等量齐观的,它们有主有次,那么我认为对中华民族起了最重要作用的是孔子的思想。
儒家思想是有一个历时性发展过程的,发展到后来有它僵化的一面。在孔子那个时候,儒家思想是一眼鲜活的山泉,是非常鲜活的。你看看《论语》里面,孔子是非常幽默的、非常平和的、非常辩证的,你看看孔子跟他的学生是怎么对话的;不像我们今天上课这样,大家老老实实一排一排坐着,一个叫老师的人在前面站着,给大家灌输某种思想。有时候为了“衬托”他的威严,后面还弄一块黑板,这都属于现在的教育方式,太单调、太僵化,孔子从来没有这样上过课。孔子那个时候,中华民族的思想是处在最活跃、最鲜活的时期,后来他的弟子们一代一代发展,儒分为八,儒家分了七八种。那么在孔子那里,他的思想是兼容并包的,上课的方式对人的思想是有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