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文学艺术 > 孔庆东谈文化章节目录 > 第七章 当代中国人怎样读书(2)

第七章 当代中国人怎样读书(2)(2/2)

孔庆东谈文化作者:孔庆东 2017-04-13 11:23
东西要是有价值的话,还是值得的啊,关键是它本身没有价值。玩电子游戏之后,你本身更不会打仗,出门照样能被人揍一顿。所以我们现在都被一些虚拟的东西给蒙蔽住了,导致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无能。别看我现在是大学教授,三五个小伙子打不过我的,所以在北大、清华这些大学校园我可以横着逛,多数人不知道我是教授。新同学有时候觉得我是学校的电工!人要活到这份上,内容是教授,外表是电工。这就是把虚拟和现实分开。

    什么是真正的书

    我们说回“书”。在古代,“书”本来是动词,是“写”的意思。后来把那个动作写出来的东西叫做“书”,动词变成名词。但是还不是现代的“书”,在古代是指“书信”。高中一篇课文——《与妻书》,是一篇催人泪下的动人书信。在古代要是把文章都装订成册,那是得非常非常的经典才值得这么做的,因为古代印刷成本很高,导致“书”其实是高端的文化产品。

    古人说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有学问,拿今天来看是不可能读得完的。但是实际上古代的五车书并不多,那时候“车”是牛车、马车等小车,而且都是一卷卷的竹简。一卷几千字,一车下来也就十万字以内。所以学富五车是可以做到的,一个人十几二十年下苦功夫,五车书就能拿下来了。杜甫有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的一卷不是指现在的一本书,几千个字在古代就是一卷书了,今天我们用二十年的时间可以做到读书破万卷。所以从数量上,古人读的书不一定比我们多,但是古人为什么比我们强呢?因为他们读的是精品,不是精品的很快就被淘汰,凡是留下来的都是好东西。到了今天印刷术发达了,但是每印一页书我们可以想象一片树林倒下,如果印出来的书没有价值,你不是造孽么?所以我觉得一定是值得印成书的内容才能去破坏环境,你产生的价值应该大于砍掉的那些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