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2/2)
《回顾-美-爱德华·贝拉米》作者:回顾-美-爱德华·贝拉米 2017-04-13 10:59
来说,它损失了对这个人所花的生活维持费和教育费,而美国则凭空得到一个劳动力。因此,美国就得把费用偿还英国。同一原则,虽因不同情况而有所差别,却能普遍适用。如果这个人在迁居时即将到达退休年龄,收容他的国家就可以得到津贴。至于神经不健全的人,如果他们迁居,则必须由原有国家充分保证其生活供应。大家认为最好由每个国家自己对他们负责。除了这些规定的限制外,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有权迁居,不受限制。”
“可是单纯的游览旅行和参观访问,又怎么办呢?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不使用钱币,而他们自己享受生活供应的条件又不适用于异邦人,那么在这样的国家里,一个异邦人又怎能旅行呢?他本人的取货证在别的国家里当然无效了。这样,他怎能不靠借债生活呢?”
“一份美国取货证,”利特医生回答,“正像从前的美金那样,在欧洲也是通用的。从前美金可以兑换成旅行所在地国家的货币,现在取货证也完全一样。一个在柏林的美国人可以把他的取货证拿到当地国际委员会的办事处去,全部或部分换成德国的取货证,这笔费用通过国际转帐,就由美国偿付德国。”
“也许韦斯特先生今天高兴到‘大象’去吃晚饭吧,”当我们离开餐桌时,伊蒂丝说道。
“这是我们给我们这一区的公共食堂取的名字,”她的父亲解释道。“昨天晚上我曾说过,我们的伙食不但由公共厨房供应,而且在食堂吃饭,招待会更周到一些,饭菜的味道也更好一些。每天早午两餐,一般都在家里吃,免得出门麻烦;不过晚餐总到外边去吃。从你来了以后,我们就没有这样做了,那时觉得最好等你熟悉一些我们的生活再说。你看怎么样?今天到餐厅里去吃晚饭,好吗?”
我说,我是非常高兴去的。
过不多久,伊蒂丝跑到我跟前含笑说道:“昨天晚上,我一直在想,用什么办法能使你觉得住在这里就像住在自己家里一样,好让你更了解我们,更熟悉我们的生活方式,结果我想出了一个主意。如果我把你介绍给你同时代的几位很有风趣的人,而且我相信是你一向很熟悉的人,你觉得怎么样?”
我含糊答应着,说这当然很好,可是我不明白她怎么能办得到。
“跟我来,”她微笑着,“看看我说的话是不是能办到。”
由于受到太多的震惊,我对于意外事件的敏感性已经很麻木了,不过还是怀着几分惊疑的心情,跟她走进一间从未到过的房间。这是一间小巧舒适的房间,四周都是摆满书籍的书架。
“你的朋友们都在这儿,”伊蒂丝指着其中一个书架说道。我一眼望去,看到书脊上的一些名字:莎士比亚、密尔顿、华兹华斯、雪莱、丁尼生、笛福、狄更斯、萨克莱、雨果、霍桑、欧文,以及其他二十来个在我那个时代以及任何时代都可以称为伟大作家的名字,这时我领会到她的意思了。在某种意义上,她的诺言确实是兑现了,因为对比之下,如果她真把我的老朋友找来,那倒反会使我失望了。她替我介绍了一群朋友,而我从上次同这些朋友相处以来,已经隔了一个世纪,但在这段时间里,我和他们都一点也没有衰老。我觉得他们的精神还是那么崇高,他们的才智还是那么敏锐,他们的欢笑和哭泣还是那么令人感动,这和我在前一世纪中欣赏他们作品时的感觉完全一样。不管我和自己过去的生活在时间上有多大一段距离,只要有了这些好伴侣,我就不寂寞了,也不可能再寂寞了。
“我把你带到这里来,你高兴吧?”伊蒂丝笑容满面地大声说,因为她从我的神色上看出她的尝试成功了。“这是不是一个好主意,韦斯特先生?你看我多么笨,以前就没想到这点!现在,就让你同你的老朋友们在一起吧,我知道目前不管谁来陪你,你都会觉得不如他们的。可是你得记住,千万不要因为有了老朋友就忘记了新朋友呀!”她笑着向我提出警告以后,便走开了。
我面前这许多人名中最亲切的一个名字把我吸引住了,于是我伸手拿起一本狄更斯的作品,坐下来看。在这个世纪——我指的是十九世纪——的作家中,他是我最喜爱的一个,在我以往的生活中,我很少有一个星期不拿他的某本作品来消遣的。我所熟悉的任何一本书,在我现在的环境中读来,都会给我一种奇异的印象。我对狄更斯作品特别熟悉,而这些作品又能使我联想起以前的生活,因此,他的作品便有一股力量,能够通过对比的方式来加深我对目前环境的那种新奇的感觉,这股力量是其他作品无法比拟的。但是不论一个人的环境多么新奇,由于一般人的倾向都是很快就为环境所同化,因此,他几乎一开始就会失掉客观观察环境和充分判断新奇事物的能力。对我说来,这种能力本来是已经麻木了,但是狄更斯的作品却使它恢复正常,因为通过这本作品所描绘的事物,我又恢复了以前的观点。现在我用一种以前不可能有的透彻的眼光来观察过去和现在,就像观察两张放在一起对比的照片一样。
这位十九世纪伟大小说家的天才,就像荷马的天才那样,确实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可是他所描写的凄恻故事的背景、穷人的悲惨遭遇、权贵的罪恶、社会制度的残酷无情等等,都像萨尔西①和萨伦②、凯里布笛斯③和赛克罗普斯④那样,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①萨尔西(Circe),荷马所作《奥德赛》中的妖女,曾把尤列西斯的伙伴变成猪。——译者
②萨伦(Siren),荷马所描写的半人半鸟的海妖,常用美妙歌声诱杀经过附近的海员。——译者
③凯里布笛斯(Charybdis),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怪物,据说是指意大利墨西拿(Messina)海峡巨岩对过的大漩涡。——译者
④赛克罗普斯(Cyclops),荷马传说中的独眼巨人。——译者
我坐在那里有一两个钟点,面前摆着狄更斯的小说,其实只不过看了几页。书中的每一段、每一句都启示了业已实现的世界变革中的某些新面貌,使我陷入了沉思遐想。我在利特医生的图书室里这样沉思着,后来当我对自己通过如此奇异的方式而看到的宏伟景象逐渐有了一个更清晰更完整的概念时,我对命运那种像是玄妙的安排,深深感到惊异,因为它竟给予一个无权享受或毫不相干的人以一种权力,使他在同代人当中能够单独在近代的新世界上生存下去。我不像左右的许多人那样,他们不顾蠢人的讥笑和好心人的误解,不但预见过这个新世界,而且为它尽过力量。真的,如果能让那些具有先见的、坚苦奋斗的人们之一看到自己理想的实现并感到满足,应该说是更合理的了。例如他就屡次预见到我所看见的这个世界,而且以诗歌加以颂扬,这决不是我能同他相比的。这些诗歌,在最近这些离奇的日子里,一再在我心中回响:——
我凭借人类最远大的眼光,向未来展望,
看到了世界的远景和一切将要出现的奇迹;
一旦战鼓停息,军旗偃藏,
人类的议会厅里将出现世界联邦。
那时依靠大众的良知,在这块国土上不再有人愁伤,
慈爱的大地怡然沉睡,人们在同一法律下共享自由。
我从不怀疑,一个永恒的信念一代比一代增强,
人们的思想随着时光的消逝将愈益明朗。
尽管他在晚年,像先知们通常在消沉和疑虑的时刻所表现的那样,曾经一度对自己的预言失去信心,那也未可厚非,因为他留下的语言却永久证明了一个诗人心中的预感和充满信念的远见。
我一直逗留在图书室里,几个钟点以后,利特医生来找我了。“伊蒂丝把她的主意告诉我了,”他说,“我觉得这办法很好。我在猜,你会先看哪个作家的书。啊,狄更斯!那么,你喜欢他啰!我们现代人在这点上也和你一样。根据我们的标准来判断,他比他同时代的所有作家都更伟大。这不是因为他的文学天才最高,而是因为他的伟大心灵是和穷苦的人们息息相通的,并且把拯救社会牺牲者的任务当作自己的责任,用他的笔来揭露社会的残酷和虚伪。在那个时代,没有一个人能像他那样作过那么多的努力,使人们注意到旧制度的荒谬和悲惨,使人们睁开眼睛,认识到正在到来的巨大变革的必然性,尽管他本人在这方面也还没有十分清晰的预见。”
“可是单纯的游览旅行和参观访问,又怎么办呢?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不使用钱币,而他们自己享受生活供应的条件又不适用于异邦人,那么在这样的国家里,一个异邦人又怎能旅行呢?他本人的取货证在别的国家里当然无效了。这样,他怎能不靠借债生活呢?”
“一份美国取货证,”利特医生回答,“正像从前的美金那样,在欧洲也是通用的。从前美金可以兑换成旅行所在地国家的货币,现在取货证也完全一样。一个在柏林的美国人可以把他的取货证拿到当地国际委员会的办事处去,全部或部分换成德国的取货证,这笔费用通过国际转帐,就由美国偿付德国。”
“也许韦斯特先生今天高兴到‘大象’去吃晚饭吧,”当我们离开餐桌时,伊蒂丝说道。
“这是我们给我们这一区的公共食堂取的名字,”她的父亲解释道。“昨天晚上我曾说过,我们的伙食不但由公共厨房供应,而且在食堂吃饭,招待会更周到一些,饭菜的味道也更好一些。每天早午两餐,一般都在家里吃,免得出门麻烦;不过晚餐总到外边去吃。从你来了以后,我们就没有这样做了,那时觉得最好等你熟悉一些我们的生活再说。你看怎么样?今天到餐厅里去吃晚饭,好吗?”
我说,我是非常高兴去的。
过不多久,伊蒂丝跑到我跟前含笑说道:“昨天晚上,我一直在想,用什么办法能使你觉得住在这里就像住在自己家里一样,好让你更了解我们,更熟悉我们的生活方式,结果我想出了一个主意。如果我把你介绍给你同时代的几位很有风趣的人,而且我相信是你一向很熟悉的人,你觉得怎么样?”
我含糊答应着,说这当然很好,可是我不明白她怎么能办得到。
“跟我来,”她微笑着,“看看我说的话是不是能办到。”
由于受到太多的震惊,我对于意外事件的敏感性已经很麻木了,不过还是怀着几分惊疑的心情,跟她走进一间从未到过的房间。这是一间小巧舒适的房间,四周都是摆满书籍的书架。
“你的朋友们都在这儿,”伊蒂丝指着其中一个书架说道。我一眼望去,看到书脊上的一些名字:莎士比亚、密尔顿、华兹华斯、雪莱、丁尼生、笛福、狄更斯、萨克莱、雨果、霍桑、欧文,以及其他二十来个在我那个时代以及任何时代都可以称为伟大作家的名字,这时我领会到她的意思了。在某种意义上,她的诺言确实是兑现了,因为对比之下,如果她真把我的老朋友找来,那倒反会使我失望了。她替我介绍了一群朋友,而我从上次同这些朋友相处以来,已经隔了一个世纪,但在这段时间里,我和他们都一点也没有衰老。我觉得他们的精神还是那么崇高,他们的才智还是那么敏锐,他们的欢笑和哭泣还是那么令人感动,这和我在前一世纪中欣赏他们作品时的感觉完全一样。不管我和自己过去的生活在时间上有多大一段距离,只要有了这些好伴侣,我就不寂寞了,也不可能再寂寞了。
“我把你带到这里来,你高兴吧?”伊蒂丝笑容满面地大声说,因为她从我的神色上看出她的尝试成功了。“这是不是一个好主意,韦斯特先生?你看我多么笨,以前就没想到这点!现在,就让你同你的老朋友们在一起吧,我知道目前不管谁来陪你,你都会觉得不如他们的。可是你得记住,千万不要因为有了老朋友就忘记了新朋友呀!”她笑着向我提出警告以后,便走开了。
我面前这许多人名中最亲切的一个名字把我吸引住了,于是我伸手拿起一本狄更斯的作品,坐下来看。在这个世纪——我指的是十九世纪——的作家中,他是我最喜爱的一个,在我以往的生活中,我很少有一个星期不拿他的某本作品来消遣的。我所熟悉的任何一本书,在我现在的环境中读来,都会给我一种奇异的印象。我对狄更斯作品特别熟悉,而这些作品又能使我联想起以前的生活,因此,他的作品便有一股力量,能够通过对比的方式来加深我对目前环境的那种新奇的感觉,这股力量是其他作品无法比拟的。但是不论一个人的环境多么新奇,由于一般人的倾向都是很快就为环境所同化,因此,他几乎一开始就会失掉客观观察环境和充分判断新奇事物的能力。对我说来,这种能力本来是已经麻木了,但是狄更斯的作品却使它恢复正常,因为通过这本作品所描绘的事物,我又恢复了以前的观点。现在我用一种以前不可能有的透彻的眼光来观察过去和现在,就像观察两张放在一起对比的照片一样。
这位十九世纪伟大小说家的天才,就像荷马的天才那样,确实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可是他所描写的凄恻故事的背景、穷人的悲惨遭遇、权贵的罪恶、社会制度的残酷无情等等,都像萨尔西①和萨伦②、凯里布笛斯③和赛克罗普斯④那样,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①萨尔西(Circe),荷马所作《奥德赛》中的妖女,曾把尤列西斯的伙伴变成猪。——译者
②萨伦(Siren),荷马所描写的半人半鸟的海妖,常用美妙歌声诱杀经过附近的海员。——译者
③凯里布笛斯(Charybdis),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怪物,据说是指意大利墨西拿(Messina)海峡巨岩对过的大漩涡。——译者
④赛克罗普斯(Cyclops),荷马传说中的独眼巨人。——译者
我坐在那里有一两个钟点,面前摆着狄更斯的小说,其实只不过看了几页。书中的每一段、每一句都启示了业已实现的世界变革中的某些新面貌,使我陷入了沉思遐想。我在利特医生的图书室里这样沉思着,后来当我对自己通过如此奇异的方式而看到的宏伟景象逐渐有了一个更清晰更完整的概念时,我对命运那种像是玄妙的安排,深深感到惊异,因为它竟给予一个无权享受或毫不相干的人以一种权力,使他在同代人当中能够单独在近代的新世界上生存下去。我不像左右的许多人那样,他们不顾蠢人的讥笑和好心人的误解,不但预见过这个新世界,而且为它尽过力量。真的,如果能让那些具有先见的、坚苦奋斗的人们之一看到自己理想的实现并感到满足,应该说是更合理的了。例如他就屡次预见到我所看见的这个世界,而且以诗歌加以颂扬,这决不是我能同他相比的。这些诗歌,在最近这些离奇的日子里,一再在我心中回响:——
我凭借人类最远大的眼光,向未来展望,
看到了世界的远景和一切将要出现的奇迹;
一旦战鼓停息,军旗偃藏,
人类的议会厅里将出现世界联邦。
那时依靠大众的良知,在这块国土上不再有人愁伤,
慈爱的大地怡然沉睡,人们在同一法律下共享自由。
我从不怀疑,一个永恒的信念一代比一代增强,
人们的思想随着时光的消逝将愈益明朗。
尽管他在晚年,像先知们通常在消沉和疑虑的时刻所表现的那样,曾经一度对自己的预言失去信心,那也未可厚非,因为他留下的语言却永久证明了一个诗人心中的预感和充满信念的远见。
我一直逗留在图书室里,几个钟点以后,利特医生来找我了。“伊蒂丝把她的主意告诉我了,”他说,“我觉得这办法很好。我在猜,你会先看哪个作家的书。啊,狄更斯!那么,你喜欢他啰!我们现代人在这点上也和你一样。根据我们的标准来判断,他比他同时代的所有作家都更伟大。这不是因为他的文学天才最高,而是因为他的伟大心灵是和穷苦的人们息息相通的,并且把拯救社会牺牲者的任务当作自己的责任,用他的笔来揭露社会的残酷和虚伪。在那个时代,没有一个人能像他那样作过那么多的努力,使人们注意到旧制度的荒谬和悲惨,使人们睁开眼睛,认识到正在到来的巨大变革的必然性,尽管他本人在这方面也还没有十分清晰的预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