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2/2)
《回顾-美-爱德华·贝拉米》作者:回顾-美-爱德华·贝拉米 2017-04-13 10:59
反对资本集中的声浪是很猛烈的。人们相信资本集中就像一种新的暴政那样威胁着社会,比社会前此所经历的任何暴政更为可怕。他们相信这些大公司为他们准备了一种人类有史以来最下贱的奴役的枷锁。这种奴役并不受制于人,而是被束缚在没有灵魂、没有精神活动,然而却贪得无厌的机器上面的。回顾以往,也难怪人们要拼命斗争,因为人类确实从未遭遇到比预料中的垄断集团的暴政时期更为卑贱、更为可怕的命运。
“同时,日益壮大的独占企业并吞小公司的现象,丝毫没有因为反对的呼声而停止。在十九世纪最后二十五年中,美国任何重要工业方面的个别企业,如果没有大资本的支持,是绝对站不住的。到了这个世纪的最后十年,留下的一些小企业都成了过去时代的迅速趋于破产的残余,或者只不过寄生在大公司下面,否则便是在大资本家不感兴趣的小范围内苟延残喘。这些小企业即使还存在着,也只能像老鼠一样躲在洞穴和角落里,尽量避免引起别人的注意才能生存下去;全国的铁道都联合成为几个大辛迪加,控制着国内每一条铁路。在制造业方面,每一项重要商品都掌握在一家辛迪加手里。那些所谓辛迪加、普尔、托拉斯或类似的组织操纵着价格,击溃所有的竞争者,除非是另外出现了规模同它们一样大的联合组织。这时便展开一场斗争,结果是发生一次更大规模的合并。城市里的大商场,用开设分店的办法击溃了乡间的同行;同时并吞了城里较小的竞争者,使整个区域的商业集中在它一家,而以前数以百计的小店主都成了它的店员。小资本家失去了自己投资的买卖,在他为大公司工作的同时,除了购买公司的股票和证券以外,他的一点资金就找不到其他出路。这样,就对大公司产生了双重的依赖性。
“尽管一般人都激烈地反对企业集中到几个有势力者的手里,但这种反对却并无任何结果。这一事实证明,其中必然存在着某种重大的经济原因。因为小资本家和他们无数的小公司是属于过去小规模生产时代的,根本没有能力满足蒸汽机和电报时代的要求,以及这个时代大规模企业的要求,实际上也只能把业务让给大资本集团来经营。如果恢复旧的制度,即使有此可能,也将使我们回复到马车时代。尽管这种资本大量集中的制度有很大的压力,令人难以忍受,但即便是牺牲者,他们一面咒诅这一制度,一面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制度大大提高了全国各种工业部门的生产效率,而且由于管理的集中和组织的统一,也大大地节省了费用。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自从新制度代替了旧制度,全世界财富增加的速度是以前无法想像的。这些增加的财富固然多半使富者更富,造成贫富之间更大的悬殊,但事实仍然是:仅仅作为生产财富的手段,资本的效率是和它的集中程度成正比的。即使有可能恢复旧的制度并把资本重新分散,一方面固然可以使社会贫富又变得均匀一些,带来更多的个人尊严和自由,但另一方面,其所付的代价,却是社会的贫困和物质进步的停顿。
“那么,难道我们就没有办法做到一方面利用这种集中资本大量创造财富的因素,同时又不必向迦太基①时代那样的财阀去低头么?人们刚向自己提出这些问题,便发觉早已有了答案。使用日益集中的资本来经营企业的这种趋势,也就是趋向于独占的这种形势,曾受到人们强烈的抗拒,但终归无效,最后人们只能承认它实际是一种过程,只要把这种过程的合理进展加以完成,就会替人类开辟一个光明灿烂的前途。
①迦太基(Carthage),古代奴隶制国家,都城所在地在今非洲北岸突尼斯附近,当时乃一大城,商业极为发达。公元前146年被罗马灭亡,公元692年,该城被阿拉伯人焚毁。——译者
“到了本世纪初期,这种进展终于完成,一切资本都由国家集中。全国工商业不再由少数属于私人的、不负责任的大公司或辛迪加,以追逐私利为目的地任意经营,而由一个唯一代表人民的辛迪加来经营,为全体人民谋福利。也就是说,国家组织成为一个大的企业公司,所有其他公司都被吸收进去。它代替了一切其他资本家,成为唯一的资本家,它是独一无二的雇主,并吞了所有以前较小的垄断组织,成为最后一个垄断组织。它的利润和各种节余由全体公民共同享受。这个‘大托拉斯’的出现结束了一般托拉斯的时代。总之,美国人民终于自己来经营他们的企业了,正如一百多年前他们负责管理自己的政府一样。为生产目的和为政治目的而组织起来,理由是完全相同的。终于在人类历史上晚得出奇的时候,人们才认识到这一明显的事实,即任何事业没有比人民赖以生活的工商业更应该收归公营了;将工商业交给私人经营,听任他们谋求私利,是件愚蠢的事,就像把政府职权完全交给国王和几个贵族,听任他们据以图谋自己的荣华富贵一样,但前者愚蠢的程度和影响却要大得多。”
“你所说的这种惊人的巨大变革,”我说,“总免不了大流血和恐怖的骚动吧。”
“恰恰相反,”利特医生答道,“根本没有任何暴力行动。大家早就预见到这种变革,社会的舆论已经成熟,全体人民都拥护这样做。因此,人们不可能用暴力去反对它,而只能采取辩论的方式。另一方面,公众认识到,在真正的生产制度的演变中,作为一个环节、一个过渡的阶段来说,大公司有其必要性,因此群众对于这些大公司及其代表人物,也不再怀有敌意。反对大规模私人独占企业最激烈的人,这时也不得不承认,这些企业在训练人民使之有能力管理经营自己的企业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极其宝贵而不可缺少的。如果在五十年以前,要把全国各种工业都集中起来由国家管理,即使是最乐观的人,也会觉得这种尝试太大胆了。但是通过一系列客观事实的印证,经过大家的观察和研究,大公司使人们在这问题上有了一整套崭新的看法。他们多年来看到辛迪加经营的收入,比各个州的收入还要多,而且,在指挥几十万工人从事劳动中所采用的那种经济有效的方法也决非一些小规模经营所能比拟。大家逐渐相信了这样一个真理:企业愈大,可以采用的管理原则也就愈加简单;正如机器要比人手更为可靠,在制度方面也是如此,大企业公司的制度所起的作用,较之小企业主的眼睛更加精确。因此,一旦时机成熟,有人提议应该由国家来接替大企业公司的经营时,即使是胆小的人,也不觉得有什么行不通的地方。这得归功于大公司本身。当然,这是空前未有的一种措施,一种范围更广的综合,但是人们认为,国家成为唯一的公司,就可以避免那些局部的独占企业所遇到的许多困难。”公司的经营时,即使是胆小的人,也不觉得有什么行不通的地方。这得归功于大公司本身。当然,这是空前未有的一种措施,一种范围更广的综合,但是人们认为,国家成为唯一的公司,就可以避免那些局部的独占企业所遇到的许多困难。”
“同时,日益壮大的独占企业并吞小公司的现象,丝毫没有因为反对的呼声而停止。在十九世纪最后二十五年中,美国任何重要工业方面的个别企业,如果没有大资本的支持,是绝对站不住的。到了这个世纪的最后十年,留下的一些小企业都成了过去时代的迅速趋于破产的残余,或者只不过寄生在大公司下面,否则便是在大资本家不感兴趣的小范围内苟延残喘。这些小企业即使还存在着,也只能像老鼠一样躲在洞穴和角落里,尽量避免引起别人的注意才能生存下去;全国的铁道都联合成为几个大辛迪加,控制着国内每一条铁路。在制造业方面,每一项重要商品都掌握在一家辛迪加手里。那些所谓辛迪加、普尔、托拉斯或类似的组织操纵着价格,击溃所有的竞争者,除非是另外出现了规模同它们一样大的联合组织。这时便展开一场斗争,结果是发生一次更大规模的合并。城市里的大商场,用开设分店的办法击溃了乡间的同行;同时并吞了城里较小的竞争者,使整个区域的商业集中在它一家,而以前数以百计的小店主都成了它的店员。小资本家失去了自己投资的买卖,在他为大公司工作的同时,除了购买公司的股票和证券以外,他的一点资金就找不到其他出路。这样,就对大公司产生了双重的依赖性。
“尽管一般人都激烈地反对企业集中到几个有势力者的手里,但这种反对却并无任何结果。这一事实证明,其中必然存在着某种重大的经济原因。因为小资本家和他们无数的小公司是属于过去小规模生产时代的,根本没有能力满足蒸汽机和电报时代的要求,以及这个时代大规模企业的要求,实际上也只能把业务让给大资本集团来经营。如果恢复旧的制度,即使有此可能,也将使我们回复到马车时代。尽管这种资本大量集中的制度有很大的压力,令人难以忍受,但即便是牺牲者,他们一面咒诅这一制度,一面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制度大大提高了全国各种工业部门的生产效率,而且由于管理的集中和组织的统一,也大大地节省了费用。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自从新制度代替了旧制度,全世界财富增加的速度是以前无法想像的。这些增加的财富固然多半使富者更富,造成贫富之间更大的悬殊,但事实仍然是:仅仅作为生产财富的手段,资本的效率是和它的集中程度成正比的。即使有可能恢复旧的制度并把资本重新分散,一方面固然可以使社会贫富又变得均匀一些,带来更多的个人尊严和自由,但另一方面,其所付的代价,却是社会的贫困和物质进步的停顿。
“那么,难道我们就没有办法做到一方面利用这种集中资本大量创造财富的因素,同时又不必向迦太基①时代那样的财阀去低头么?人们刚向自己提出这些问题,便发觉早已有了答案。使用日益集中的资本来经营企业的这种趋势,也就是趋向于独占的这种形势,曾受到人们强烈的抗拒,但终归无效,最后人们只能承认它实际是一种过程,只要把这种过程的合理进展加以完成,就会替人类开辟一个光明灿烂的前途。
①迦太基(Carthage),古代奴隶制国家,都城所在地在今非洲北岸突尼斯附近,当时乃一大城,商业极为发达。公元前146年被罗马灭亡,公元692年,该城被阿拉伯人焚毁。——译者
“到了本世纪初期,这种进展终于完成,一切资本都由国家集中。全国工商业不再由少数属于私人的、不负责任的大公司或辛迪加,以追逐私利为目的地任意经营,而由一个唯一代表人民的辛迪加来经营,为全体人民谋福利。也就是说,国家组织成为一个大的企业公司,所有其他公司都被吸收进去。它代替了一切其他资本家,成为唯一的资本家,它是独一无二的雇主,并吞了所有以前较小的垄断组织,成为最后一个垄断组织。它的利润和各种节余由全体公民共同享受。这个‘大托拉斯’的出现结束了一般托拉斯的时代。总之,美国人民终于自己来经营他们的企业了,正如一百多年前他们负责管理自己的政府一样。为生产目的和为政治目的而组织起来,理由是完全相同的。终于在人类历史上晚得出奇的时候,人们才认识到这一明显的事实,即任何事业没有比人民赖以生活的工商业更应该收归公营了;将工商业交给私人经营,听任他们谋求私利,是件愚蠢的事,就像把政府职权完全交给国王和几个贵族,听任他们据以图谋自己的荣华富贵一样,但前者愚蠢的程度和影响却要大得多。”
“你所说的这种惊人的巨大变革,”我说,“总免不了大流血和恐怖的骚动吧。”
“恰恰相反,”利特医生答道,“根本没有任何暴力行动。大家早就预见到这种变革,社会的舆论已经成熟,全体人民都拥护这样做。因此,人们不可能用暴力去反对它,而只能采取辩论的方式。另一方面,公众认识到,在真正的生产制度的演变中,作为一个环节、一个过渡的阶段来说,大公司有其必要性,因此群众对于这些大公司及其代表人物,也不再怀有敌意。反对大规模私人独占企业最激烈的人,这时也不得不承认,这些企业在训练人民使之有能力管理经营自己的企业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极其宝贵而不可缺少的。如果在五十年以前,要把全国各种工业都集中起来由国家管理,即使是最乐观的人,也会觉得这种尝试太大胆了。但是通过一系列客观事实的印证,经过大家的观察和研究,大公司使人们在这问题上有了一整套崭新的看法。他们多年来看到辛迪加经营的收入,比各个州的收入还要多,而且,在指挥几十万工人从事劳动中所采用的那种经济有效的方法也决非一些小规模经营所能比拟。大家逐渐相信了这样一个真理:企业愈大,可以采用的管理原则也就愈加简单;正如机器要比人手更为可靠,在制度方面也是如此,大企业公司的制度所起的作用,较之小企业主的眼睛更加精确。因此,一旦时机成熟,有人提议应该由国家来接替大企业公司的经营时,即使是胆小的人,也不觉得有什么行不通的地方。这得归功于大公司本身。当然,这是空前未有的一种措施,一种范围更广的综合,但是人们认为,国家成为唯一的公司,就可以避免那些局部的独占企业所遇到的许多困难。”公司的经营时,即使是胆小的人,也不觉得有什么行不通的地方。这得归功于大公司本身。当然,这是空前未有的一种措施,一种范围更广的综合,但是人们认为,国家成为唯一的公司,就可以避免那些局部的独占企业所遇到的许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