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汪维藩的神学思想(12)(2/2)
《生生神学》作者:袁益娟 2017-04-13 10:53
教两会,200634。他说,“无亏”的希腊文是(eproskopos),综合它的中、英文各种翻译,大致有这样一些意思:“无颠踬(不摇摆)”、“不亏缺”、“清白”、“无瑕无疵”、“不冒犯”、“不违背”、“无辜”、无过失、无过错、无缺欠。与之相反的(proskopos)则意为颠踬、绊倒、妨碍、失检、失足、冲撞、顶撞、触犯。“颠踬”这个词,抱朴子和杜甫都用过,意为坎坷或起落,它从心灵深处描绘了人在上帝面前的光景,亚当及其后代,谁也未能逃脱这种良心的颠踬与浮沉汪维藩保罗的异象人生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基督教两会,200637。
三、罪人如何得救
基督教中称义的教义就是处理一个人当做什么才能得救。在这一点上,汪维藩非常强调“因信称义”的教义。
汪维藩说,就人有原罪,人有偏离上帝、疏离上帝的倾向而言,人无力拯救自己、解脱自己,也不可能藉外在的善行来解决内在的罪性问题。人无力战胜这种与生俱来的偏离上帝的罪的倾向,正像他无力提起自己的头发使身体离开大地一样。每当人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一种恶念与他同在,便有一种偏离上帝,背离上帝的罪的倾向与他同在,以致“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作”(罗7:19)。
但是,他又说,不论人离开那位完全的神有多远,在某些方面仍有像他之处,而且有可能追求更加像他,这就是因着信靠上帝的恩典,藉着耶稣基督的救赎,人开始从偏离、疏离、背离上帝的原罪返回、归回、归向上帝,神的恩典与荣耀远比亚当的过犯“要大得多,深远得多”。所以保罗说:“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弗2:8-9)汪维藩保罗的异象人生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基督教两会,200627。汪维藩坚信保罗所说,坚持“因信称义”、“因信得救”的教义,认为罪人从罪恶里被拯救出来,被上帝算为义人,只能靠信心,靠接受上帝的恩典和基督耶稣的救赎(太1:21-23),他认为这是基督福音的核心。
汪维藩说,“因信称义”的信仰和教义在基督教历史上确曾被歪曲过。在使徒保罗当时,就曾有人曲解过,如说:“我们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显多。”(罗6:1)这就是后来所谓的“因信废行论”,只强调信心,忽略乃至全然不顾基督徒的行事为人。在中国基督徒当中,“因信称义”的教义也是常常被歪曲、被误解,为了澄清这一教义,汪维藩在《按“以经解经”原则探讨“因信称义”之正解》等文章中根据全部圣经中有关的经文对“因信称义”教义及与之相关的信徒可能产生的疑问进行了详尽的解释和解答。
三、罪人如何得救
基督教中称义的教义就是处理一个人当做什么才能得救。在这一点上,汪维藩非常强调“因信称义”的教义。
汪维藩说,就人有原罪,人有偏离上帝、疏离上帝的倾向而言,人无力拯救自己、解脱自己,也不可能藉外在的善行来解决内在的罪性问题。人无力战胜这种与生俱来的偏离上帝的罪的倾向,正像他无力提起自己的头发使身体离开大地一样。每当人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一种恶念与他同在,便有一种偏离上帝,背离上帝的罪的倾向与他同在,以致“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作”(罗7:19)。
但是,他又说,不论人离开那位完全的神有多远,在某些方面仍有像他之处,而且有可能追求更加像他,这就是因着信靠上帝的恩典,藉着耶稣基督的救赎,人开始从偏离、疏离、背离上帝的原罪返回、归回、归向上帝,神的恩典与荣耀远比亚当的过犯“要大得多,深远得多”。所以保罗说:“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弗2:8-9)汪维藩保罗的异象人生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基督教两会,200627。汪维藩坚信保罗所说,坚持“因信称义”、“因信得救”的教义,认为罪人从罪恶里被拯救出来,被上帝算为义人,只能靠信心,靠接受上帝的恩典和基督耶稣的救赎(太1:21-23),他认为这是基督福音的核心。
汪维藩说,“因信称义”的信仰和教义在基督教历史上确曾被歪曲过。在使徒保罗当时,就曾有人曲解过,如说:“我们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显多。”(罗6:1)这就是后来所谓的“因信废行论”,只强调信心,忽略乃至全然不顾基督徒的行事为人。在中国基督徒当中,“因信称义”的教义也是常常被歪曲、被误解,为了澄清这一教义,汪维藩在《按“以经解经”原则探讨“因信称义”之正解》等文章中根据全部圣经中有关的经文对“因信称义”教义及与之相关的信徒可能产生的疑问进行了详尽的解释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