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相敌之法(2)(2/2)
《胜在三十六计 赢在孙子兵法》作者:常桦 2017-04-11 05:36
不进正确意见,反依错误建议行事,违背了孙子所说的“处军”“相敌”原则,最终导致了失败。
郭威治军,恩威并施
五代十国时,后汉爆发了李守贞、赵思绾、王景崇沆瀣一气的“三镇之乱”,后汉朝廷派大将郭威统兵征伐。
郭威出征前向老太师冯道请教治军之策,冯道说:“李守贞是员老将,他所依靠的是士卒归心,如果你能重赏将士,定然能打败他。”郭威认为有理。
郭威率兵进抵李守贞盘踞的河中城(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外,断绝了河中城与外界的联系,以长期围困的方法,逼迫李守贞投降。遵照冯道的教诲,郭威对部下有功即赏,将士受伤患病即去探望,犯了错误也不加惩罚。时间长了,冯道之法果然赢得了军心,却滋长了姑息养奸之风。
李守贞陷入重围,几次准备向西突围与赵思绾取得联系,都被郭威击退,几乎是一筹莫展。一天,李守贞忽然听到将士们在议论郭威治军的事情,眉头一皱,想出一条计来:他让一批精明的将士扮作平民百姓,潜出河中城,在郭威驻军营地附近开设了数家酒店,酒店不仅价格低廉,甚至可以赊欠。郭威的士卒们三五成群地入酒店喝酒,经常喝得酩酊大醉,将领们却不加约束。李守贞见妙计奏效,悄悄地遣部将王继勋率千余精兵乘夜色潜入河西后汉军大营,发起突袭。后汉军毫无戒备,巡逻骑兵都喝得不省人事,王继勋几乎得手。
郭威急忙遣将增援,但将士们竟畏缩不前。危急中,裨将李韬舍命冲出,众将士才发一声呐喊,鼓足勇气,跟了上去。王继勋兵力太少,功亏一篑,退回河中城。
这一次突袭为郭威敲响了警钟,使郭威痛感军纪松弛的危险,于是下令:“如果不是犒赏宴饮,所有将士不得私自饮酒,违者军法论处。”
谁知,军令刚刚颁布,第二天清早,郭威的爱将李审就违令饮酒。郭威思索再三,还是令人将李审推出营门,斩首示众,以正军法。
众将士见郭威斩杀爱将李审,大为收敛,军纪渐严。不久,郭威向河中城发起攻击,一举平定李守贞,又平定了赵思绾和王景崇,“三镇之乱”结束了。由此,郭威治军开始文武并用,赏罚分明,拥有了一支强大的武装。
孙子兵法提倡“爱卒如子”,但不是一味地放纵,松散军纪。郭威若非及时回头,必遭惨败。真正善于领兵作战的将领对士卒是宽严并用,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先教而后诛,这样将士才会威服。
郭威治军,恩威并施
五代十国时,后汉爆发了李守贞、赵思绾、王景崇沆瀣一气的“三镇之乱”,后汉朝廷派大将郭威统兵征伐。
郭威出征前向老太师冯道请教治军之策,冯道说:“李守贞是员老将,他所依靠的是士卒归心,如果你能重赏将士,定然能打败他。”郭威认为有理。
郭威率兵进抵李守贞盘踞的河中城(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外,断绝了河中城与外界的联系,以长期围困的方法,逼迫李守贞投降。遵照冯道的教诲,郭威对部下有功即赏,将士受伤患病即去探望,犯了错误也不加惩罚。时间长了,冯道之法果然赢得了军心,却滋长了姑息养奸之风。
李守贞陷入重围,几次准备向西突围与赵思绾取得联系,都被郭威击退,几乎是一筹莫展。一天,李守贞忽然听到将士们在议论郭威治军的事情,眉头一皱,想出一条计来:他让一批精明的将士扮作平民百姓,潜出河中城,在郭威驻军营地附近开设了数家酒店,酒店不仅价格低廉,甚至可以赊欠。郭威的士卒们三五成群地入酒店喝酒,经常喝得酩酊大醉,将领们却不加约束。李守贞见妙计奏效,悄悄地遣部将王继勋率千余精兵乘夜色潜入河西后汉军大营,发起突袭。后汉军毫无戒备,巡逻骑兵都喝得不省人事,王继勋几乎得手。
郭威急忙遣将增援,但将士们竟畏缩不前。危急中,裨将李韬舍命冲出,众将士才发一声呐喊,鼓足勇气,跟了上去。王继勋兵力太少,功亏一篑,退回河中城。
这一次突袭为郭威敲响了警钟,使郭威痛感军纪松弛的危险,于是下令:“如果不是犒赏宴饮,所有将士不得私自饮酒,违者军法论处。”
谁知,军令刚刚颁布,第二天清早,郭威的爱将李审就违令饮酒。郭威思索再三,还是令人将李审推出营门,斩首示众,以正军法。
众将士见郭威斩杀爱将李审,大为收敛,军纪渐严。不久,郭威向河中城发起攻击,一举平定李守贞,又平定了赵思绾和王景崇,“三镇之乱”结束了。由此,郭威治军开始文武并用,赏罚分明,拥有了一支强大的武装。
孙子兵法提倡“爱卒如子”,但不是一味地放纵,松散军纪。郭威若非及时回头,必遭惨败。真正善于领兵作战的将领对士卒是宽严并用,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先教而后诛,这样将士才会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