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中国人本色章节目录 > 第十三章商人与商计(1)

第十三章商人与商计(1)(2/2)

中国人本色作者:[美]何天爵 2017-04-11 04:32
来借款的能力。习俗要求体面的中国人要在天黑之后,在屋外进行交易。即使是晴朗的月圆之夜,他们也要提一盏灯笼。这种特殊做法的结果是,在大年初一一大早,中国城市的街上就会出现一种奇怪的景象。可以见到穿着体面的东方人,在大太阳底下急匆匆地走,一手拿着钞票,一手提着灯笼。对于他们来说,这是理论上的除夕。只有当钱都收回来之后,新年才到来,灯僚熄灭,他们才注意到阳光。

    晚清状元出身的张謇放弃仕途,创办了大生集团,为中国企业家留下了诸多宝贵精神遗产

    中国人应该被称作天然的商人。他们拥有高超的商业本能。他们精确,精明,在议价时有远见,不辞辛劳地尽可能获得更大的利润,精通交易的诀窍。他们像最精明的西方商人一样了解,低价卖出有时会获利。一个在北京经营小旅馆的中国人(中国人把这种人也当做商人)曾经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应用这个原则。他向美国公使馆询问,根据我们的法律,是否可以从他的旅馆赶走一个不付钱的美国客人,并留下他的行李作抵押。他被告知可以,并且得到建议,如果他想赶走这位不付钱的美国人,最好让他把行李也拿走,因为他的行李也就是两个半美元。

    他回答到:“那也许是真的,但是有两块半总比没有好。事实是,当他第一次来找我时,我同意让他以每天一美元的价格住下来。他住了六个月,一个子没给。然后我把价格降到半美元一天,为了减少自己的损失。”这件事不是为了说明东方人的精明程度,而是他们那令人费解的算计方法。

    东方的零售商(英国朋友这样称呼他们)和他们西方的同行有很大的不同。外国商人研究他们商品的成本,质量,市场情况,供求情况,然后根据这些来定价。

    中国商人同样认真地研究这些方面,另外他们还研究每个顾客。他从头到脚地打量他们,快速给出准确的判断,包括他的性格,他在讨价还价时是紧是松。一个不懂汉语的外国人常常因为他的无知,而付出高于百分之十到百分之百的价钱。

    一次我站在市场上一圈中国人的外边,他们正在从满脸皱纹的老园丁手里买紫罗兰。他正以两文钱一束的价格处理他的花。我旁观了一会儿买卖,挤到人群中问老人紫罗兰的价格。

    “36文一束。”他毫不迟疑地回答道。

    我说:“你这个强盗!我刚听到你以两文的价格卖给这些人。现在你却要我付18倍的价钱!”

    “哦。”他回答说,“你懂中文?我不知道。那么你可以像中国人一样,以两文的价格买。”他要得到一个离谱的价钱的计划失败了,就和周围的人一起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