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礼仪风俗(2)(2/2)
《中国人本色》作者:[美]何天爵 2017-04-11 04:32
陆省份的首府,和当地官员协调解决一些公共事务。被派去的绅士很荣幸拥有一个带有无数装备的墨西哥马鞍。它穿戴在一头高头大马上很漂亮,但是披在较小的中国小马上,这头可怜的小动物就只能露出鼻子和尾巴了。穿上墨西哥靴和马刺,戴上宽边帽,拿着马鞭,美国政府的领事代表安全到达了目的地。一路上狗的恶意和天国居民因迷信而产生的敬畏(把他当成了一种新动物)让他兴奋。他到达省会半小时后,带着一个礼拜旅途的劳顿,就找着了去衙门的道路。可能速度是他最想要的。于是他就机灵地跳上小马,叮叮当当地穿过大街,到了地方长官府邸的门口,把缰绳(或者称之为他的套索)扔在一个柱子上,用马鞭的一头敲击大门,把名帖塞在威严又吃惊的侍者手里。地方长官拒绝见他。任何官员都拒绝和他讨论外交事务。他在城里等了一周,然后不得不打道回府。他在回来路上的一个城里还曾被中国人包围。委托给他的事情,由于他不得体的表现,而变得极为复杂,陷入长达三年之久的外交通信当中。
应该补充的是,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显示遵守中国礼仪的重要性,在这件事快结束之前,我带着相同的任务,去了那个城市。我由同一位地方长官极为礼貌友善的接见。在第一次会见时就满意地完成了任务。那位领事如果对中国的礼仪表现出适当的尊重,也可以做到。不是因为人不同,而是因为方式不同。
两个中国熟人见面的时候,无论是骑在马上,坐在车里,或是坐在轿子里,每一个人都要下马下车,向另外一个人问好。每个人都要急于第一个下来,让对方不要下来。上马时,都要坚持让对方先上。他们做这些事情时,都表现得特别热心和真诚。然而这只是烦琐的程序和表演。每个人都知道谁应该先下马,谁应该先上马。如果他顺从了朋友的请求,没抢在长辈和长官前面下马,或者长辈和长官还站在街上,他就上了车,他就要倒霉了。他的朋友不再理他,他就会名誉扫地。
虽然烦琐的礼节规矩不能被忽视和违反,但是有教养的中国人有着人的天性。因为礼节的烦琐,他们就尽力逃避了几乎一切规矩。麻烦的礼节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不幸的中国绅士在街上总是看不见他们的朋友。如果坐在车上或轿子里,帘子总是严严地拉上的。如果骑在马上,他们通常看着别处。我认识一位中国官员,在我们见面时他以最礼貌的方式向我鞠躬。与此同时,没有注意到他的一位东方朋友和同事。那个人他40年来几乎每天都见到。他们是好朋友,但是当他以外国人的方式向我打招呼时,他也受到另一个更加辛苦烦琐的礼仪方式的制约。由此产生了他对我们的区别对待。他宁愿以西方最恭敬的方式向美国使节打招呼,也不愿意用中国的礼节向路遇的老友问候。
应该补充的是,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显示遵守中国礼仪的重要性,在这件事快结束之前,我带着相同的任务,去了那个城市。我由同一位地方长官极为礼貌友善的接见。在第一次会见时就满意地完成了任务。那位领事如果对中国的礼仪表现出适当的尊重,也可以做到。不是因为人不同,而是因为方式不同。
两个中国熟人见面的时候,无论是骑在马上,坐在车里,或是坐在轿子里,每一个人都要下马下车,向另外一个人问好。每个人都要急于第一个下来,让对方不要下来。上马时,都要坚持让对方先上。他们做这些事情时,都表现得特别热心和真诚。然而这只是烦琐的程序和表演。每个人都知道谁应该先下马,谁应该先上马。如果他顺从了朋友的请求,没抢在长辈和长官前面下马,或者长辈和长官还站在街上,他就上了车,他就要倒霉了。他的朋友不再理他,他就会名誉扫地。
虽然烦琐的礼节规矩不能被忽视和违反,但是有教养的中国人有着人的天性。因为礼节的烦琐,他们就尽力逃避了几乎一切规矩。麻烦的礼节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不幸的中国绅士在街上总是看不见他们的朋友。如果坐在车上或轿子里,帘子总是严严地拉上的。如果骑在马上,他们通常看着别处。我认识一位中国官员,在我们见面时他以最礼貌的方式向我鞠躬。与此同时,没有注意到他的一位东方朋友和同事。那个人他40年来几乎每天都见到。他们是好朋友,但是当他以外国人的方式向我打招呼时,他也受到另一个更加辛苦烦琐的礼仪方式的制约。由此产生了他对我们的区别对待。他宁愿以西方最恭敬的方式向美国使节打招呼,也不愿意用中国的礼节向路遇的老友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