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波密兵变后 向江达撤退(2)
《西藏生死线》作者:陈渠珍 2017-04-11 04:31
第七章 波密兵变后 向江达撤退(2)
这样,大家一夜无语。第二天出发,我们走了两天,到汤买,天黑之后,陈统带竟然还落在后面不知什么地方。有知情的人偷偷告诉我:“今天一大早,陈统带已经带十几个骑兵回硕板多去了。”我觉得很是诧异,因为当时大家在一起商量出昌都,他是叫喊得最响的一个,现在怎么又变卦了?他现在偷偷走的那条线路,如果能最后安全到达,才就罢了。但考虑到他身边带的士兵这么少,万一途中遇险呢?不过很多年之后,我才知道他竟然成功地一路涉险,到达了昌都,又从昌都到了四川,再去了安徽。陈庆,安徽人,民国四年洪宪之役,曾在张敬尧部担任营长。在长沙驻防了一段时间,听说我在湘西,我们俩还一度有过通讯。前年,一位朋友自北平(京)来,我偶尔问起陈庆的消息,那朋友说:“他自从洪宪失败以后,不久就做了袁世凯陵墓守护队负责人。后来因为陵墓被掘,他的下落,也就不知道了。”
那天早晨,由汤买出发,等候罗师长,却久等不到。我亲自到他宿营的地方,催促他,他一脸诡秘对我说:“我跟着你们大部队走,未免太刺眼了,我思量再三,决定跟在你部队的后面走,保持一天的距离,我反正已在外声言同陈统带出了昌都,你这方面,也就只当作不知道,好吗?有什么危险,我自有办法应对。”说罢,又顿足捶胸叹息:“真懊悔当初不肯听你和陈统带的话啊!要是我们走另一条路,早出了硕板多,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厄运了啊!”再三长叹,我看他这样子,也没法再多说什么,就把剩余的一袋大米给他,让他留在身边,我自己则一路吃自制的糌粑,就算人生的造次颠沛之中,不敢忘麦饭豆粥之意吧。又由罗师长的亲信同乡,为他选一班精干的士兵跟随护佑,我才告辞出门,向前行军。
昏昏沉沉走了六天,到了德摩。西原竟然站在山脚下迎接我,言笑就像往常一样。看见她,我不禁悲伤莫名,一时克制不住,要流下眼泪来。西原抱着我胳膊,惊讶地一个劲问我:“你是不是一路上太累,生病了?怎么不像以前的你了?”我只好强颜为笑,不让她再多问。到德摩,仍旧下榻在过去住过的第巴家里。当时军队已彻底解体。哥老会势力各处横行,到处都碰见他们,三五成群在一起,甚至在我住宿的房间,也明目张胆,公开行起帮会中的“对识”叙礼。他们的首领,即使样子看上去低贱得就像一名夫役,也握有巨大的生杀大权;他们起立,我也只好跟着起立,他们朝首领敬礼,我也敬礼。号令,权力,计谋,在这样偏远的地方,都无处发泄,大家只好听凭他叫嚣,好像天上的太阳光,也一时暗淡了许多。那时候甘敬臣,张子青等人先两天已经去往拉萨,将谋大举,像是策划了什么大的举动,张子青是贵州印江人,平时很机警,也有才辩。年轻时独自壮游川滇两地,结识了哥老会的人,一直很受后者器重。后来又跟我到西藏,由一般的护目升到司书,再升职做到军需,平时对我一直很殷勤,所以我待他也不算薄。波密那一场仗,留他在德摩掌管粮草运输。那时侯很多伤兵都要送往德摩疗伤,张子青曾来为伤兵的待遇求情,我当时也慨然答应了他的请求。德摩这地方,本来就是工布到波密的必经之路,凡官兵过路的人,他都遍交朋友,一时间挥金如土,招待得很丰盛,于是藏族的军队里,不管认识不认识的,全很仰慕他的为人声名,手下士兵,尤其对他服服帖帖,最后一跃而成为哥老会领导阶层里的副龙头老大。波密兵变之后,这家伙竟不来和我招呼一声,擅自而去。等我民国二年回了老家。再组建起一支乡下的军队,他却又来依附。我也乐得个既往不咎,任其指挥,委任他手握重兵的权力。只可惜这家伙多年来骄矜惯了,最后的结果竟然是被他的一个部下田义卿,在辰阳砍杀毙命,实在是不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样,大家一夜无语。第二天出发,我们走了两天,到汤买,天黑之后,陈统带竟然还落在后面不知什么地方。有知情的人偷偷告诉我:“今天一大早,陈统带已经带十几个骑兵回硕板多去了。”我觉得很是诧异,因为当时大家在一起商量出昌都,他是叫喊得最响的一个,现在怎么又变卦了?他现在偷偷走的那条线路,如果能最后安全到达,才就罢了。但考虑到他身边带的士兵这么少,万一途中遇险呢?不过很多年之后,我才知道他竟然成功地一路涉险,到达了昌都,又从昌都到了四川,再去了安徽。陈庆,安徽人,民国四年洪宪之役,曾在张敬尧部担任营长。在长沙驻防了一段时间,听说我在湘西,我们俩还一度有过通讯。前年,一位朋友自北平(京)来,我偶尔问起陈庆的消息,那朋友说:“他自从洪宪失败以后,不久就做了袁世凯陵墓守护队负责人。后来因为陵墓被掘,他的下落,也就不知道了。”
那天早晨,由汤买出发,等候罗师长,却久等不到。我亲自到他宿营的地方,催促他,他一脸诡秘对我说:“我跟着你们大部队走,未免太刺眼了,我思量再三,决定跟在你部队的后面走,保持一天的距离,我反正已在外声言同陈统带出了昌都,你这方面,也就只当作不知道,好吗?有什么危险,我自有办法应对。”说罢,又顿足捶胸叹息:“真懊悔当初不肯听你和陈统带的话啊!要是我们走另一条路,早出了硕板多,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厄运了啊!”再三长叹,我看他这样子,也没法再多说什么,就把剩余的一袋大米给他,让他留在身边,我自己则一路吃自制的糌粑,就算人生的造次颠沛之中,不敢忘麦饭豆粥之意吧。又由罗师长的亲信同乡,为他选一班精干的士兵跟随护佑,我才告辞出门,向前行军。
昏昏沉沉走了六天,到了德摩。西原竟然站在山脚下迎接我,言笑就像往常一样。看见她,我不禁悲伤莫名,一时克制不住,要流下眼泪来。西原抱着我胳膊,惊讶地一个劲问我:“你是不是一路上太累,生病了?怎么不像以前的你了?”我只好强颜为笑,不让她再多问。到德摩,仍旧下榻在过去住过的第巴家里。当时军队已彻底解体。哥老会势力各处横行,到处都碰见他们,三五成群在一起,甚至在我住宿的房间,也明目张胆,公开行起帮会中的“对识”叙礼。他们的首领,即使样子看上去低贱得就像一名夫役,也握有巨大的生杀大权;他们起立,我也只好跟着起立,他们朝首领敬礼,我也敬礼。号令,权力,计谋,在这样偏远的地方,都无处发泄,大家只好听凭他叫嚣,好像天上的太阳光,也一时暗淡了许多。那时候甘敬臣,张子青等人先两天已经去往拉萨,将谋大举,像是策划了什么大的举动,张子青是贵州印江人,平时很机警,也有才辩。年轻时独自壮游川滇两地,结识了哥老会的人,一直很受后者器重。后来又跟我到西藏,由一般的护目升到司书,再升职做到军需,平时对我一直很殷勤,所以我待他也不算薄。波密那一场仗,留他在德摩掌管粮草运输。那时侯很多伤兵都要送往德摩疗伤,张子青曾来为伤兵的待遇求情,我当时也慨然答应了他的请求。德摩这地方,本来就是工布到波密的必经之路,凡官兵过路的人,他都遍交朋友,一时间挥金如土,招待得很丰盛,于是藏族的军队里,不管认识不认识的,全很仰慕他的为人声名,手下士兵,尤其对他服服帖帖,最后一跃而成为哥老会领导阶层里的副龙头老大。波密兵变之后,这家伙竟不来和我招呼一声,擅自而去。等我民国二年回了老家。再组建起一支乡下的军队,他却又来依附。我也乐得个既往不咎,任其指挥,委任他手握重兵的权力。只可惜这家伙多年来骄矜惯了,最后的结果竟然是被他的一个部下田义卿,在辰阳砍杀毙命,实在是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