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退兵鲁朗及反攻(8)(2/2)
《西藏生死线》作者:陈渠珍 2017-04-11 04:31
。人行走在桥面上,像是钻进了隧道一样。当地的野人叫这种桥“颗惹藤桥”,“颗惹”,藏语的意思为神造,也就是天上的神造藤桥的意思。野人迷信神灵,说话难免神乎其神,但仔细想想,这种桥梁究竟是怎样结合长成的?本来河流的面积有六七十丈宽,岸的高度,又有近百余丈,水流湍急,随便什么人来这里看了,都知道这样的工程人力是决不可能完成。峡谷变迁,委实匪夷所思,要知道今天我们看见的这条大江,决不是太古时代那一条小小的溪流啊!所以当时候有人经过这里,顺手牵藤来做一座桥的样子,应该比较容易。只要稍稍用点力气就做得到,这样千万年之后,浅浅的溪流终于变成巨大的河床,而小溪也成大江了啊,水流的力量这样猛烈,一天比一天流速更快,所以河床也越来越深,河岸越变越阔,而上面垂挂的短桥的藤蔓也愈长愈粗长。虽然它的构成经过,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这个道理来推断,这样一座桥梁的由来,也就可以想像出来,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人力造化,可以解释的。
白马青翁和林噶先后被杀,各地前来投降的匪首也慢慢杀光了。于是波密境内的土匪受到震撼,找不到地方逃命,开始出现倾多寺内的高僧,和营官觉罗涅巴等人,聚众数千人于八噶山,声言要报仇的事情。那一带的南面有大雪山,距离春多寺八百多里,中间隔开一座金珠山。我就以地势荒远,这么大的雪山和这一拨士兵的比例太过悬殊,提出反对意见,罗师长不同意,执意要派遣那一队士兵涉险前往,队长姓石,山东人,以后驻扎在波密的军队哗变回到西藏,这一队士兵因为大雪封山,回不来了,最后全部被波密的土匪们攻陷杀死,连一个活的也没剩下来。又有一种传闻,说是他们逃亡到三十九族一带,被藏人的军队歼灭了,也不知道哪种说法更接近真相。
罗长奇以波密全境已经平定,开始筹划善后事宜,把全波密分成三个县,仿照四川边防军的事例,设理事官治理。另外又取中部波密喇嘛寺里一尊银骨塔解送去京城,献给北京城的贝勒载涛,借以表彰他的平定波密的功劳。这尊塔以纯银制成,塔身嵌有珠宝数枚,原先是高僧圆寂之后安置骨灰所用。西藏各地的喇嘛寺都有,后来都听说这座塔被解送到雅州一带,内地清庭已被废除,辛亥革命开始,于是再不知道塔的下落,流落到了哪里。波密平定之后,四川边防军撤回去两个营,但彭日升率领的那个营仍驻扎在春多寺,每天和手下官兵打打牌,部队毫无警戒,这本来也是边防军内历年来的积习使然。这支部队跟随赵将军来西藏时间久了,作战能力很强,惟一的弱点就是平时缺乏教育,也全无像样的训练可言,只是平常驻扎下来,设置点古旧的更鼓,敲几下而已。一天夜里,官兵们像往常一样聚集在楼上赌牌,正玩得热闹,忽然有野人匪徒一百多人,手持利刃悄然潜入营房,那名负责巡更的士兵又正好去了厕所,土匪们一时间突入喊杀,幸亏楼上的官兵发觉得早,闻警开枪堵击,击毙十几名匪徒,其余见势不妙,才一哄而逃走,边防官兵,也已经死伤了好几名,也实在算是惊险!
白马青翁和林噶先后被杀,各地前来投降的匪首也慢慢杀光了。于是波密境内的土匪受到震撼,找不到地方逃命,开始出现倾多寺内的高僧,和营官觉罗涅巴等人,聚众数千人于八噶山,声言要报仇的事情。那一带的南面有大雪山,距离春多寺八百多里,中间隔开一座金珠山。我就以地势荒远,这么大的雪山和这一拨士兵的比例太过悬殊,提出反对意见,罗师长不同意,执意要派遣那一队士兵涉险前往,队长姓石,山东人,以后驻扎在波密的军队哗变回到西藏,这一队士兵因为大雪封山,回不来了,最后全部被波密的土匪们攻陷杀死,连一个活的也没剩下来。又有一种传闻,说是他们逃亡到三十九族一带,被藏人的军队歼灭了,也不知道哪种说法更接近真相。
罗长奇以波密全境已经平定,开始筹划善后事宜,把全波密分成三个县,仿照四川边防军的事例,设理事官治理。另外又取中部波密喇嘛寺里一尊银骨塔解送去京城,献给北京城的贝勒载涛,借以表彰他的平定波密的功劳。这尊塔以纯银制成,塔身嵌有珠宝数枚,原先是高僧圆寂之后安置骨灰所用。西藏各地的喇嘛寺都有,后来都听说这座塔被解送到雅州一带,内地清庭已被废除,辛亥革命开始,于是再不知道塔的下落,流落到了哪里。波密平定之后,四川边防军撤回去两个营,但彭日升率领的那个营仍驻扎在春多寺,每天和手下官兵打打牌,部队毫无警戒,这本来也是边防军内历年来的积习使然。这支部队跟随赵将军来西藏时间久了,作战能力很强,惟一的弱点就是平时缺乏教育,也全无像样的训练可言,只是平常驻扎下来,设置点古旧的更鼓,敲几下而已。一天夜里,官兵们像往常一样聚集在楼上赌牌,正玩得热闹,忽然有野人匪徒一百多人,手持利刃悄然潜入营房,那名负责巡更的士兵又正好去了厕所,土匪们一时间突入喊杀,幸亏楼上的官兵发觉得早,闻警开枪堵击,击毙十几名匪徒,其余见势不妙,才一哄而逃走,边防官兵,也已经死伤了好几名,也实在算是惊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