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西藏生死线章节目录 > 第六章 退兵鲁朗及反攻(2)

第六章 退兵鲁朗及反攻(2)(2/2)

西藏生死线作者:陈渠珍 2017-04-11 04:31
在我们的部队到来之前,已经被野匪们砍断了。于是我们只好在河岸滩边上宿营。第二天,行军速度更快了,半路上人人汗流不止,口干唇裂。赤脚踩到河水里用毛巾洗一下脸,又觉得寒冷刺骨,简直不能忍受。因为波密这地方全是高山以及陡峭的河岸;溪小水寒,是这些河流被蔽荫在深深的山谷里,终年不见阳光的缘故啊!

    这一天,到处派遗士兵,在附近村落里找人,却一个也找不到,全都听到打仗的风声,躲避得无影无踪了。半夜,有一个土著居民出现了,原来是这一带村落的小头目。我悬了重赏,试图吸引人来帮我们架桥。第二天一大早,又从哪儿喊出来一名老头,背上驼了两大盘藤制的绳索到来,我们跟着他去河边,只见他这里走走,那里溜溜,沿河道的上下呼唤叫喊了很久,终于,对岸丛林里出现一名土著人,手里也卷着毛绳,于是两个人在河两岸各拿绳子的一端,向上游用力抛掷,忽然两根绳子相交纠结在空中,结成一根绳,再张播索桥,引渡过去。他们找到了绳桥的最佳固定地点,原来两岸都有一处相对峙的石墩,高一丈多,石墩中央凹陷处埋着木柱。两人就栓绳索在这柱子上,桥梁的雏形,就初步成形了。河对岸那名土番,先攀援着绳桥荡过来,我好奇地把他使用的毛绳拿在手里看,绳子的一端系着一根三梭铁钩。又检视老人的绳头上,也系有一只大铁球,这才知道他们在河边抛来抛去的原因,两根绳子的头头只要半空里纠交在一起,就勾结为一了。渡桥去的时候,人依着桥柱,背朝河流而站立。渡河人胸间紧系一根长几尺,像半月形一样的曲木,桥绳就从这里穿过。另外再有一根细绳,绑在人背上,再用这个办法循环往河对岸从容不迫索溜过渡,身后一个人始终在牵动引导。每个过河的人,都要仰身倒下,手和脚都紧抱桥绳,对面河岸上也有一个人手拉住细绳,也要出力徐徐牵引这绳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