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时光倒流(1)(2/2)
《一寸山河一寸血4·万里烽烟》作者:关河五十州 2017-04-11 04:30
。
凡是庸才大多不允许手下有多高明,西尾也是如此。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应该说打仗颇有一套,在兵少将寡的情况下犹能维持现状,特别是躲过了第五、第九两个战区发动的冬季攻势,算是难能可贵,可是这人太有个性,连统帅部的命令有时都敢质疑,于是西尾就选择了让冈村走路,后者被委以军事参议官一职,从此离开了武汉前线。
一切重新开张,西尾打算在任内做出点样子。为了防止冬季攻势这样的大规模攻势再次出现,他决定趁中**队进入休整的机会,集中兵力打击第五战区。
在把军部的球踢回去后,原拟复员或回国的部队都留了下来,“中国派遣军”也就有了大动干戈的资本。
知道第十一军兵力不足,别说攻,守都困难,西尾采取了“东兵西调”的办法,从驻扎江浙沪一带的第十三军中抽出七个步兵大队开赴武汉,归第十一军新任司令官园部和一郎中将统一指挥。
园部和一郎与冈村宁次是同学,而且是从陆士一直“同”到陆大的同学,后来冈村到关东军任师团长,园部也追了过去,同样是当师团长,现在又来武汉接班——蹭明星的光也不是这么个蹭法,还搞得形影不离了。
不管别人怎么想,园部的确有超越前任的劲头和想法。为了确保此次一击即中,他以三个师团为基干主力,再分别配属十五个步兵大队,使进攻五战区的实际兵力一下子超过了四个师团。
即使“东兵西调”之后,第十一军一共也才七师四旅团,园部这次是真的把最大赌注都押上了。
其实大家都在赌,日本军部赌“中国事变”能够最终解决,西尾赌自己开张大吉,园部则赌自己是不是比冈村会来事。
死结
李宗仁和他的将官们又要经受新的考验了。
早在冬季攻势时,右翼兵团司令官张自忠曾接受美国记者史沫特莱的采访。本来大家谈得还算顺利,可记者忽然问到了一个问题,就是这个问题引起了张自忠巨大的反感。
史沫特莱问:您认为中国有如此多的伪军首要原因是什么?
史沫特莱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美国记者,但她的话显然剌伤了采访对象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专门针对张自忠的,之前也问过川军首领王缵绪。
为什么有这么多伪军?那位老大给出的答案倒也中规中矩:因为他们不读书嘛,要是他们多读儒家经典,就不会去当伪军了。
史记者不愧是名记者,反应十分快捷:据我所知,有好些伪军头目可都是饱读经书的。
王缵绪无奈地看了看这位刁钻的记者,只好作出如下解释:读书要认真,你说的伪军头目们肯定读书很肤浅。
史沫特莱了解了一下,川军首领自己从不读书,哪怕是“肤浅”地读。他的指挥所里连一本书都找不到,更别说儒家经典了。
凡是庸才大多不允许手下有多高明,西尾也是如此。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应该说打仗颇有一套,在兵少将寡的情况下犹能维持现状,特别是躲过了第五、第九两个战区发动的冬季攻势,算是难能可贵,可是这人太有个性,连统帅部的命令有时都敢质疑,于是西尾就选择了让冈村走路,后者被委以军事参议官一职,从此离开了武汉前线。
一切重新开张,西尾打算在任内做出点样子。为了防止冬季攻势这样的大规模攻势再次出现,他决定趁中**队进入休整的机会,集中兵力打击第五战区。
在把军部的球踢回去后,原拟复员或回国的部队都留了下来,“中国派遣军”也就有了大动干戈的资本。
知道第十一军兵力不足,别说攻,守都困难,西尾采取了“东兵西调”的办法,从驻扎江浙沪一带的第十三军中抽出七个步兵大队开赴武汉,归第十一军新任司令官园部和一郎中将统一指挥。
园部和一郎与冈村宁次是同学,而且是从陆士一直“同”到陆大的同学,后来冈村到关东军任师团长,园部也追了过去,同样是当师团长,现在又来武汉接班——蹭明星的光也不是这么个蹭法,还搞得形影不离了。
不管别人怎么想,园部的确有超越前任的劲头和想法。为了确保此次一击即中,他以三个师团为基干主力,再分别配属十五个步兵大队,使进攻五战区的实际兵力一下子超过了四个师团。
即使“东兵西调”之后,第十一军一共也才七师四旅团,园部这次是真的把最大赌注都押上了。
其实大家都在赌,日本军部赌“中国事变”能够最终解决,西尾赌自己开张大吉,园部则赌自己是不是比冈村会来事。
死结
李宗仁和他的将官们又要经受新的考验了。
早在冬季攻势时,右翼兵团司令官张自忠曾接受美国记者史沫特莱的采访。本来大家谈得还算顺利,可记者忽然问到了一个问题,就是这个问题引起了张自忠巨大的反感。
史沫特莱问:您认为中国有如此多的伪军首要原因是什么?
史沫特莱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美国记者,但她的话显然剌伤了采访对象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专门针对张自忠的,之前也问过川军首领王缵绪。
为什么有这么多伪军?那位老大给出的答案倒也中规中矩:因为他们不读书嘛,要是他们多读儒家经典,就不会去当伪军了。
史记者不愧是名记者,反应十分快捷:据我所知,有好些伪军头目可都是饱读经书的。
王缵绪无奈地看了看这位刁钻的记者,只好作出如下解释:读书要认真,你说的伪军头目们肯定读书很肤浅。
史沫特莱了解了一下,川军首领自己从不读书,哪怕是“肤浅”地读。他的指挥所里连一本书都找不到,更别说儒家经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