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坏世界研究章节目录 > 第三节 世界之治(3)

第三节 世界之治(3)(2/2)

坏世界研究作者:赵汀阳 2017-04-11 04:28
若想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就如何对待别人”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必须改写为:“别人不希望你怎样对待他,就不要那样对待他”或者“人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改写采取了他者视角,充分考虑了他者的权利。主体观点的可能眼界只有一个,而他者观点包含了所有可能眼界。他者观点的普遍行为原则也可以称为“无人被排挤”规则:(1)以你同意的方式对待你,当且仅当,你以我同意的方式对待我;(2)每种文化都有建立自己的文化目标、生活目的和价值观的权利,如果文化间出现分歧,则以(1)为准;(3)承认他人参与共同制定规则和价值的权利,普世价值必须是共同创作和共同接受的作品。简单地说,游戏规则必须共同制定才是普遍有效的,如果一种游戏规则是单方面制定的,即使这一规则做到一视同仁,也仍然不是充分的普遍有效性。

    天下观念是世界政治或世界制度的基本原则。追根求源地说,世界政治和世界制度是周朝最早提出的天下问题,但社会条件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因此天下问题显然需要一个当代和未来的解决。这意味着,天下原则虽然继承先秦的贡献,但更需要创新,因此我们今天所试图建立的天下原则与传统的天下原则自然有些不同,但在基本精神上仍然相通。传统的天下原则是一个以家庭方式(f***lyship)为核心原理的建构方法论,它所确认的天下无外、四海一家的观念无疑是创造世界的必要原则,它奠定了普遍兼容和化敌为友的基本精神,这是兼容普遍主义的基础。但是今天的世界显然已经不需要君主制以及等级社会,这是必须放弃的旧制度。

    根据改进的天下观念,未来的世界制度将满足这样的想象:(1)要改变人类的冲突状况以及国际无政府状态而创造一个对所有人都有利的世界,首先必须改变世界观。因此,我们选择以共在存在论作为政治哲学的基础,于是,“关系”所定义的政治问题优先于“实体”所定义的政治问题,因为以实体为计算单位的政治必定追求实体的利益最大化,那样必定形成冲突,而且,世界也没有能力支付每个实体的利益最大化。于是,如何创造和谐关系,或者说,如何创造作为和谐的合作(cooperation as harmony),就成为最大的政治问题。(2)以“关系”为准,而不能以“实体”为准,才能确定什么是和哪些是普世价值。假如以实体为准,就将有各种无法调和的价值观,只有以关系为准,才能发展普遍承认和接受的普世价值。关系是一个共享共建的事实,关系的良好性质就是兼容性,它直接否定了文化单边主义,因此,以关系原则为准的普世价值必定是最大兼容的价值观,假如不具有最大兼容性,就显然不可能建立普遍接受的价值观。能够满足最大兼容性的价值有和谐、公正、仁义、互惠、信任等,这些以“关系”为计算单位的价值显然不同于以“实体”为计算单位的价值,比如自由、个人权利、国家主权等。不过,关系性价值与实体性价值并不矛盾,但存在协调问题。假如以实体性价值为本,自由、个人权利和国家主权这些自身膨胀的价值必定排斥关系性价值而导致普遍冲突,而且它们缺乏让步能力因此无法化解冲突。假如以关系性价值为本,则能够包容实体性价值并且将实体性价值限制在无冲突的可接受范围内。显然,关系性价值必须优先于实体性价值。于是,最大兼容的关系性价值就是世界制度的价值基础。(3)世界是由普遍和谐关系所创造的,或者说,一旦形成普遍和谐关系,就形成并定义了世界,这意味着,世界共享利益(世界公善和公利)优先于任何非共享利益,并且,世界普遍利益(每个人的同步利益)优先于任何非同步利益,即“孔子改进”优先于“帕累托改进”。(4)世界制度的设计必须能够通得过普遍模仿的检验,这一制度设计必须有利于那些在被普遍模仿的情况下对任何人都有利的社会行为,并且不利于那些在被普遍模仿的情况下对任何人都不利的社会行为。一个满足以上基本观念的世界制度应该能够形成一个社会合作最大化并且冲突最小化的世界。这就是我们能够希望的天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