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世界之治(2)(2/2)
《坏世界研究》作者:赵汀阳 2017-04-11 04:28
遍有效和普遍受惠的关系,于是,一种普遍有效的普遍主义不可能是单边普遍主义,而只能是共建共享的兼容普遍主义,以此为基础才能够形成一个共通共享的世界。我们需要对精神观念的普遍有效性进行检验,以便证明某种观念或价值观是否能够成为世界的普遍精神(普遍观念和普世价值)。精神不是知识,因此,知识的标准(无论是经验证实或逻辑证明)不适合于精神的证明。对于一个观念或价值观的普遍有效性的检验,我们发现至少需要两个标准:(1)普遍可模仿性;并且(2)最大兼容性。
考虑一个与真实世界虽有些不同但足够仿真的一般博弈语境,大概如下:
(1)每个人都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包括自己的专有利益(比如私有财产和个人自由)和自己可及的共享利益(比如公共物品和关系情感),并且,在专有利益与可及共享利益之间不存在固定不变的偏好排序,尤其不存在“专有利益总是优先于可及共享利益”的排序,每个人都将仅仅考虑某种利益,无论是专有的或是共享的,是否是自己可得的最大利益。
(2)每个人都是理性的。每个人都将按照自己决定的价值偏好排序去理性地计算得失。不存在所有人通用的价值排序表,并且,没有人能够强迫别人改变价值观。假定某人p的偏好是c>a>b,而大多数人的偏好是a>b>c,p将仍然坚持他的偏好排序,这一“吾爱吾所爱”的利益取舍计算将被认为是充分理性的。
(3)每个人都不是傻瓜,尽管思维能力不等,因此各自独立能够想象的行为策略水平不等,但都有足够的学习能力。
(4)每个人各自拥有的初始策略知识不等,但是可能选择的策略总量是有限多个的,因此每个人迟早都能学会其他人的全部策略。
(5)足够多次的连续博弈。
这一仿真的社会博弈条件可以修正一个流行错误。在通常的分析模式中,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仅仅计算到自己的专有利益,而往往没有把对自己同样有利甚至更有利的共享利益计算在内,并且默认地假定专有利益总是优于共享利益。这个分析模式是错误的。人追求最大利益,这一点是肯定的,但最大利益未必是专有利益。或者说,较大利益优于较小利益,这是一定的,可是专有利益优于共享利益,这就不一定了。事实上,每个人的大多数“最大利益”都只存在于共享关系中,因为最大利益往往只能存在于与人共有的关系中,而不可能个人独占,一旦试图独占,这种利益就反而消失了,例如家庭、爱情、友谊、合作的巨大利益。因此,人们真正关心的是“自己可及利益”中的最大利益,而不见得是个人独占的利益。人们对利益的理性排序完全不像现代理论所妄想的那样,永远把个人独占利益排在最前面,因为人们的最大利益往往是由“关系”所创造和保证的利益,比如安全、幸福、成就、荣誉和权力。强调理性计算没有错,但现代理论把需要计算的项目搞错了。
考虑一个与真实世界虽有些不同但足够仿真的一般博弈语境,大概如下:
(1)每个人都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包括自己的专有利益(比如私有财产和个人自由)和自己可及的共享利益(比如公共物品和关系情感),并且,在专有利益与可及共享利益之间不存在固定不变的偏好排序,尤其不存在“专有利益总是优先于可及共享利益”的排序,每个人都将仅仅考虑某种利益,无论是专有的或是共享的,是否是自己可得的最大利益。
(2)每个人都是理性的。每个人都将按照自己决定的价值偏好排序去理性地计算得失。不存在所有人通用的价值排序表,并且,没有人能够强迫别人改变价值观。假定某人p的偏好是c>a>b,而大多数人的偏好是a>b>c,p将仍然坚持他的偏好排序,这一“吾爱吾所爱”的利益取舍计算将被认为是充分理性的。
(3)每个人都不是傻瓜,尽管思维能力不等,因此各自独立能够想象的行为策略水平不等,但都有足够的学习能力。
(4)每个人各自拥有的初始策略知识不等,但是可能选择的策略总量是有限多个的,因此每个人迟早都能学会其他人的全部策略。
(5)足够多次的连续博弈。
这一仿真的社会博弈条件可以修正一个流行错误。在通常的分析模式中,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仅仅计算到自己的专有利益,而往往没有把对自己同样有利甚至更有利的共享利益计算在内,并且默认地假定专有利益总是优于共享利益。这个分析模式是错误的。人追求最大利益,这一点是肯定的,但最大利益未必是专有利益。或者说,较大利益优于较小利益,这是一定的,可是专有利益优于共享利益,这就不一定了。事实上,每个人的大多数“最大利益”都只存在于共享关系中,因为最大利益往往只能存在于与人共有的关系中,而不可能个人独占,一旦试图独占,这种利益就反而消失了,例如家庭、爱情、友谊、合作的巨大利益。因此,人们真正关心的是“自己可及利益”中的最大利益,而不见得是个人独占的利益。人们对利益的理性排序完全不像现代理论所妄想的那样,永远把个人独占利益排在最前面,因为人们的最大利益往往是由“关系”所创造和保证的利益,比如安全、幸福、成就、荣誉和权力。强调理性计算没有错,但现代理论把需要计算的项目搞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