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坏世界研究章节目录 > 第七节 国家、国际和世界:三种政治(3)

第七节 国家、国际和世界:三种政治(3)(2/2)

坏世界研究作者:赵汀阳 2017-04-11 04:28
家安全,因此不可能避免囚徒困境。事实上,势力均衡有可能是更危险的状态,两次世界大战前的格局正是多国势力十分均衡的状态,而冷战时期的两极均衡得以化险为夷却是因为存在使人不敢犯险的核威胁。传说中的均势蕴含和平,实为缺乏可信根据的想象。

    如前所论,无政府状态虽优于霍布斯式的自然状态,但毕竟是一个相当危险的准霍布斯状态。由于对他者没有绝对必要的依存关系,国家之间的良好外交关系虽然可贵,但并非不能背叛。主权国家都力求通过发展实力而在谈判中取得主动权和优势地位,而发展实力无非是力求制造博弈手段的不均衡(主要在军事和经济方面),从而使博弈均衡的边界发生对自己有利的最大偏移。当博弈均衡边界出现对大国十分明显的有利偏移,就形成霸权国家和帝国主义。可以看出,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无论是势力均衡还是不对等的博弈均衡,国际政治的核心问题都是国家安全而不是世界和平。因此,外交的主要工作,也是正确的工作,就无非是制造有利于国家安全的谎言、阴谋、圈套、陷阱和威胁,而外交的目的是不战而胜,绝非和平——这两者颇为不同:不战而胜是一国之私,和平却属于世界共同利益。国际政治确实是为了避免或减少战争,但如果说国际政治是为了和平,则是典型的谎言。英国和美国能够把外交发挥到出神入化的境地,这证明它们深刻理解了“国际”,但同时说明它们不理解“世界”。

    人们幻想理性的力量能够克制膨胀的**。理性固然是人类之希望所在,可是人们从来也没有搞清楚什么是或什么不是理性选择,更无法判断不同的理性选择之中何者最优,因为不存在显而易见无可置疑的理性标准。人们一直无法充分证明,风险规避必定优于铤而走险;或者无法证明,在任何情况下,和平的收益必定优于战争;也同样不能证明,长期利益必定好过当前利益。如果不能证明以上人们钟爱的各种假设,理性概念就是不清楚和不确定的。作为经验事实,“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情况屡见不鲜,假如失去当前利益,就很可能因此失去长期利益,因为有些当前利益正是长期利益的必要条件,有许多当前利益与长期利益恰好构成一个利益链条;铤而走险的战争有可能胜者通吃而委曲求全的和平也可能永远受制于人,如此等等。甚至人们很难证明,到底什么是得什么是失。目前对理性的理解主要基于经济学思维,但经济理性概念小于政治理性,经济人的复杂性也弱于政治人,政治得失是复杂的总体利益问题,而经济利益则相对简单。因此只能承认,至少对于复杂博弈来说,还没有一个真正管用的理性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