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坏世界研究章节目录 > 第七节 国家、国际和世界:三种政治(1)

第七节 国家、国际和世界:三种政治(1)(2/2)

坏世界研究作者:赵汀阳 2017-04-11 04:28
争的结束不是因为胜利而是因为资源无法再支持战争。创造性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虽然没有消除冲突和矛盾,却产生了一个影响深远的结果,这就是主权国家的形成,同时也是民族—国家体系的开端。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不仅明确划分了国家领土边界,而且承认在国家之上不再有任何更高权威,各国在领地内享有内政和外交的自主权。和约还再次确认了1555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承认新旧教地位平等,各国有选择宗教的权利。这样就确立了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基本原则,即国家拥有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和价值观领域的全方位权力。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开创性在于它一方面创造了主权国家,另一方面创造了国际政治。国际政治与主权国家相辅相成,如果没有主权国家,国际政治就没有意义,而国家主权又通过国际政治而成为可能。

    在国际政治出现之前,传统国家只有强权而没有主权,只有实力而没有权利,国家以一定的实力在实际上控制着与实力相配的地域,而实力的强弱变化决定了国家权力的大小消长。至于国家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发展成为具有政治意义的国际关系,而只不过是国家之间的自然竞争关系,无论相安无事的和平还是夺地争利的战争,都仅仅遵循了自然法则,强者逻辑是前现代国际关系的唯一法则(仍然是现代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在强者逻辑作为唯一法则的单纯暴力世界里不存在政治,一切靠力不靠政,这与自然状态是一致的。在修昔底德所记述的“米洛斯人辩论”中,雅典人就坦率指出:“大家都知道,正义的标准是以同等强力为基础的;同时也知道,强者能够做他们有权力做的一切,弱者只能接受他们必须接受的一切”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下册,414页。。正是国际政治以及国家主权的发明使国际关系脱离自然状态而进入政治状态。

    既然国家主权意味着不存在更高的政治权威,那么,各国互相承认国家主权就等于制造了国际无政府状态。通常以为,无政府状态与自然状态是含义大致等同的概念,只不过表述角度有所不同而已。这种看法是误导性的。自然状态与无政府状态虽有相似之处,但其实貌合神离。以霍布斯定义为准,自然状态是每个人对任何人的战争状态。这种自然状态的本质(按照霍布斯条件可以推知)是它的非社会性,在所有行为主体之间都不存在任何契约、合作关系以及互相承认的权力和权利,契约、合作以及政府都是为了解决自然状态的无限战争的社会化结果,所以,自然状态是前社会状态。无政府状态则已经是一种社会状态,尽管是“无政府的”,其中已经存在基于理性的某些约定、合作关系以及互相承认的权力和权利,但由于不存在更高政府,政治实体之间的互相承认和合作关系在信义上终究不可靠,随时会因为实力和利益关系的变化而崩溃或重组,因此,无政府状态是一种缺失可靠秩序的社会状态,虽然始终面临无序的危险,但已经与非社会性的自然状态有了本质区别。无政府状态的无序是政治性的,所以才配套地产生了国际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