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坏世界研究章节目录 > 第三节 被自由误导的自由(1)

第三节 被自由误导的自由(1)(2/2)

坏世界研究作者:赵汀阳 2017-04-11 04:28
哲学喜欢编造一些纯粹的东西,都像庙中之神,虽然威风,恨无灵验。即使推崇纯粹性的哲学家也都不是纯粹的人。

    有意义的自由是一个政治概念而不是一个形而上学概念。形而上学的自由或许具有理论分析上的意义,但没有真实意义。超越了因果关系的自由仅仅属于神,可是神的事情解释不了人的生活。人们真正想搞清楚的是决定人的命运的政治自由。人们并不奢望超越因果关系,而且乐意沉溺于享受,特别喜欢受**支配。人们只求能够免于权力的支配,免于被他人所强制。被物的力量所支配不是被奴役,而只是被限制。局限虽不完美但不是问题,人们不会抱怨不如猎豹雄鹰。被人的力量所支配才是被奴役,这才是人们耿耿于怀的问题。人们真正追求的那种据说连爱情生命皆可抛的自由是:一个人没有受到任何人或权力的强制而做他想做的事情。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总有多种不能同时实现的意愿(wants)或者不能同时被满足的需要(needs),但他毕竟独立自主地选择了其中某一种,无论这一选择多么错误,他都是自由的。我们这里所理解的自由基本上符合麦卡勒姆的自由公式:某人x摆脱了妨碍性条件y而做了事情zMacCallum:Negative and positive freedomPhilosophical Review,76 (1967),pp312334。麦卡勒姆定义的自由不仅符合一般直观,而且表达了霍布斯以来的现代自由精神,尤其这一自由概念有一个学理优势,它表达了自由的所有相关因素,因此能够容纳各种类型的自由而不会把自由的问题搞乱。

    麦卡勒姆的自由概念是为了纠正被伯林搞乱的自由概念。伯林“两种自由”理论如此著名,以至于成为当代自由研究的一个基本场面。伯林的自由理论虽然深入了自由的一些实质问题,但他过于泾渭分明地区分了两种自由,即“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反而搞乱了自由问题,似乎弄巧成拙。伯林对两种自由的区分有其深远渊源,最重要的灵感来源是贡斯当在1819年提出的两种自由的区分,即“古代人的自由”和“现代人的自由”。贡斯当的两种自由与伯林的两种自由虽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并不完全一致。粗略地说,贡斯当的“现代人的自由”约等于伯林的“消极自由”,而“古代人的自由”约等于“积极自由”。贡斯当主要分析了从古代人的自由到现代人的自由这一历史变迁和两种自由的特性,而伯林则把两种自由夸大为政治上的两条路线斗争,暗含刀光剑影,腥风血雨。